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罗提诺宗教思想的核心问题是我们的灵魂如何走向上帝以达到灵魂与太一、人与上帝的合一.这一颇具神秘主义特征的宗教思想在三位一体、上帝观、神正论、时间学说和神秘主义等方面对基督教神学产生了双重影响,既被以奥古斯丁为代表的正统神学所接纳,又为阿里鸟斯派和艾克哈特等基督教异端提供了理论来源,并通过他们对基督教神学乃至近现代西方思想产生了弥足深远的影响.普罗提诺搭建了一座思想之桥,连通了柏拉图与奥古斯丁、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神学、古代世界与近现代世界.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和西方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基督教所代表的文化系统是一种神圣目的论的世界观;中国宗教所代表的文化系统是非 神圣目的论的世界观。第二,在神灵体系上,中国是多神论;基督教则是典型而且严格的一神 论。第三,中国宗教认为人性本善,在道德实践上强调“人皆可为圣贤”;基督教则以原罪论为 其基础,强调人性的不完满,在道德实践上追寻上帝的启示。第四,在对人生的关注上,中国 宗教追求现世苦难的解脱和现世幸福的获得;基督教则追求彼岸的幸福,强调对现世苦难的忍 受和顺从。第五,中国宗教以人为中心,强调依靠人自身的努力得到解脱,对神采取功利的态 度,可称之为“役神”;基督教则以神为中心,强调神对人的拯救,把人的活动视为神的意志的 体现,以荣耀神为人生的使命,可称之为“敬神”。  相似文献   

3.
现代西方神学的人性思考是从对上帝问题的重新审视而展开的。上帝问题的存在决定着现代神学不可能找到人性问题的答案,因而也没有最终回应西方社会的人性危机。基督教神学试图藉信仰之爱获致人性的圆满,表明神学有着“信仰的傲慢”。以神学信仰批评理性传统,只是以“信仰的傲慢”置换“理性的傲慢”。文章认为,如果把基督教神学“信仰的傲慢”与新儒学“良知的傲慢”加以批判性比较,或可领会到中西方人性论思想的对话可能。  相似文献   

4.
康德在人文主体性极限处所陷入的“恩典-自由”矛盾,以及康德将神性的无限性时间意义人文化为向善的“历史”的人文主义立场,深远地制约着现代性思想。这一矛盾标示着人文主体性与基督教神学有其现代性源初关联。两者必须相互关联地成为反思对象。这一结论对于批判人文中心主义这一当代重大课题具有方法论意义。巴特危机期以神反人却难免人文主体性定势的困境表明,在近代主一客二元论或人-神矛盾格局内颠倒立场不是出路。现代三位一体神学与海德格尔式多重关系多重角度的非中心新格局,以及非自我单极主体的受动——能动——对话性意向言行方式,才有助于开启21世纪可能的新人文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5.
由山东大学哲学系主办,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全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哲学系、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山东省哲学学会联合发起的首届“全国西方宗教哲学研讨会”于1999年7月27日至31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山东大学成海分校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议以“基督教哲学、犹太教哲学”为中。心,围绕“宗教中的上帝”、“神学文本的解读”、“基督教与犹太教神学传统及其关系”,“哲学反思与神学体验”等问题展开了热…  相似文献   

