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基于CMDS 2012-2018和年鉴数据,本文采用Arcgis可视化和Stata回归分析可知:空间分布上,边境县域流动人口居留意愿总体走低,与内地呈“剪刀差”趋势,局地分为“虚空化型”“稳定型”“波动型”和“聚集型”;经济聚集高于人口聚集的县域居留意愿更高。人群分型上,边境县域多吸引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口。流动范围上,迁入以省内跨市流动为主,迁出以向东部跨省为主。影响因素的历时变化上,个人社会特征作用方向不一致,呈“乡迁城”“低文化”和“家庭型”,但经济与社会融合变量作用相对稳定。其政策寓意在于:“经济人”“社会人”属性共同作用于该群体的居留意愿,“逆虚空化”政策调适需推动流动人口的经济融合与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以“承包”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形式已经深入到各个领域。“包”字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安家落户”,深化了计划生育战线的改革,使计划生育管理开始走上经常化、规范化、目标化的轨道,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对“包”字在管理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也必须予以重视,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不断完善承包管理机制。一、“包”字引进计划生育管理后产生的问题及其表现“包”字引进计划生育管理后产生的问题主要在于:管理者的利益与事业成就的不一致性,以及套用经济管理的承包办法,致使计划生  相似文献   

3.
笔者把“养儿防老”、“(认儿子)传宗接代”,“为了(男)劳动力”等看重生儿子的观念在此合称为“重男轻女”生育观。“重男轻女”生育观是我们时下计划生育工作极大的思想障碍。过去学术界对“重男轻女”生育观多用经济目光去看待;或者说,多从经济方面去理解,将其完全视作经济色彩的东西,并总是局限于经济措施来解  相似文献   

4.
从承德人口控制模式看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于学军引言八十年代中期,我国经济学界曾把以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经济起飞的发展模式概括为“苏南发展模式”,把以个体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模式称为“温州模式”,把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广东经济称为“广东模式”。然而,在...  相似文献   

5.
自有人类以来就产生了经济问题,而经济概念的形成及其发展,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自始至终存在着人口问题的基本线索。“经济”西方用“Economy”,源于希腊语“Oikovouia”,始见于色诺芳(Xenophon,约前430—前355/354年)所著的《经济论》一书中,原义为家庭管理,指优秀的主人怎样管好自己的财产,其中包含“有生命的财产”,即人畜两部分,前者指奴隶是生产人口,主人作为管理者也属于经济人口。中国表达“经济”概念,不论取“生计” (民生国计)或“食货”(民食民资)的术语以概括,还是合“经国济民”或“经邦济世”之意来对应,都含有维持民生、拯救庶民的意思。虽然,“西山流水入东海”,译名与原意相去异远,但是中西方对经济概念的表达都离不开个体或群体的人口。  相似文献   

6.
老人经济供给“填补”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文章首先对“老人经济供给‘填补’理论”进行了概括,假设子女的净经济供给总金额,并不以子女的数量多少为转移,而是大体相当于“填补”老年父母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金额与其各种非子女经济供给金额之间的“缺口”。作者认为实现这个假设的前提条件是子女愿意并有可能为年老父母“填”满这个“缺口”。为了验证这个理论假设,文章运用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主持的“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研究”课题在上海市的调查资料进行实证研究和分析。最后,作者根据上述理论提出了缩小“填补”缺口、强化“填补”意识、提高“填补”能力等妥善解决我国未来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经济供给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从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发展生产、建立文明幸福家庭需求出发 ,把深入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作为新时期落实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和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两个转变”的重要途径 ,以创新精神推动“三结合”深入发展。在深化认识、探索创新、规范运作、科学管理、强化服务等诸方面加大“三结合”工作力度 ,推动了“三结合”深入、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人口、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正> 当前,在广大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顺利进展的同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正在进行。它正在逐步破除以往那种封闭的、僵化的模式(比如条块分割、独家经营、“吃大锅饭”、政企不分等)所设置的层层障碍,积极发展经济的横向联系,发展各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加强企业和职工经济利益同企业经营状况和职工个人贡献的联系,扩大企业自主权,以增强企业活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城市经济改变为开放型的、  相似文献   

9.
将安徽省划分为“皖江”、“皖北”及“其他”三大区域,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基本单位,运用 GIS 方法和手段分析了“五普”到“六普”期间安徽省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和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化、人口空间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性以及区域劳动人口分布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等.研究发现,安徽省地区间人口密度差异较大,存在人口分布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劳动人口产业结构分布错位等现象.最后提出安徽省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 编制人口计划,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编制得好坏,对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七五”经济计划的完成影响巨大。在“七五”期间,我省第二次人口高峰的影响将由弱变强,并进一步成为左右我省人口再生产形势的主要因素。因此,“七五”期间将是我省人口增长的关键。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 CGSS )数据,研究首次婚姻中,夫妻个人经济状况匹配和家庭经济状况匹配的不同组合与婚后生活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控制了年龄、年龄的平方、受教育年限、民族、政治面貌、户口、宗教信仰、工作满意程度、个人健康满意程度、人际关系满意程度、住房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满意程度以及省份哑变量等变量的情况下,相对于“门当户对”,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婚配结构的生活会更幸福。在分组回归中,本文进一步发现,以“个人经济状况和家庭、经济状况同为门当户对”作为基准组,“个人经济状况为门当户对,且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的婚配结构会更幸福。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为“男低女高”是男女双方为了追求爱情而冲破传统“门第”观点的结果,那么,本文发现的引申含义是基于爱情的婚姻会更幸福。  相似文献   

