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吴春生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233-238
助动词“会”产生于东汉时期,由“会合”义动词“会”在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的参与下演化发展而来。这一过程伴随着非元语用法到元语用法的转变,而从情态角度来看,助动词“会”的产生及发展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主观化逐渐加深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对英汉语言中“省略”现象的辨析张婉婷,张菲关键词:语言学,汉语,英语,语法,省略早在1660年,AntoineAmauld和ClaudeLancelot①就注意到省略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他们认为,在不影响理解的前提下,一些话语可以省去不说。受... 相似文献
4.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38-43
现代汉语中,以来仅有一种用法,而古代汉语中,以来却有两种看似对立的用法。自今以来这一组合在先秦两汉时期较为活跃,这一用法的形成跟位移动词来的非常规用法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是在说话人自我投射的心理操作下实现的。后来由于范畴内部其他成员的竞争,以来的将来指向用法在魏晋六朝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逐渐消亡。 相似文献
5.
郎久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
“以”宇在上古汉语里是动词,本义是“提携”、“带领”.在中古汉语里,“以”由动词虚化为介词,且这一用法非常普遍,并更虚此为连词,这也是中古汉语常用的语法特性.今读《左传》中的部分篇目,针对所涉及的“以”字的句式,从语法方面进行分析辩识。 相似文献
6.
李计伟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5(4):105-110
在汉语语法学史上,表现和明确提出来的"本位"学说主要有八种。"本位"理论的发展史就是汉语语法学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它反映了西方语法学说对汉语语法研究的巨大影响,也反映了我国语法研究者为探索适合汉语的语法理论体系所做的不懈努力。对"本位"理论发展史的梳理,有助于我们认清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助词”“助动词”的认定是日语词类认定的难点,也是重点,它关系到一个语法学说的基础理论构成,是众多日语语言研究者长期争论的问题。文章在详细论述部分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对这一问题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8.
刘红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182-183,193
《墨子》是先秦诸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书中语言较严谨,是汉语言语法研究中专书研究可利用的宝贵材料之一。助动词是动词内部的一个小类,它有自己特有的语法特征。本文运用穷尽式统计和比较归纳法对《墨子》中的助动词"可"、"可以"进行研究,旨在接近当时的语言客观现实。 相似文献
9.
"堪"具有"胜任"、"经得起"、"能够"和"值得"四个意义,当"堪"为助动词时,只有"能够"和"值得"义。"堪"从"胜任"义发展到"经得起"义,以及由"经得起"义到"能够"义,回溯推理起了重要作用;从"能够"义到"值得"义则主要是突显原则和转喻认知模式在起作用。从历时角度来看,"堪"从最初的名词演化为动词,后发展为助动词,之后开始了语素化历程,但是近年来网络等传播工具的快速发展,又使"堪"出现了逆语法化趋势,成为一个非典型的助动词。 相似文献
10.
“词类活用”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说的提出是研究者在语法观念上以外律中,以今律古的结果,不符合汉语的实际。“活用”说要想建立,必须从理论上规定“本用”、“活用”、“兼类”的区分标准,但这些标准根本就无法建立,使用“词类活用”说进行教学实际上也是姑妄言之,应当通过对汉语语法的每一个子系统进行多角度的微观考察,对其族系生成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排序,树立起历史的观点,彻底抛弃“词类活用”说,排除它对汉语语法的研究和教学带来的烦扰 相似文献
1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123-129
"历史"和"历时"是语言学容易混淆却又有根本区别的两个概念。语言学使用"历史"显然是受到别的学科的影响;而"历时"这个概念是索绪尔提出来的,这种时间态与"共时"相对。索绪尔提出"共时""历时"划分的理论原则,这两种时间态既有区别也密切关联。认知分析对像语法化这种历时演变研究有重要意义,但不足以否定语言研究区别共时和历时的原则。基于语言研究的科学化,语言学使用"历时"这个概念比"历史"这个概念更为科学。 相似文献
12.
何云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
美国描写语言学有其独具特色的语言分析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替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和分布分析法等。朱德熙在吸取这些研究方法的同时,也结合汉语独有的特点进行了创新。 相似文献
13.
王军健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4)
古汉语研究和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活用”的“扩大化”、“普遍化”倾向,是因为没有注意到或没有充分重视汉语语词的历史发展。应该用历时的、发展的观点,用系统论的观点,用实事求是的观点,分析、解说古汉语中特殊的语言现象。 相似文献
14.
汉语词汇语义学的重建与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宁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4):26-29
20 0 4年 6月 2 6日至 2 8日 ,由中国语言学会和香港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中国语言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国际中国语文学术研讨会在银川隆重召开。香港科技大学丁邦新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东京大学平山久雄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沈家煊教授在大会上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大会会务组和宁夏大学学术期刊中心将五位教授的报告录音整理成文 ,摘要刊发 ,以飨读者。王宁、戴庆厦、平山久雄、沈家煊四位教授的整理稿已经本人审阅修改 ;丁邦新教授的整理稿因暂时无法联系 ,未经本人审阅 ,不当之处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15.
将方言与普通话对照起来,考察了枣阳方言中后缀"娃儿"、"儿"的语义、语法、语用特征,重点比较二者作名词后缀时的语义特征和语法功能的差异,以及方言中形容词、名词、量词的儿化形式及语义特征.认为"娃儿"是一种正在虚化且未完全虚化的语缀,其虚化历程与"儿"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16.
“文法”术语的出现及其频繁使用──兼论清人的文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良明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本文说明“文法”一词在清代学者著作中已经出现,并且频繁的跟“句法”交替使用;清代学者用“文法”、“句法”所指相同。说明清代学者已明确的树立了句法观,并认识到句法结构的特征及古人造句的句式特点。说明建国前译Grammar为“文法”的术语,渊源于清代学者用的“文法”。说明汉语语法学界过去认识到清代学者的虚词研究成就,而对于清代学者的句法观及句法研究方面的成果注意和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7.
欧茹萍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76-78
汉语语法界对"得"字句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均有较为细致的研究,特别是在句法结构层面上的研究基本达到了描写的充分性;生成语法领域对"得"字句的研究主要以"得"字的句法范畴为出发点,以解释的充分性为目标,对"得"字句的产生进行推导和诠释。 相似文献
18.
王红阳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1):117-121,134
文章主要是讨论加的夫语法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关系,并把加的夫语法放进韩礼德的语言学理论的大框架中审视。文章从“语法”与“语言学”的差异入手,明确加的夫语法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接着概述了韩礼德创建的语言学理论发展所经过的四个阶段,表明韩礼德的语言理论是从一个句法理论发展成现在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文章最后说明了加的夫语法与系统功能语言学之间的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19.
伍凌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155-156
“一同”在唐代以前尚是一个名词性的复合词,表示方百里之地,到宋代渐虚化为副词,表“一起,一齐”义,即时同地做某件事。“一同”由名词演变为副词的语法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实词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王衍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
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语料清晰展现了表“能性”的“得”字由元代至清末逐渐语法化的过程:由实义动词到助动词,再到表能性半自由动词,最后完全虚化为能性助词,“得”经历了由实到渐虚再到虚这样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此外,该语料还表明:由元代至清末,表能性“V得/不得”式结构由盛渐衰,与此相反,“V得/不C”式能性述补结构和一些能性助动词的使用频率却逐渐增大,这种语法格式兴替的根本原因在于语言社会属性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