6.
论当代马克思主义与西方基督教神学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和基督教神学思想无疑是两种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在共产党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而在欧美,基督教文化则是其文化精神的核心。在当代“全球化”和“文明对话”的背景下,基督徒和马克思主义者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事实上,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对话已经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与德语神学界的“政治神学”及拉美神学界的“解放神学”之间展开,并且已经开始越过纯理论的层面。如何正确看待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相似渊源以及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基督教之间的对话,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社会及其主要思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人观”的角度对道教与基督教进行了比较 ,即从人的起源、人神关系、人与自然、人性等方面比较两者的异同。这一比较不仅揭示了道教与基督教对“人”的不同理解 ,而且从中可看出道教以人为中心 ,人神同质 ,人可通过修炼得道成仙 ;而基督教以神为中心 ,人神不同质 ,人也不能变成上帝 ,人只待上帝拯救的不同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8.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中“自由”一词所蕴含的两种思想来源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传统与基督教神学传统。奥古斯丁的“自由”接续了柏拉图以及罗马廊下派的自由观:即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追求至善。与此同时,作为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又对古典哲人的自由观进行了改造:人的理性(自由选择)并不能保证人全然成善,唯有对上帝的信靠才能保障人追求善、认识善、践行善。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教中的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勿庸讳言,任何宗教都强调神本的第一性和不可超越性,伊斯兰教也是如此。但是,在世界三大宗教中,同其他两种宗教相比,伊斯兰教更加主张人在社会实践和人生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也即伊斯兰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人本论。基督教神学强调人类原初就有一种罪恶的本性,因此,人只能在理性中追求一种上帝般真善美的统一,以神性克服人性,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神化,神的主体性代替了人的主体性。佛教主张“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众生只有摆脱“我”的驱策和物的役使、断绝其乐的感受和索取的行动,才能达到“盘涅”境地,  相似文献   

10.
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所表达的是一种“历史性”意识,其意义在于为人类生活设定一种价值理想。它首先是由希伯来文明在与希腊文明碰撞中形成的基督教带给西方世界的,黑格尔虽然把这种神学观念转变为一种辩证理性概念,但却同基督教神学一样,以无限的存在者绝对精神为辩证运动主体,因而这种“否定之否定”便必定在本质上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绝对的历史目的论。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唯物主义“颠倒”,则是将运动主体从抽象的无限的存在者转变为现实的因而是有限的对象性活动的人,因而,唯物主义的“否定之否定”便只能是一种基于有限的“实践目的论”对于价值理想的设定。  相似文献   

11.
解脱论是宗教教义的核心。佛教和基督教在解脱论之间存在以下四方面的主要区别 :一是两种不同的信仰与解脱的范式 (简称“信解范式”) ,即佛教的“人→神→人”范式与基督教的神→人→神”范式 ;二是两种信解范式所不同的理论基础 ,即“佛性论”与“《圣经》解释学”;三是两种信解范式不同的出发点 ,即“性非善非恶论”与“原罪论”;四是对佛、基信解范式发展影响最大的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 ,即“中道涅 般木 观”与“过程神学”。佛、基解脱论在这四个方面分别具有比较严格的逻辑关系 ,从而决定了它们各自不同的宗教修行方式和客观结果。但…  相似文献   

12.
欧洲中世纪人学杜志清李素霞人对自身的认识是艰难的。欧洲中世纪人学所经历的从沉沦到复兴的曲折过程就是很好的证明。在基督教神学占据绝对统治地位的欧洲封建社会的黑暗时期,人在宇宙的中心地位被神所代替,人丧失了与自然的天然关系,沦为上帝的仆役和解释者。于是人...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基督教在中国得到较大规模的传播,中国传统思想,主要是儒家思想,与基督教神学之间产生了剧烈的碰撞.西方传教士们认为,上帝(天主)是世界的真正本原,上帝是唯一的创造者;新儒家则认为,太极乃世界的最初动力,阴阳的律动和动静的和谐是世界生成的根本机制.这样,儒家对世界本原的认识和基督教神学对世界本原的认识,便有了巨大的差异.新儒家的思想对基督教神学基础有着颠覆性的威胁,传教士便把新儒家看做自己的劲敌.不过,双方诉诸笔墨的论辩方式,对跨文化交流具有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震撼是深刻的。蒂利希在其经典著作《基督教思想史》中指出。康德对于19世纪基督教神学的影响甚至超过了黑格尔和施莱尔马赫。针对基督教神学传统中存在的理性僭妄。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结论在于:纯粹理性无力达到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真理。康德的这一结论受到近现代基督教神学家的普遍赞扬,即使像巴特这样深深植根于经典基督教传统的正统神学家,也对康德的理性神学批判保持高度尊重。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对于基督教神学的真正贡献在于,在基督教神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这一著作深刻而精辟地指出了面对无限存在的人类纯粹理性的有限性。在这个意义上,康德的确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基督教新教的思想原则,犹如  相似文献   