12.
坚持计划生育“三结合”,把“三结合”工作推向纵深发展,是各级领导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高思想认识,是搞好“三结合”的前提。因为,只有统一广大干部、群众对“三结合”的认识,深刻领会“三结合”的内涵和意义,才能自觉地、主动地推动“三结合”工作的开展。“三结合”完全符合党的以经济建  相似文献   

13.
有关国际人口迁移方面的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现实问题上我国研究得都很不充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之间的人口流动逐渐增多起来。以“出国潮”和“旅游热”为特征的我国国际人口迁移对我国经济、社会、人口以及政治等各方面的影响与日俱增;尽管国际迁移人口在总人口中  相似文献   

14.
顺德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土地面积806平方公里,1995年总人口1008983人,农业人口占69%。改革开放以后,顺德人以“敢不天下先”的胆识,将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变成一个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以强劲的经济实力赢得了“广东四小虎”美誉;该市在1991年、1993年全国农村经济实力百强县中分别排名第九位、第五位,。在1995年全国社会经济实力百强县中位居第四位,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市)级财政收入之首。 一、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方式逐步发生改变 1995年顺德市国内生产总值(90年不变价)达120多亿元,比1990年增长2.51倍,年均递增28.5%,人均12000元,是广东省平均8020元的1.5倍,“八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为28.5,%高出广东省(19%)9.5个百分点,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2%,与广东省基本持平,高于全国(17.8%)14.2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9.6%,分别高广东省(5.3%)4.3个百分点和全国(4.1%)5.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正> 湖南省宁乡县贺石桥乡根据农村农业生产联产承包和各种专业户不断发展的新形式、新变化,正确处理人口生产与经济生产的关系,不断改进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坚持在“改革”二字上下功夫,对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五改变”、“十到户”的办法,不仅使计划生育工作收到显著成效,也促进了经济形势的飞快发展,全乡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三多”,即:过去群众不愿接近计划生育干部,如今主动找干部的多了;自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门头沟区计生协根据首都生态涵养区发展的目标——构建以“ 绿色农业”、“ 生态工业”、“ 休闲旅游业”等为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定位,结合当地的现代化生态新区建设,指导计划生育“ 三结合”贴息贷款项目户组建了行业联合会,由过去一家一户的“ 单打独干”转变为互通信息的“ 横向交流”,使各产业形成合力,以组织促发展,以规模求效益,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农村低收入计生家庭产业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发挥计生部门在「三结合」中的作用张慧卿为了大力推广计划生育“三结合”,黑龙江省克山县充分发挥计生部门的职能作用,在农村实施“一十百千”工程,以“少生快富奔小康”为主体,大力开发农村经济,促进了全县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深化基础教育,引导少生...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主要根据人口迁移选择指数 ,系统考察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的区域模式及其变化趋势。发现经济体制改革以来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单向梯度东移”模式 ,已开始出现东强西弱非对称“双向”迁移的变化 ;在人口迁移流向继续主要向东部地带“集中”的同时 ,迁移吸引中心也正发生着量的不断扩大的“多极化”和质的持续提高的“强势化” ;已逐步形成对塑造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具有重要影响的北京、上海两大全国级强势吸引中心和广东、新疆两大地区级强势吸引中心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庆阳市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作为促进人口计生工作的“强力剂”,渗透到人口计生工作的方方面面。在市区,大力实施婚育新风“景点工程”、“节日工程”,借台唱戏,借力发力,实现了生育文明宣传的新突破。在城镇,积极开展“三挂钩”,即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创建文明单位相挂钩;与发展社区经济、完善社区服务相挂钩;与职业培训、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相挂钩。在农村,积极开展“四结合”,即将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与文明村镇和十星级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相结合;与发展农村经济和扶贫开发相结合;与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障制度相结合;与创建计划生育村民自治村和知情选择村相结合,推动了全市人口计生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机会不平等是隐藏在我国中老年群体健康不平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促进机会平等亦是实现健康公平的焦点问题。基于Roemer机会平等理论,利用CHARLS 2011—2018年4期追踪数据,实证检验“环境”因素和“努力”因素对中老年健康的整体影响,并依托事前参数法、Shapley分解和非线性Oaxaca-Blinder模型测度与分解机会不平等程度,最后基于方差分解进一步衡量相对“努力”的贡献度。结果表明,“环境”因素中,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16岁以前居住在城镇地区及其社区环境对中老年健康具有长期正向影响,“努力”因素中,受教育程度的作用最为明显,能够显著改善中老年时期的健康水平;“环境”对“努力”存在偏效应,儿童期社会经济地位越好,越有可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与“环境”相关的事前机会不平等绝对系数为0.105,儿童期家庭经济情况、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幼时父母健康是形成机会不平等的主要因素;性别、城乡、出生队列间的机会不平等差异主要源于系数效应,即“环境”对健康结果影响程度的不同;纳入相对“努力”后,生活方式和受教育程度两个相对“努力”变量对健康不平等的解释率为12.17%。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