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啥姆莱特在戏剧舞台上与观众见面后,300多年来在欧美文坛上,一直是莎学中一个重要的争论对象:有的说他是复仇英雄;有的说他够不上英雄,只能是个道德高尚者;有的说道德高尚者也够不上,而是个利己主义者,等等。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都没有说清哈姆莱特会见他父亲的亡魂之后,为何不马上复仇?为何常常言行不一致?因而感慨地说:“哈姆莱特是个猜不透的谜”。对哈姆莱特的延宕复仇,弗洛伊德有他独特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信仰的动摇理性的缺失--哈姆莱特所面临的精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姆莱特处于传统价值体系发生动摇的文艺复兴时期 ,意识形态领域信仰和理性的冲突导致了哈姆莱特激烈的内心冲突 ,使他在信仰和理性之间无所适从。而残酷的现实又逼迫哈姆莱特担当复仇和重振乾坤的重任 ;复仇与基督教神学观念发生冲突 ,而理性精神又不足以支撑他重振乾坤 ,最终导致了哈姆莱特陷入沉重的精神危机之中。  相似文献   

3.
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莱特》中涉及诸多法律问题,渗透着作家对法律问题的思考,呈现了他深厚的法律修养和深邃的法律意识。从文学法律批评的视角出发,对《哈姆莱特》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审视。首先,莎士比亚作为酷爱法律书写的作家,以剧院为法院,对社会事件进行审视和评判,《哈姆莱特》中五个方面的法律问题书写,充分说明他在所从事的文学创作中对法律事件和国家利益的关注;其次,《哈姆莱特》的法律书写,是我们理解和审视这部悲剧作品相关问题的重要方面,尤其是理解"哈姆莱特延宕"的重要视角;再次,法律意识是衡量封建范畴的个人复仇与人文主义"重整乾坤"理想的试金石,正是因为哈姆莱特所具有的法律意识,阻碍了他复仇计划的实施。个人复仇与法律正义之间的矛盾是形成哈姆莱特复杂性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几百年来一直是批评家争论的课题,归纳起来,争论有三个方面。首先,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典型?我国评论界对此几乎是有定论的,即他是一个新兴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者的代表。我认为,这种分析法抽干了活人身上全部的血,剩下的只是一具躯壳。 其次,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犹豫延宕的原因是什么。歌德在《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  相似文献   

5.
《哈姆莱特》与《赵氏孤儿》两部戏剧同是写复仇,但却传递出了中西两种截然相反的复仇时间观念——对哈姆莱特复仇延宕的批评和对赵氏孤儿二十载大仇终得报的褒扬。本文认为,复仇时间观念是一个民族之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族自身的情感与社会进程中的思潮、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因素经过不断整和而形成的。中西复仇时间观念的盖异原因来自于观念的母体——民族文化,根源于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  相似文献   

6.
哈姆莱特被冤枉了,他在复仇过程中并没有延宕。那么为什么近200年来专家学者们都确认哈姆莱特延宕了呢?为什么说哈姆莱受了冤枉和误解呢?文章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是一出外部情节和心理刻画并重的著名悲剧。这出悲剧的心理刻画集中而生动地表现在同名主人公的身上,围绕主人公的复仇行动,莎士比亚浓墨重彩、细致深刻地描绘了哈姆莱特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在文学表现人的心灵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宽。我们从心理的角度对他进行较为系统的审视和分析似觉太少,本文打算从这方面一试。  相似文献   

8.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所写的37部戏剧中最具争议的一个剧本。对哈姆莱特的性格历来评论的观点甚多。通过剧中故事情节的展示,我们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性格转变的轨迹,即快乐王子——忧郁王子——延宕王子——行动王子。由此可见,哈姆莱特的性格并非是单一的,而是复杂多变的。他的性格之所以表现出乐观、忧郁、延宕、果断、坚定,这完全与客观...  相似文献   

9.
分析哈姆莱特与奥菲利娅的爱情悲剧是窥探哈姆莱特的爱情观念、人性观念,尤其是展示哈姆莱特进入"复仇"进程中的心路历程的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和途径,是解释"延宕"现象的一把钥匙。运用新批评主义的考证方法,通过《哈姆莱特》的文本研究,分析哈姆莱特理想主义的爱情观念毁灭的原因和过程。可以看出,哈姆莱特原来的爱情观念基于文艺复兴的人...  相似文献   

10.
贾宝玉和哈姆莱特的生存困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身份的困惑,贾宝玉表现在对男尊女卑思想的排斥以及不愿与达官贵人交往;而哈姆莱特则表现在不看重王子的身份以及视丹麦王室家庭为"牢狱"。二是婚恋的困惑,贾宝玉一方面钟情于黛玉,另一方面却对实现婚姻缺少行动上的努力;而哈姆莱特因受到母亲与叔叔不伦之恋的影响便怀疑爱情,又在复仇与爱情之间矛盾挣扎。三是事业的困惑,贾宝玉厌弃仕途经济的传统人生道路却又找不到未来人生的努力方向;哈姆莱特决心复仇,行动却一度延宕,又在复仇紧要关头犹豫不舍。  相似文献   

