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现在真的离台湾越来越"近"了!这个只有36000平方公里大的岛屿,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如此陌生,却又如此熟悉。说它是陌生的,那是以前很难有机会踏上这座美丽的宝岛:说它是如此熟悉,那是因为从许多歌曲里早就飘出了诱人的景象。这些脍炙人口作品的背后一定有活色生香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从农村涌入城市,再从城市返回家乡,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大批农民工返乡,他们的孩子也再次辗转漂泊,回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故土。  相似文献   

3.
是个初夏的清晨,我坐在帕辛寺外的大树下吃着早餐,有些甜辣的细米粉看起来熟悉,尝起来却陌生,就像眼前这个叫清迈的泰国北部城市。对这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是出乎意料的安静。习惯了国内城市晨起时喧嚣的耳根,突然有种找不到噪音的虚空感,背街而坐,慢慢地,才听到车轮碾过、行人走过的碎碎声。倒是树  相似文献   

4.
提起“三段论”大家都非常熟悉,然而要说“复合判断三段论”这个既陌生又不陌生的逻辑形式是否要划个问号呢?说它陌生是因为逻辑课本上并没讲这种逻辑形式,说它不陌生是因为在人们的实际思维中这种逻辑形式是不乏存在的。记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八四年下半年(语文类、经济类、党政干部类)期末形式逻辑试题中曾有这样一个推  相似文献   

5.
如果在一个陌生城市遇到熟悉的人,你会有怎样感觉?没错,惊喜、亲切,会很信任他。那麽如果发现一家和家门口相同的店铺呢?感觉应该也是一样的——亲切并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信任感。 事实是,我们在一个陌生城市乃至陌生国度遇到熟人的概率几乎是零,而见到一家熟悉店铺的可能性却越来越大——飞速发展的连锁业使人们无论走到哪里总能发现熟悉的“身影”甚至家乡的味道。记得一位作家曾撰文感叹,无论她走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只要在某个街角发现星巴克那熟悉的灯火和熟悉的香味,便有了家的感觉。没错,对於消费者来讲,连锁的魅力也许就是这种熟…  相似文献   

6.
亲近陌生     
有时候,会忽然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完全没有计划,只在某个天气晴好的日子坐上一辆大巴,像发送邮件一样把自己发送到一个陌生城市。唯一熟悉的,是城市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梅尔维尔曾说,"在某种意义下,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旅游指南。" 读老舍的作品就是游历在北京这座城市和它的内心的过程。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地方,那些陌生而又可亲的人们、那种似乎永难消逝的气息……  相似文献   

8.
王小峰 《21世纪》2008,(4):18-19
2005年我参加中加国际交流项目时,初次到访了被誉为"枫叶之国"的加拿大。项目被安排在温哥华岛上一个名叫"邓肯"的小镇开展,这个只有5000人居住的小镇是考伊琴河谷的开端。在3个月的时间里,充分体验了加拿大土地的广袤与安静。但同时也在心中留下了未能领略加拿大现代城市的遗憾。终于2007年年底我有机会再次造访加拿大,随飞机在多伦多皮尔逊国际机场缓缓降落,我怀着既熟悉又陌生的心情开始进入它不一样的城市风光。  相似文献   

9.
卡夫卡的小说是文学上的一个变数,阅读《变形记》,令人感到陌生又熟悉,既觉得荒诞离奇又觉得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0.
荣郁 《21世纪》2008,(7):20-22
当你开车的时候,GPS定位导航系统为你指路;当某一处交通要道拥堵,智能监控会进行车辆调动;当你到一个陌生城市旅行,一张便携旅游导航图令你轻松熟悉环境……这些便利的服务在十年前是人们想都不敢想的,对于中国导航电子地图生产企业——易图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志勋来讲,那曾经也是一个模糊而陌生的领域,但是这个门外汉毅然决然一脚踏进来,十年来从没有动摇过。  相似文献   

