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如果非得找出我和其他收藏爱好者有什么不同的话,那您就说我是个"发烧友"加上"骨灰级"的爱好者.在古玩收藏领域里"浪迹"几十年,省吃俭用、没黑天没白日地踅摸到了将近六万片各种窑口的古瓷片,弄得"人比黄花瘦".我老婆早就警告我了:姓白的--你就"作"(北京话:找倒霉)吧,再这么下去你可就真快成骨灰啦!这话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一点"收藏的基本特性"了.  相似文献   

2.
元尚 《北京纪事》2010,(2):95-97
收藏投资总要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收入,本无可厚非;可是一旦陷入贪多的境地,有时往往无法自拔。谁不想在古玩收藏市场上捡漏儿?谁不想过把发财的瘾?说残酷点儿:您得有那财运。  相似文献   

3.
古玩收藏里这"陷阱"二字颇有讲究,在我的视野中至少就存在两种:一是"盖着盖儿"的,陷阱上边做好了各种伪装.能掉进这个坑儿里的,大多还得是有点儿本事的人,您要真是个捧槌还不够跳这个坑儿的资格.  相似文献   

4.
元尚 《北京纪事》2010,(11):4-15
咱北京人一说起北京的文化名片,潘家园准跑不了,这可是个国内外赫赫有名的地界儿。俗话说,盛世收藏。这几年,老百姓闲钱多了,古玩收藏爱好者成倍增加,凭着自己的眼力淘换些藏品,捡漏也好,打眼也罢,既有雅致之感,怀旧之意,又是颇为时尚的事儿。而北京市潘家园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则联系着海内外广泛的古玩收藏者、爱好者、经营者,也是最能给中外游客留下丰富想象的文物博览会之一。而其中最核心的就是两大部分:豪华版古玩珍品圣地北京古玩城(A、B座)、大众收藏乐园潘家园旧货市场。  相似文献   

5.
媒体炒法 古玩艺术品炒作,一开始媒体是被邀请参与炒作。随着收藏理财概念的推广,后来媒体纷纷拿出理财版面的一个角落,有的拿出一个栏目,甚至整个收藏,一场古玩艺术品大炒作运动轰轰烈烈开展起来。您还别说,没有炒作的时候,古玩艺术品市场虽然也是人来人往,并没有如今的热闹。媒体炒作最典型最成功的例子,要数青花和古典家具。而炒得最火爆的就是前些年的油画。  相似文献   

6.
正文章摘自:《草根也能玩收藏》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版次:2012年7月第一版本书简介:草根也能玩收藏?能。缺乏资金、缺乏知识,草根收藏难在入门。本书讲述了没有家学渊源、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应用物理专业的"80后"工薪玩家,7年间"打眼"、"捡漏"的收藏故事。本书择作者40件精选藏品,揭秘古玩江湖里的门门道道。  相似文献   

7.
元尚 《北京纪事》2009,(10):79-81
古玩收藏的价值,没有鉴定,好像就没有了标准。 前些天和一位编辑谈起收藏,我说后现代语境下的收藏,收藏者就是藏品的鉴定者,鉴定也是收藏活动的应有之义,这位编辑朋友大为光火地问:“没有专家鉴定,不就没有标准了吗?”言下之意,现在的收藏鉴定是有一个标准的。  相似文献   

8.
十多年前,我由于酷爱书法,对古砚收藏产生了兴趣,日积月累收藏到自宋、元、明、清及现代砚台100多方,且不乏精品。特别是今年初收藏到一方民国时期制作的比大拇指还小的"全国最小古砚",更为珍贵,多家媒体都作了报道。我收藏古砚经常在古玩市场上"捡漏",当然也有过遗憾。10年前,我在福州台江古玩市场看到一方老龙眼  相似文献   

9.
藏在一个快乐收,别信专家 昨日,有一位朋友告知,按照一位文物专家说的特征,买了一件古玩,本来想收藏增值,结果,怎么看怎么是假的.行里的朋友又告诉我说,仿造古玩3个月的,可以让初涉收藏的人走眼;3年的可以让半懂不懂的人打眼;5年的连专家看了都蒙.  相似文献   

10.
里辉 《山西老年》2008,(1):31-31
时下,不少老年朋友跃跃欲试地想涉足收藏。但是大家可知道,收藏是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的,即"识、闲、胆、缘、财"。所谓"识",就是要对收藏对象有所研究,充分了解相关的知识。可以说,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相应的知识水平,是无法做一个合格的收藏者的。  相似文献   