11.
俄国十九世纪杰出的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在其著名的论文《莎士比亚的剧本〈哈姆莱特〉——莫恰洛夫扮演哈姆莱特的角色》(1838年)中通过哈姆莱特性格的分析,指出了这个丹麦王子在两层“精神危机”的“绝望”之中,经过内心斗争——“分裂”,从而”在自己身上找到了力量和决断”的原囚。他认为这个原因是一种“信念”,正是这个“信念”促使哈姆莱特做出了行动。但是,哈姆莱特精神上这个“信念”是怎样获得的以及哈姆莱特性格变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别林斯基在论述时却犯了一个唯心主义的错误。 别林斯基论文中谈到哈姆莱特的精神生活时指出:“哈姆莱特表现了精神的软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人们对莎士比亚著名悲剧《哈姆莱特》中的主人公哈姆莱特“疯”的问题争论不休。有的认为哈姆莱特完全是装疯;有的认为是一半真疯,一半装疯。究竟哪种看法更合理,更符合作品的原意?我想在此谈点自己肤浅的认识。 我认为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不是一个纯粹的疯子,也不是完全装疯的王子,而是个“一半真疯,一半装疯”的复仇者,这种意见,早在十九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当时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和浪漫派诗人柯勒律治都曾经认为哈姆莱特的“疯”只有一半  相似文献   

13.
法国戏剧家莫里埃的喜剧《恨世者》塑造了一个供人嘲笑和讥讽的优秀青年阿尔赛斯特。他 像英国的哈姆莱特一样思考、探索,憎恨这世上的一切虚假和丑恶,追求正义、公正和爱情 ,不过他却寻找不到复仇的对象和可以热爱的情人。最终这个嘲笑别人的“英雄”反被别人 嘲笑,但他的悲剧性与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一样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14.
复仇精神是贯穿鲁迅一生的一个命题,鲁迅从幼年时代直至临终前,一直在不断地思索、实践这一命题。鲁迅出生于浙江绍兴,浙东文化对他童年时复仇精神的形成有极大的影响。鲁迅看到了存在于国民精神中的种种弱化复仇精神的消极因素,对这些消极因素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抨击。鲁迅所强调的复仇精神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坚决性,认为只有复仇精神与复仇行为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复仇,真正的对于强者的复仇,才取得复仇的真意。鲁迅的复仇,有很强的针对性:对“看客”的复仇、对负义者的负仇、对统治者的复仇。鲁迅的复仇精神与现实紧密相联,他向国民中注入复仇精神以期国民与现实抗争。复仇可以代表鲁迅人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许由此我们能更接近鲁迅。  相似文献   

15.
哈姆莱特犹豫性格成因的多解性,来自于这一形象本身罕见的深刻性和复杂性。本文认为,父亲被害事件使哈姆莱特兼有了三种身份:血亲复仇者;认识到人间黑暗的人文主义者;面对死亡的人生意义的思索者。前两种身份赋予哈姆莱特立即行动的职责,后一种身份则在不知不觉中延宕了行动。对“生存还是毁灭”的诘问,在哈姆莱特的生存中是压倒一切的,而对这一问题的独特解答又使他断然投入行动之中  相似文献   

16.
哈姆莱特的性格是一个复杂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旨在克服已有批评在这一问题上的片面性,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指出敏感是哈姆莱特的性格本质。它关联着哈姆莱特性格的一切方面,既是哈姆莱特内心冲突与外部冲突的连接点,也是他的多疑与“刺激泛化”等性格特征的基础。它也直接导致了哈姆莱特情绪两极波动与行为的尖锐矛盾等属性。敏感同时决定了哈姆莱特性格的独特魅力。文章最后探讨了他的敏感与“疯’的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题记: 要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只需要看看他跟谁交朋友。——中国谚语哈姆莱特匆匆死了,没有来得及把他“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以解除我们的疑惑,他请霍拉旭“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他传述他的故事。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哈姆莱特,最简捷可靠的途径,就是去问霍拉旭。  相似文献   

18.
《哈姆莱特》剧中线索繁多,但自始自终运行着的则有两条互为因果又互不相及的发展轨道,一条是属于历史现实的线索,涉及有关篡位、谋杀、复仇的套戏;一条是属于哲学领域探讨的线索,涉及人生存在、死亡灵魂的形而上领域。实际上,这两条线索也是构成《哈姆莱特》戏剧最本质的两重戏剧冲突:一重是外在的,即作为人文主义者的哈姆莱特和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封建罪恶势力的冲突;另一重是内在的,存在于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前者是剧情发展的线索,是外衣;后者是核心,是揭示人物深层灵魂的重要环节。 而独白,作为戏剧艺术常用的手法,它不仅只是作为作者指点观众的单纯手段,也是作者赋予人物内在倾向,使观众能够更好地把握人物内在特征的独特的艺术手段。莎翁便是成功运用了这一艺术手法(《哈》剧中一共用了六大段的内心独白),来完成对哈姆莱特这个孤独悲剧灵魂的塑造。本文试图切入主人公的内心独白世界,从历史和哲学两个角度来把握这个悲剧主人公,揭示其悲剧性格及其悲剧实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受邀为1996年在美国洛杉机召开的国际第6次莎士比亚大会精神分析研讨班而写的专论。文章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并借用精神分析最新研究成果,证明从弗罗依德以来的伊狄浦斯情结结论是伪科学。文章认为莎士比亚确实想赋予哈姆莱特人文主义思想,但哈姆莱特是人、不是神。他和所有人一样,是多元的、有其人性的弱声,同时哈姆莱特有他个人的理性和道德。哈姆莱特的行为不是难解的谜。  相似文献   

20.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戏剧中乃至迄今为止的全部文学作品中内涵最为丰富的艺术形象之一,被称誉为“全体人类所加冕的戏剧诗人之王王冠上一颗光辉夺目的宝石”。哈姆莱特形象的价值已经越出了文学的界限,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文化现象;哈姆莱特“著名的踌躇”问题被看作是“斯芬克斯之谜”,至今仍然吸引着世界各国学者的注意。《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它说现在关于哈姆莱特所有的材料“都不足以解释哈姆莱特著名的踌躇(他要报杀父之仇,但却多次不能下手,反复迟疑),而这正是莎士比亚关于哈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