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户籍制度是管理人口的必要手段,也是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自从1958年我国第一部户籍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口管理模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要素市场化的一大障碍,并已演化成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正建国以来,我国实行二元制的人口户籍制度,将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在户籍上予以区分(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并严格限制城乡居民户籍自由迁移,附着在户籍身份上的是不平等的公民待遇,尤其是对农民的不公,因此,农民进城十分困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社会体制全方位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也在逐渐进行,一方面是附着在城镇居民户籍上的就业、粮食补贴等各种优惠待遇减少,另一方面,农村户籍人员向城镇户籍迁移政策逐步宽松,但受到的  相似文献   

3.
唐琼  温魁潭 《科学发展》2021,(9):105-112
根据不同地区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同户籍的中国居民在享受国家给予的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现行户籍制度已出现不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让居民享有自由居住和迁移户口的权利,缩小城市之间的福利水平差距,解决城市内部福利分配失衡问题,都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王应春 《现代妇女》2014,(10):107-108
本文通过对城乡公共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巨大和城乡体制分割是导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两个关键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适当调整城乡人口结构,适时取消城乡户籍制度等路径以期缓解城乡二元体制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后,变革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许多学科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仅就经济学领域而言,人们已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这些研究分析了二元  相似文献   

6.
张宝义 《城市》2012,(6):21-24
我国自古以来十分重视人口管理,春秋战国时期就建立了户籍制度,秦汉时期这一制度得到空前的加强和完善.2002年在湘西里耶出土的"里耶秦简"证明,当时户籍制度已经相当完备,户籍相关信息可以与当今的人口普查内容媲美.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略,将新型城镇化作为着力解决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大结构性问题的重要抓手,显著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则进一步明确要求,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必须建立、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在户籍制度方面,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小城镇发展也必然会加速.当前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一是城镇进镇户口全面放开.国务院批准今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小城镇户籍管理改革制度,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的户籍制度阻碍清除.  相似文献   

9.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乡之间人口流动对于加速农业化经济向工业化经济和商业化经济的转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我国目前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依旧是我国城乡人口流动中的一个重大阻碍,文中对这种阻碍作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进行流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城乡关系进一步突破的客观要求.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实行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以来形成的城乡壁垒,特别是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性原因.  相似文献   

11.
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须处理好:非农产业与人口集聚的关系;非农产业发展、人口集聚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人口集聚与公共服务提供的关系;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城镇建设中规模、结构和质量的关系。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关键是要在正确认识城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深化改革,构筑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最主要的是推进4个方面的改革:规划制定、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城乡统一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市场机制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体制的本质要求是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因此,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就是要通过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形成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政府有效实施宏观调控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居住证制度已在一些城市实行.国务院5月27日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6月1日<新京报>)当前我国大城市与省会城市等户籍人口数量膨大,这些城市面临的公共服务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形下,在大城市与较大城市立即实行一步到位的户籍改革,将所有外来人口全部纳入到户籍人口当中是不现实的.所以,国务院转发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是现阶段相对更为现实可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14.
多年以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一直裹足不前.许多担心从短期来看有一定道理,但从长期来看,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格局,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权复归的逻辑结果.无疑,在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将遇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早已成为全国共识.  相似文献   

15.
户籍改革:为何举步维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郑州与宁波的户籍制度改革谈起 2001年11月,郑州市开始推行以"降低入户门槛、吸引高层次人才"为主要内容的有限的户籍制度改革.不到一年,郑州市新增入户人口10万.2003年8月,郑州市入户政策完全放开,允许外地人员"投亲靠友",又新增入户人口15万.城市人口急剧增长,导致对交通、教育等公共资源的需求同步急剧增长.这一期间,郑州公交IC卡的办理数量达80万张,远远超出了预期的2 0万张;许多中小学出现了学生"爆棚";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部门也压力倍增.  相似文献   

16.
随着各地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无疑成为现如今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户口,或许是烙在每个人身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痕迹。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确保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等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将就当前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庆斌 《城市观察》2014,34(6):115-122
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引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在现有体制机制环境下,将受到户籍制度、就业、住房、土地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尽快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并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必须加快推进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保证进城农民"居住有其房";必须全面提高城镇就业创业保障水平,使具有劳动能力者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必须进一步提高城镇经济社会承载能力,增强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必须建立完善城乡土地征用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旧体制遗留下的问题以及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使“九五”时期的劳动就业工作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形势。据劳动部门预测,“九五”时期,我国城乡将有7200万新成长的劳动力需要就业,城镇企业中至少有1500万富余职工需要分流安置;农村需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达到1.3亿人,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规模将达到4000万人,形成了劳动力资源供给的巨大压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人口总量压力。当前,我国人口已达12亿,按劳动力资源约占人口的…  相似文献   

19.
户籍制度:调整,还是革新? 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被人们视为造成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罪魁祸首.自1958年1月9日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后,户籍制度就在不动声色之间悄然改变着城乡两地几代居民的生活状况,甚至在不断强化着人们对城乡居民身份的认知和定位,也在摧毁着各类外来人口特别是农村进城打工人员对自身价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公民道德教育亟需完善和发展,出现了很多道德失范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市场经济建设和公民道德教育的关系,势必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从而阻碍我国经济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倡导主流价值观和公民道德教育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