11.
南京的黄昏与清晨已经暖昧不清了,鼓楼,因此成了一个不太重要的名词。城市像一块被历史浸湿的布,拧一下,掉得最响、最稀里哗啦的,有一块是鼓楼。这样的鼓楼,在你的眼里,什么时候变得这般熟悉而又陌生了呢?  相似文献   

12.
吴一 《山西老年》2008,(2):52-52
提起"中风",人们可谓是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一般人都知道它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非常之高;说陌生,是对它缺乏全面的了解,其中最普通的误解是把"中风"当成一种病。其实,它是一类疾病,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俗称,又称脑卒中。  相似文献   

13.
《社区》2007,(15)
关于投票表决,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关于拆迁,许多人既盼望又不安。2007年6月,当"票决"和"拆迁"这两个词在酒仙桥这个迄今为止北京最大的"房改带危改"工程中结合时,便成了轰动一时的话题。事先便有人断定这会是一场没有结果的"公投";更多的人却认为其意义非凡。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Z村进行的田野调查表明,该村日常生活呈现熟悉性和陌生性两种气质交融的动态形貌:既有对传统乡土本色的坚守和留恋,又有被现代市场化力量形塑的陌生人特质的滋生。转型期乡村社会的双重化特质体现于市场化浪潮带来的熟悉又陌生的邻里关系,乡土本色的变异与留存,村落社会的"名实分离"。通过研究进一步认为,以"熟悉—陌生"视域下的乡村社会双重化生活格局为框架和视角,能较好地理解乡土社会在转型中国和全球现代化背景下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相似文献   

15.
鸟鸣风雨中     
大雨如注。我坐上三轮车时,心情灰暗到极点。刚到这个陌生的城市工作,每到傍晚,我就被孤独重重包围。那天,一个客户不讲理,我又挨了老板批评。饿着肚子拖着疲  相似文献   

16.
正前段时间,央视记者走上街头问路人"你幸福吗?"大多数人听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都是一愣。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大家都忙着赶路,很少有人停下来想自己过得是否幸福。突然有人提到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你每天经过的某条大街第二个路口东边灌木丛里的花是什么颜色?对,就是这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熟视而又无睹,疑问的声音好似从遥远的地方传来,恍若隔着几个世纪了。幸福是什么?点点滴滴在心头,幸福  相似文献   

17.
王九月  黄凯 《新天地》2015,(4):44-45
老北漂、老南漂,老洋漂、老乡漂……离开了熟悉的生活环境,"老漂族"到异乡过新日子,环境变了,却享受新鲜,体验了一把美好生活……从"被迫漂来"到爱上"迁徙"儿女忙于工作,无心照顾孩子,老人们来到陌生城市帮助照顾儿孙,这样的老漂族为数不少。谭阿姨就是这种"被迫"漂来的老漂族,每天负责买菜做饭、接送孙女上学。老漂族来到陌生城市,一口方言的谭阿姨遭遇交流  相似文献   

18.
一、老师还不是很适应外来者突然到访的“听课行动”。而我对这所乡镇中心小学既熟悉又陌生。2002年张文质曾作为嘉  相似文献   

19.
正在东城区朝阳门附近有一条粶米仓胡同,在它的东口儿有一座寺庙——智化寺。这座建筑物在年幼的我眼中,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每日上、下学都要路经此地;说陌生是因为它永远都关着那两扇朱红色的庙门。庙门口除了那对尽忠职守的石狮外,几乎从没见人出入过。如果不是山门前那块1961年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的石匾,恐怕我永远都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大约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苏园访秋     
曼殊 《社区》2014,(29):31-31
早上朋友向我问起去苏州的行程安排,洋洋洒洒罗列了一堆名字给她,觉得意犹未尽,又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随时问我。现在想想,倒有些关心则乱的意思,对于那个地方,自己觉得熟悉却又陌生,熟悉的是那些景点、景致、路线、方位,但陌生的是社会,人情,生活细节。我常常不太确信的自审,故纸堆里、古人笔下、镜头框里的苏州,值不值得成为你一次一次拜访的理由,当你面对人事已非,面目模糊,风流云散的现实,你真的能从中获得满足并且愉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