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论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永庆 《东岳论丛》2000,21(2):83-86
随着生态伦理研究的深入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道德意义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道德问题是人与自然利益关系的反映 ,这是把握人对自然道德责任的基础和前提。基于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 ,人对自然需要且必须担负一定的道德责任 ,主要包括 :1 改造和维护的关系 ;2 获得和贡献的关系 ;3 利用和尊重的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为 :1 可持续存在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平衡和谐原则 ;3 公正原则。  相似文献   

2.
道德伦理是美好生活之价值生态的重要元素.美好生活意味着人们对生活中共同价值的共通理解,既是每个人都能充分展示自由个性即全面发展的生活,也是遵守道德顺应伦理的生活.道德伦理是人们在生活中因道德而结成的一种正式伦理,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行为规范和伦理价值形态,以人们生活中的正当利益为基础.道德伦理在护卫美好生活时,以关系和乐协调、秩序共建同构、价值共享互通为基本理念,通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共处、人与社会和合共存、人的自我身心和解共益等原则得以具象化.美好生活的道德伦理原则需要人们付诸行为、诉诸践履,即在人与自然关系上要求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关系上要求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合作;在人与社会关系上要求社会尊重个人、个人融入社会;在人与自我身心关系上要求个体自尊自律.  相似文献   

3.
吉凯 《理论界》2012,(2):139-142
生态道德是纳西族传统道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吸取过度开采自然资源遭致自然报复的教训后,纳西族先民形成了"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兄弟"的亲情伦理观念,认为人与自然是平等的兄弟关系。因此,人向自然获取资料时就会"欠债",要对自然的赐予怀有感恩的心,并向自然"署"还债。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纳西族形成了敬畏、尊重生命、节约等生态伦理原则,并形成了以习俗、禁忌、乡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生态道德规范。长期以来,在上述观念引导下,纳西族人民形成了人与自然和睦友好的关系,有效地保护着丽江地区的生态环境。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今天,纳西族生态道德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无论是人类中心主义还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在确立人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时 ,都忽略了人性的依据 ,致使其难以成为指导人类行为的普遍法则。生态危机的本质是人性的危机。现代性的人性是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生态伦理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而人性、人的本质与人对待外部世界的方式有着逻辑的一致性。生态伦理的建构内在地要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寻求人性。新人性观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基础 ,把关爱自然的伦理准则看作是人性的展现  相似文献   

5.
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症结在于人类理性的过度张扬,这种理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人类中心主义,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个人主义。前者引发生态伦理的兴起,后者引发对道德共识的强烈诉求。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人类理性的彻底否定,而是要对现代性道德进行重构,这种重构得以发生的基础是实践理性。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旨归,从自然之维、社会之维等方面来推进现代性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科技观的伦理内涵在于把"善"作为科技发展的最高价值判断标准,认为科学发展应以善为尺度,并要防止科技实践的非伦理化。这一伦理观初步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诉求。中国传统科技伦理观的启迪在于:在科学领域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同一性,人类的科技行为要尊重与关爱自然,要注重科技的功用等。现代科技伦理精神则超越了科学领域,进入了科学—社会领域,体现了科学活动主体对科技成果合理应用的道德责任意识,体现了科学界肩负的促进科学发展和人—自然—社会系统协调发展的道德使命。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思想探究自然的内在价值,论证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为保护自然提供道德根据。然而,基于对人与自然整体性认识与实践的生态伦理思想,却被定性为"自然中心主义",成为牺牲人类利益与幸福的"环境法西斯主义",陷入缺失人文价值的道德责难。究其原因,生态伦理探究常常受制于或限定在"现代性"道德框架内的规范伦理范畴,无法进入超越"现代性"道德展开的人类社会发展和伦理文化传承的历史视野中考察,遮蔽了生态伦理思想原本应该具有的人文精神与幸福之维。通过对现代社会"幸福悖论"的伦理反思,并借助于生态文学、生态心理学,生态伦理沿着精神生态的价值凸显与幸福之维的内在指引,寻求以德配享幸福的伦理信念和道德实践。因之,生态伦理思想就不能止于生态价值论的外显层面,而要深入人类社会的"内部自然",唤醒或激活人与自然天然联结的"生态潜意识",探寻人对待自然的"环境美德",获得精神生态的内在平衡,逐步达到社会生活中消费适度、精神自足的生态幸福。  相似文献   

