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轮经》全称《时轮金刚大根本续经》,是藏传佛教中地位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相传,该经系释迦牟尼佛为以香巴拉法王月贤为首暨北方迦婆罗萨化身的九十六法王和其无量数的清净眷属所讲说的.《时轮经》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不仅提到了伊斯兰教兴起后对香巴拉的入侵,还记载了一种独特的伊斯兰教先知谱系.  相似文献   

2.
拉卜楞寺时轮学院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建立200多年来,在推算星辰位置、日月食预报等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所编的藏历,对安多藏区农牧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藏、蒙地区广为应用,有些甚至流传到尼泊尔、不丹和印度等国家。本文拟就藏族天文历算的形成和发展,该院的历史沿革、规模、组织以及修习内容等作一概述。一、拉卜楞寺时轮学院历史沿革时轮学院,藏语全称“丁科扎仓艾奥钦科琅”(S。’咋RI由。货合8。”中【意引,意为“时轮学院容智法轮洲”),系拉卜楞寺六大学院之一,为密宗学院,是专门培养研究天文历算人才的机构。…  相似文献   

3.
陈鉴潍 《中国藏学》2011,(1):122-127
藏文大藏经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即《甘珠尔》和《丹珠尔》。《甘珠尔》主要内容包括佛陀之教典,即所谓三藏四续经典。《丹珠尔》内容涵盖由赞颂至总目录等18类。而宁玛派经典大都不包括在藏文大藏经内。文章对构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及宁玛十万续现存版本及内容作扼要回顾,并介绍了国外学者对十万续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4.
佛教分大乘和小乘,大乘佛教中又分显宗和密宗。由印度传人西藏并广为传播的是大乘佛教,其中密宗较为兴盛,提倡显密共修,先显后密。藏语称密宗作“桑俄”,意为“秘密真言”。密宗的发达是藏传佛教重要特点之一。十三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泯灭后,唯有藏传佛教保留了密宗四部修习的完整形态。藏传佛教密宗有自己的传承,在所重经典、修习次第、仪轨、制度等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5.
中壤塘寺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中壤塘乡政府所在地的东头,北依壤巴娜山,似金虎横卧;南临自东向西北境蜒流淌的则曲河,形如青龙游于前。中壤塘寺庙由藏洼、确基、藏迪、泽曲四大寺所组成,是我国目前藏传佛教觉囊派的根本道场,素有“小西藏”之称。觉囊派的正式形成是以13世纪末叶更邦·图杰尊追大师在西藏拉孜县那加吉祥山腹地建成觉囊寺为标志,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初叶解开他性宗金刚乘斯芬克斯之谜的域摩·弥觉多吉上师那里。据记载,弥宽多吉上师宿智颖悟,通达一切显密诸明,他在详学《时轮根本续》的疏解要门以及《集密》…  相似文献   

6.
藏传佛教教派(一)宁玛派宁玛派奉公元8世纪到藏区传法的密宗大师莲花生为鼻祖,在教法传承上主要是弘扬前弘时期的经典法要。该派13世纪时正式形成。宁玛派主要有两大传承系统,一是经典传承,一是伏藏传承。经典传承有《幻变网》的传承,集经的传承和心品的传承。心...  相似文献   

7.
祖师辛饶弥沃创立的苯教在象雄藏地得到广泛传播,《经典汇集》说:“苯典在沃莫隆仁(volmolungring)传诵之际,六国译师从象雄文译成本国文字”。辛饶弥沃的在沃莫隆仁说法布教,卒后其著称的三部深秘经典由穆曲授与六译师译成不同文字传播,关于六译师事迹《经典汇集》和《根本续日光》说法一致,他们早年受学于穆曲,  相似文献   

8.
藏传密宗瑜伽修法(二)噶尔仁波切著李钟霖译注编者按:“密宗”是藏学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目前,世界上正在掀起一股“密宗”研究、修炼的热潮。本文对“密宗”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译文流畅,注释详尽,特予发表,以飨读者。本译文之一,见《青海民族学院...  相似文献   

9.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中的著名教派之一,其密法传承自成体系,在藏传佛教界极有影响。近年来藏传佛教密法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研究成果不断推出。但对萨迦派密法介绍、研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第一手资料的缺乏。为此,我们约请才让等先生翻译了1990年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萨迦派密法著作《诸瑜伽师依脉气幻轮修习甚深菩提道次第》和《详论练身与幻轮之实修方法·脐轮火之乐暖自燃》,供民族体育研究者、藏传佛教密宗研究者和爱好者参考。这二部著作皆是讲练身与幻轮功法,各有特色。对译文中之不妥,请译界先进多予指正  相似文献   