15.
莫尔特曼(J.Moltmann)提出了一套富于创造性的基督教神学。他不仅严肃地考虑到忠实于基督教传统,而且还考虑到当前的生态危机和世界范围的解放斗争。就是说,莫尔特曼提出了这样一种神学视角,它不仅试图考虑人类解放的当务之急,而且也考虑到与生态完整性休戚相关的问题。他不仅根据当前的生态恶化,而且根据基督教传统的连续性来考虑神学。简言之,莫尔特曼的神学代表了把许多基督教生态神学的根本特点结合起来的尝试。莫尔特曼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他与基督教生态神学有关。正如保罗·桑特玛尔(PaulSantmire…  相似文献   

16.
国内哲学界对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运动观的评介,有一个较为普遍的提法,即认为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把运动变化的原因完全归结于外部的驱使而没有内部的推动,即只承认事物运动变化的外因而否认内因。对于这一结论,笔者总感到有点绝对化了。众所周知,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是伏尔泰、卢梭、拉美特里、狄德罗、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这六人总的来说是决意从基督教的神学禁锢中挣脱、冲决出来的战斗思想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他们在唯物主义大道上前行的幅度并不一一等距。像伏尔泰、卢梭,他俩虽然竭力反对把事物运动变化的终极原因归属于基督教的世俗神,可却以自己创造的自然神取而代之作为“第一推动力”。如伏尔泰在《形而上学论》中就断言:“整个自然界,从最遥远的星辰直到一根草芒,都应当服从一个最初的推动者”。卢梭虽说从“自我”形体中察觉到人具有传来的运动和自发的运动这两  相似文献   

17.
现代基督教神学的境遇及思考聂丽珠本世纪初年,当宗教影响在社会生活中明显减弱时,西方的现代基督教神学却开始了它著述丰饶、流派纷呈的兴盛期;而世纪末的现在,由于宗教“参政”和时尚化的世界潮流造成了一定的“宗教复兴”声势,人们对宗教精神在现代社会里“复活”...  相似文献   

18.
斯宾诺莎被逐出教门是在17世纪中期荷兰黄金时代的犹太社区中发生的一个著名的思想事件,犹太人与加尔文新教徒此后不断控告他是危险的无神论者。但斯宾诺莎本人对这一称谓非常敏感,并专门写作《神学政治论》一书予以了严正的驳斥。但这本书不仅没有达到为神学辩护的理论目的,反而使无神论的名声在知识分子中愈演愈烈。关于斯宾诺莎何以未能成功地反驳“无神论化”涉及复杂的解释学问题,前提是要重构斯宾诺莎是如何捍卫他的神学的。他提出真正的宗教是人神相爱的“普遍宗教”,人爱神就必须相信上帝是必然存在的、唯一的、无所不在的、等级最高的,神爱人就必然会拯救人、赦免悔过人的罪。神学就是以普遍宗教的信条为基础的、爱人如己的生活方式。他认为自己所从事的“真正的哲学”就是对神、人及其幸福的理智论证,因而神学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9.
哪里有希望,哪里就有宗教——布洛赫的“元宗教”理论安希孟60年代开始的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使布洛赫(ErnstBloch)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他的哲学对希望神学及其形形色色的政治神学起了一种酵母的作用。他对宗教抱着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其出发点与结...  相似文献   

20.
儒学和基督教作为中西文化的代表 ,二者的异同在道德观上可窥一斑。儒家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仁”与基督教道德哲学的核心理念“爱”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 ,存在着相当的相似性、相通性 ;但在神与人层面上 ,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研究二者的异同 ,借鉴中西传统道德观念中的精华 ,对于今天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