8.
哈嘉莹 《河北学刊》2005,25(4):116-119
“生态伦理”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它起源于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及其引发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庄子的自然人本精神是以尊重生命、追求人的自然本性为主要特征,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文明对人的自然性的冲击所带给人们的不幸。在今天看来,庄子的自然人本精神在很多方面与生态伦理观念都是相通的。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将对现代社会的生态问题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坚持了传统规范伦理学的两个教条之一:利益优先性原则,并将其演变成了伦理利己主义.启蒙对利益优先性原则加以论证和强化,但是人类中心主义对利益优先性原则的贯彻却最终陷入了二律背反的境地.生态伦理正是在反思利益优先性原则的基础上,试图超越传统的规范伦理学,再度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扩大道德共同体的范围,重新进行价值排序.弱化利益优先性原则,充实道义优先性原则,重视德性,由人为自然立法到人为自己立法,实现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道德转向,在自然面前保持人的道德自觉性,这是生态伦理探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 ,现有的人性观念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远和对立 ,因而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新人性观则是重新确证人的自然性 ,把爱自然看作是人的需要 ,看作是人的本质 ,认为只有确立了人的自然性才能真正确立人的本质 ,才能使生态伦理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这里所说的“自然”,是在道德哲学的意义上规定和诠释的。“自然家庭”和自然家庭中诞生的“自然人”是伦理、道德和道德哲学的始点。“自然”是人及其存在的原初状态或曰罗尔斯式的“无知之幕”,其最具哲学意义的本质是不可选择性。基因技术不仅极大地扩张了人的行为选择能力,而且将这种选择性推到了文明的底线。这是基因技术提出的最严峻和最深刻的伦理挑战。技术必然性与伦理合理性之间存在着“乐观的紧张”的辩证互动关系。为此,在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上必须进行两次转换,由对基因技术的伦理关切,到基因伦理学的建构;由基因伦理学的研究,到道德哲学的洞察和把握。它们在方法论上的殊异,也正是对话双方的学术分歧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罗媛 《理论界》2013,(12):147-149
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西方文学批评界出现的“伦理转向”进行述评,追溯该“转向”的背景并综述“伦理转向”后的主要伦理批评流派。文章指出,西方文学批评界出现“伦理转向”(ethicalturn)后,无论是关注道德自我成长的新人文主义伦理批评,还是以他者为尊的解构主义伦理批评,都强调人的主体性,是对后现代主义时期主体性解构热潮的反驳;探究自我与他人之间的道德生活、伦理关系成为伦理批评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道德调整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 ,实现了伦理学由传统的人际道德向自然道德的拓展 ,把人类道德关怀扩展到自然界 ,扩展到地球的整个生态环境领域 ,而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应成为建立生态环境道德原则的出发点和核心。因此 ,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尊重生命与自然界 ,实行可持续发展应成为生态环境道德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4.
仝瑞 《殷都学刊》2007,(2):144-148
儒家、道家都主张性善论。共同点主要体现在二者都基于关注社会问题、人性问题和如何协调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以及都主张人性是善的两个方面。区别主要体现在:一是儒家是站在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其理论注重务实性;而道家更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角度提出问题,其理论玄远而富于辩证法。二是儒家以仁、义、礼、智为人性内容,认为培养这四端就能达到至善境界;道家认为人类的善就是按其本性生活,倡导"归根复命",知足养性。由此出发,儒家、道家的教育思想有很大不同。但儒家、道家互补的教育价值观和道家所重视的自然人本主义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价值观的确立和教育生态问题的重视和研究都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中心主义根本否认自然的价值、生态中心尊严和权利,割裂了人与环境的共存和谐关系,其结果严重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生态平等的思想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把道德关怀的对象扩展至所有存在物。但是,生态中心论者认为自然与人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否认人的主体性,把这种理论付诸实践,同样不利于人类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崭新理念,是我们今后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世界开发出在理念世界与现象世界中真正综合的心象世界。审美教育以体验提升审美心象力①及培育审美心象思维。审美教育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以心象力开展美育活动,将自身融于自然,发现自然之美,而且以自然之美为出发站探寻人类的社会美。审美心象力推动审美心境及培育审美心象思维不仅在自然之中,而且于人类社会生活之中。也可以说,人类将自然赋予的美融于社会生活之中,推动培育具有美德价值的心象力及美好生活中的具体心象感及心象思维。  相似文献   

17.
信用是人类婚姻关系内蕴的伦理要求及其得以维系的道德资本。婚姻的法律信用、道德信用和心理信用是婚姻质量不同程度的标示。婚姻二维性的博弈所形成的张力,使婚姻呈现出不同的信任状态。功利型婚姻信任具有脆弱性和易变性,认知型婚姻信任对婚变具有一定的抗震性,信念型婚姻信任能够降低婚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实践理性的自然基础——中国哲学对意识能动性的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性即意识能动性 ,中西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对意识能动性反思规定的不同方向和结果。西方哲学把人的意识能动性理解为超越感觉经验的理论理性的能动性 ,形成了西方哲学理性主义形而上学传统。中国哲学把人的能动性理解为超越禽兽的道德理性的能动性 ,形成了中国哲学的道德形而上学传统。中国道德形而上学的合理性及其世界意义在于 ,人的满足自身生存的自然需求就内在地包含着实现自身的界限和规则 ,即“良知”、“良能” ,从而实现了性与理、天与人的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19.
生态安全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且已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造成生态安全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没有摆正自己在自然中的正确位置以及没有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要摆脱目前的生存危机,必须回归以人为本,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