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突破”成了现在我国语法学界最流行的一个词儿,这反映了广大语法工作者不满足于现行语法体系而要探寻新路的强烈愿望。去年徐通锵、叶蜚声在总结了“五四”以来汉语语法研究之后指出:“汉语的分析正在孕育着新的路子,准备向语言的深层进军。”但是,“语言的深层”是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突破?这个关于语法研究方向的大问题就整个语法学界来说似乎还比较朦胧,因此应该成为目前着重研究的理论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希望能引起讨论。突破和继承有的人一提“突破”,就非得和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彻底决裂”不可,似乎把过去的东西否定得越多,“突破”得就越大,“路子”也就越新。这不是一种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法的内涵和定义,中外语言学史和语法学史的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看法.西方传统语法学立足于形态的语法现不适合汉语,没有普遍意义.以索绪尔为代表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纯化了语法学的研究对象,但失之绝对.生成语法学和功能语法学的研究范围过大.我国语法学史上一些有影响的观点,大都不十分严密.我们赞同把语法看成语言符号之间的结构规律的观点.具体地说,语言符号只有语素和词两种,语法就是语素之间和词之间的结构规律.这一定义划清了语法和语音的界限,摆脱了两者的纠缠,使它们各就各位,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3.
“三品说”是丹麦语言学家奥托·叶斯丕森(Otto Jespersen)在其名著《语法哲学》(Thephilosophy of Grammar)一书中提出的学说。《语法哲学》是叶斯丕森全面系统地阐述语法理论和语法体系的代表作,也是一部在语言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著作。该书中的一些重要的语言学观点,不仅促进了英语语法研究的深入发展,而且对汉语语法的研究产生过巨大影响,其中的“三品说”就曾成为30至40年代中国汉语语法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语言学理论。本文试图就“三品说”的基本内容,创立的目的,存在的问题以及“三品说”对汉语语法研究产生的影响作一粗…  相似文献   

4.
经过50年代汉语词类问题的讨论,我国语法学界对汉语的词是可以分类这一点似已无争议。但这并不意味着汉语词类划分的问题都已解决。事实上,一俟涉及具体问题,探讨具体词类划分时,各家在词类划分标准上的分歧就显露出来。分类标准的分歧不仅严重影响词类本身的划分,而且使人们对汉语是否有狭义语法中的词类这个似乎早解决的问题产生了新的疑虑。而且,随着现代语言研究的突飞猛进的发展,汉语词的再分类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语法体系历来存在着许多分歧,对于这些分歧,在理论上进行长期的,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是很必要的。但是,作为教学来说,有必要在基本观点上有一个较一致的看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建国初期,制定了《暂拟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这个《暂拟系统》,经过广大教师的多年实践,认为有必要加以修订,因此,1981年7月,在哈尔滨召开了“全国语法和语法教学讨论会”,对《暂拟系统》进行了研究,根据与会代表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解决了二十多年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发现的主要缺点和问题,吸取近年来语法学界  相似文献   

6.
一自从1898年马建忠发表《马氏文通》,创立了汉语语法学,在近—个世纪的发展中,汉语语法学确实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成绩斐然。但是另一方面,汉语语法学中的—些基本问题,如词类问题、主宾语问题、单复句问题等,至今仍未得到妥善的解决。这究竟是为什么?当然原因很多,但是最根本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汉语语法有着区别于印欧系语言的根本特点,有着“不同于《马氏文通》以来几乎全部汉语语法学者建立起来的语法系统(这些系统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  相似文献   