11.
文起 《老友》2013,(9):55-55
要深入古玩领域,唯一的方法是先由行家指导入门,然后自己反复实践,经历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的过程,才能够逐步走向成熟。下面谈谈新手入门古玩收藏的五大难点。难以找到老师。古玩商人在长期的买卖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一般内行的商家,既不愿意为别人鉴定古玩,也不喜欢带学生,这给刚入门或者正寻找老师学习收藏的人,带来一定困难。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盛世重收藏"。时下,收藏之风盛行,金银古玩、名人字画、邮票卡币、茶酒器皿等皆是热门话题,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增值收益,而珍藏不值一钱的选民证者,唯我老父老母也。  相似文献   

13.
元尚 《北京纪事》2010,(4):90-93
近几年,古玩大楼一座座拔地而起,名正言顺的都叫什么古玩市场,这么些个古玩,都是哪儿来的?眼下揭露的文字不少,差不多全是新近从地上、地下的作坊里生产出来的,它们都到哪儿去了?最后的结局怎么样?您往下看吧。看看您家里是不是也有本想理财捡漏儿,最后打了眼的东西?以下经验可能您就用得上。  相似文献   

14.
元尚 《北京纪事》2011,(4):106-109
我说过杂项收藏玩的就是一个乐子,而杂项收藏没有什别的窍门,就一个处处留心,处处就都有您喜欢的藏品。  相似文献   

15.
在早市古玩摊上连连上当受骗,买下一些仿古作旧膺品的我,遇到了吉师傅──北京古董市场的”大哥大”大约5年前,开始热衷收藏古玩的我,几乎每个星期天都到潘家早市逛逛。我想以有限的书本知识与更加有限的财力收藏几尊古代的铜佛。不料,精心选购了三尊造型古朴、锈必斑斑的“叫杆铜佛一*仁足仿古佗首的膺品、巾冱恤几?儿先了我一部书的稿费_正当我懊恼、困惑之际,好心的友人指若一位身并花格衬衫、在市场J:频频与熟人打招呼的北方壮汉说:“今後你若再想收藏个铜佛、铜镜什么的,就去请教吉师傅,他壑是说对、肯定不会错r吉师傅的…  相似文献   

16.
王纪仪 《北京纪事》2013,(1):102-105
企业家进军收藏界众所周知,在历史上,我国出现了5次收藏热,第一次出现在北宋,第二次出现在明末,第三次是在清代的康乾盛世,第四次出现在民国时期,当下可以算是第五次了。说现在处在第五次收藏热潮有几个证据:第一,搞收藏的人数,有人估计全国已经达到了7000万之众,也有人说已经达到一个亿了;第二,古玩交易市场官办的及自发的地摊儿遍布全国,县级以上的地区恐怕都有,只是规模大小不一样罢了;  相似文献   

17.
钟玛 《人生与伴侣》2007,(11):18-18
在成都送仙桥文物古玩市场,活跃着不少老年收藏爱好者。 老年骑游组织的负责人朱老先生向我介绍,近年来,随着收藏消费市场的渐渐升温,许多老年人开始把收藏作为他们老有所乐、养身心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他们骑游队中就有不少收藏方面的爱好者,今天是他们第三次有组织地到这里来“淘宝寻奇”。  相似文献   

18.
陈默 《北京纪事》2010,(4):24-25
说起来,在影视圈内爱好收藏的比比皆是,但最为高调、最为沉迷者,王刚、张铁林和李诚儒算是其中翘楚。其他明星爱好者赵忠祥、张涵予、蔡国庆、郭达等,几乎都对古玩宝贝有着自己的一份钟爱。  相似文献   

19.
遗失的宝贝     
刘姥姥进大观园,正值贾府摆螃蟹宴,望着满桌子的珍馐美食,刘姥姥意味深长地说:"这一顿饭,够我们庄稼人吃上1年的。"幸好,刘姥姥没生在这个时代,要生在这个时代,让她跑一趟嘉德拍卖会,看着钱似乎不是钱,只是些数字,被人们呼来喊去的,不知她老人家又会说出什么惊天之语呢!这就是收藏的纯商业化,说白了,您跟这物件也没什么感情,您搞"收藏"只为挣钱,文化是假,商业才是真。当然,还有一类人并非商人和收藏家,但是,这些人的手里却有真货。  相似文献   

20.
有兄弟3人,他们共同的爱好是收藏珍品。老大喜欢收藏古玩,老二喜欢收藏邮票,老三喜欢收藏书籍。他们家有一个很大的玻璃柜,大家都把珍品放在柜中共同欣赏。这个柜的钥匙放在一只很精致的小铁箱中,小铁箱藏在一个十分秘密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