7.
从严格意义上说,“形容词的重叠”应当限制在词(而且只有形容词)的重叠范围之内,即术语所说的“构形”范围之内(如“漂亮——漂漂亮亮”);而不应当包括由词素加上重叠的后缀(如“赤条条”)或由非形容词加上重叠的后缀(如“泪汪汪”)等属于“构词”范围之内的语法现象。但是有时候由于分析或描写的需要,把这两种语法现象合在一起加以比较和说明,倒显得更加合适。比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八百词》所附录的《形容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近年来的汉语语法研究中,动词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相比之下,对形容词的研究就显得弱一些。在形容词研究中,针对某些“成说”讨论其分合归属的比较多,而进一步具体考察形容词内部功能差异的则比较少。因此我们对形容词的认识还不够深入,甚至各类学校的语法教学中在有关问题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观念。拿形容词修饰动词来说,不少教材都是略举数例,语焉不详。那么,在形容词中能修饰动词的到底是多数,还是少数?哪些能修饰动词。哪些不能?这方面的差异有没有下位分类上的意义?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全面研究形容词状语类型的基…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许多语言工作者都在积极地从不同角度探讨现代汉语中实词与虚词的划界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邓福南先生在其专著《汉语语法专题十讲》一书中,把历来各家给实词、虚词划界的标准归纳为三类:(一)根据意义的实在与否;(二)根据句法功能,又根据意义的实在与否;(三)根据语法功能。其中的(一)是意义划界说,(二)是句法功能与意义结合划界说;(三)是语法功能划界说。本文不想对这三种划界说进行全面评述。只想对其中的第三种即“语法功能划界说”(简称“功能划界说”),提出一点疑义,以此向专家、学者请教。  相似文献   

10.
说量度     
读了陆俭明先生发表于《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3期的《说量度形容词》后,深受教益。笔者阅读了一些文献,对“量度”产生了一些想法,以就教于陆先生及广大读者。 1.可量形客词(A) 陆先生认为能出现在“长了三尺”这样格式中的“长”是“表现量度的”,所以称之为“量度形容词”。其实这个格式中“表示量度的”并非是“长”,只不过“长”的程度可以用“三尺”这样的定量数量词来衡量。所以本文将“长”这类形容词改称为可量形容词。可量形容词是指其本身程度常用定量来计量的形容词,即它可以带有对形容词本身可比较其程度的定量数量词。据…  相似文献   

11.
古汉语语法的主要内容由语序和虚词两部分组成,而语序的研究是在语法工作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人们回避了那些用现有的语法理论无法解释的词句。其实,正是这类语句集中地体现了汉语独有的、区别于其它语言的特点。我们所说的“非正常语序”是指《左传》中的某些用现行语法理论无法解释,而语法学界又没给出定论的错综语序(而那些语法学界早有定论的语序错综的句式,则不包括在此“非正常语序”之列)。如: 晋为不道,是摄是赞。(昭公26年) 亡于不■,又何能济。(昭公4年) 子常欲之,弗与,三年止之。(定公3年)《左传》中出现的大量非正常语序的语句是…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主语的三重性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汉语的主语,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赵元任(1968)说主语即话题。五十年代主、宾语问题讨论中,有施受派和词序派。施受派以语义为依据,认为施事即主语,受事为宾语,词序派以语义为依据,认为谓语动词前的NP为主语,谓语动词后的名词性成分为宾语。吕叔湘(1979)曾提出主语二重性之说,认为“主语只是动词的几个宾语之中提出来放在主题位置上的一个”。这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主语这个语法位置把话题同主宾语所反映的以施受为代表的语义成分联系起来,使关于主语的研究深入了一步。李临定(1985)曾以此为题目,专文讨论了汉语主语二重性问题。的确,同形态繁丰的屈折语相比,缺乏狭义形态变化的汉语主语缺少明确的形式标志,因而汉语主语没有性、数、格之类的语法范畴,从这种意义上说,汉语主语的确没有形态语言中的主语那样的语法地位。但即便如此,汉语主语仍然是一个明确的形式类,它概括着话题及可以出现在宾语位置上的各种语义范畴。从这种意义上看,汉语主语又是有其确定的语法位置的。  相似文献   

13.
试论词的兼类和转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有定类,类有定词”,这是我国语法学界多数人对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主张。但是,“定类”是否还可以兼其他的类?“定词”是否还可以有临时转为其他类的词?本文准备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为了叙述方便,称前一种现象为兼类,后一种现象为转类。 词类和划分词类的目的 什么是词类?不同的语法学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给词类下过不同的定义。早期的关于词类的定义,可以王力先生的观点为代表。他认为:“词类是可以在字典中标明的,是就词的本身可以辨认,不必等它进入句子里才能决定的。”①他又说:“至于中国的词呢?它们完全没有词类标记、正好…  相似文献   

14.
马建忠是中国语法学的奠基人,他的名著《马氏文通》(下称《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专著。汉语语法研究中的“位次”理论始见于《文通》。、《文通》已问世八十多年了,人们对它的“位次”理论的看法一直存在着分歧。本文从简谈“位次”理论本身的是非入手,着重对这种理论  相似文献   

15.
社会存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这个范畴科学与否,将影响整个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科学性。近年来哲学界对这个范畴进行了探讨和讨论,本文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因为我们的观点与我国哲学界传统的观点有较大的不同,故谓之新论。 社会存在是相对于一般存在和自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一批中青年学者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广泛的重视。1998年2月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陈一教授所著《汉语语法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就是汉语语法研究领域新近推出的一部力作。这本书的最突出特点(也正是作者的治学风格)是:在务实的基础上积极创新。《论稿》运用分布理论,按着功能分类的原则,考察了现代汉语的动词名词兼类问题,探讨了形容词、动词下位分类问题。在现代汉语词类研究中首先提出“专职的动词前加词”之说并进行深入研究的,是陈一《试论专职的动词前加词》(《中国语文》1989年第1期),这一成果受到著…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数学手段对于社会科学有意义的事实的表达能力问题,在我国哲学界已取得了一定认识。现将这些认识分点综述如下: 1.关于量和质这两个范畴的关系:“量”和“质”这两个词的词义具有多样性和辩证关系,这一发现可以完全证明十年前有人提出的论点:始于亚里士多德的数学是量的而且仅仅是量的科学这一观点自十九世纪以来便站不住脚了。同时,把数学化及数学模式的构成说成是“形式化”也没有意义;如果从数学基础研究的最严格的意义上去理解“形式化”这个概念,则只能说数学通常绝不是形式化的。2.关于现实认识过程中具体抽象的整体性以  相似文献   

18.
“看你V/A de!”里的V代表动词,A代表形容词,de有的写作“得”,有的写作“的”,例如“看你说de!”“看你美de!”就属这种句式。为行文简便,我们把它称为K。 K口语中常说,书面例证屡见不鲜,不仅表现力很强,语法上也颇具特色。正因为如此,许多语法书都对它进行了分析。下面引用几本语法著作对K的分析: 有时候动词(或形容词)后头加“得”,补语不明白说出来。……有一定的实际环境,补语就用不着了。 连接表示程度或结果的补语。基本形式是“动/形+得+补”。……“得”后的话不说出来,有“无法形容”的意味。 结果程度补语在一定环境里可以省…  相似文献   

19.
一语法体系有两个涵义:一是指一种语言在词的变化和组词成句方面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性、系统性;一是指人们在描写和分析这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语法现象时所持的观点以及所采用的一整套的术语和方法。两种体系是有区别的,不应混为一谈。前者是语言结构规律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后者是对语法的描写和分析,也就是“语法学家对于语法现象的观点及其根据这些观点作出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书面语的规范,语音不是主要矛盾,语法分歧不大,也不是重点,“词汇问题,大家知道是汉语规范化的一个主要环节,这方面的问题也特别多。”近年来,语言学界围绕这个主要环节,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研究,发表了很多有益的见解,这个势头是喜人的。由于词汇方面的问题特别繁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所以大有深入探讨的必要。本文打算就此谈几点初步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