10.
藏传佛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发展蔓延、逐步形成了一个极其庞杂的佛学理论体系。其理论深奥,仪轨复杂,修习内容广泛,加之各教派主张各异,故底蕴难识。仅就格鲁派(黄教)寺庙而言,其修习内容已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属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在建立以来的270余年间,经历代河南亲王和历辈寺主嘉木样大师的精进经营,业已形成闻思、时轮、医药、上下续部及喜金刚六大学院的修习机构。犹如  相似文献   

11.
拉卜楞寺医药学院,是该寺六大学院之一,也是该寺研习、传播、实践藏医学的重要基地,在甘青一带影响深远。以下分几个方面,予以简要介绍。 一、历史沿革 拉卜楞寺医药学院,藏语称“曼巴扎仓”,系第二世嘉木样所创建。 1763年(藏历十三饶迥木羊年),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旺布大师仿后藏扎什伦布寺时轮学院的款式,在拉卜楞寺创建了时轮学院(丁科扎仓),研习天文历算及藏医学。该学院僧侣以研习天文历算为主;在掌握了一定的天文历算基础知识的僧  相似文献   

12.
①叙述释迦牟尼对金刚持菩萨等说教的缘起。②因为文殊菩萨以金刚持的身分出现,他与释迦牟尼佛所进行的问答内容,多属密宗方面的东西,骤视之,还以为它是佛教金刚乘怛特罗的专门经典,实则其中从显宗理论讲至密宗理论;从密宗的修行程序说到显宗的修行次第;并且还从小乘理论说到大乘理论。③叙述修行证果的理路,也就是修道的层次分明,毫不混淆。④在修行证果方面,谈到小乘果和大乘果的明显区别,甚至连人间除恶修善之类的好事所应得的一般结果,都谈到了。⑤谈到参禅修定与气功炼丹养身的一些关系问题,很值得注意。同时还谈及密宗三尊主要神祗,即集密(gsang dpang vdus ba)、大威德(vjigs pyed)、胜乐金刚(pde mchog)的修持法。  相似文献   

13.
藏族人民的喜爱的优秀藏戏艺术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藏戏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他艺术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点。藏戏与宗教跳神之间的区别藏戏与宗教仪式上举行的跳神,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已为多数学者所公认。由于需要,在此简略地叙述如下:宗教跳神是专门在寺庙里表演,其来源是从前释迦牟尼传播密宗时,根据密宗内容,显示了各种不同的形象,这些形象有做成塑象的,有画于壁上的,也有做成面具的。无论哪个教派,都在密宗坛场修行时所用。有时正修行时用之,有时修行完毕了,穿上喜怒神群的服饰,进行火祭。烧铁堡、抛食子伏魔、驱魔、消灾招福。这些神群的步法要随密宗仪轨内容击鼓敲钹吹号,诵出的词句要和韵,不能各行  相似文献   

14.
刘俊哲 《民族学刊》2020,11(2):77-83, 138
宗喀巴指出,佛陀所创正法,唯在于“教”“证”两种,“教”是指佛教教理,“证”为修道中的证悟。宗喀巴《密宗道次第广论》具有鲜明的“教”与“证”相结合的特色。此著在“教”方面体现为本体论、佛性论、人生论、道德论、方法论等哲学思想,贯穿于《密宗道次第广论》的哲学主线是中观应成派一切诸法缘起性空论。通过灌顶、诵咒、观想及借助坛城、法器等修各种瑜伽,以亲证或体现这些哲学思想。诸如此类的哲学思想是《密宗道次第广论》所论述的各种修行实践的深刻内涵,而各种修行实践是其外在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5.
论《律经》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鸿 《中国藏学》2008,(1):200-204
德光律师编撰的《律经》是一部用经体形式总括根本说一切有部律文献的作品,它包含实践性的内容但不是直接指导实践的经典,在僧团日常事务中起规范作用的是《百一羯磨》《律问》等实用性手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时轮历精要》一书为基本资料,介绍近代藏历的主要内容,剖析其原理,并对其历史渊源做了初步的探索。在对于原书的理解上,我们曾受到拉卜楞寺的桑珠先生的悉心指导,特此感谢。  相似文献   

17.
徐小霞  赵毅衡 《民族学刊》2018,9(1):62-67, 122-125
曼荼罗是佛教密宗极为重要的宗教仪式和文化符号。通过对密宗的曼荼罗符号“去自然化”,并从话语分析角度入手,对“曼荼罗”概念进行谱系学考察,分析发现冠以“曼荼罗”事物的命名实际是一种话语实践,一个纠缠着特定时期社会群体的修辞、知识实践和其他话语形式等的关系网络。论文详细梳理了古印度各种话语实践的“曼荼罗”涵义及指涉物的演变,发现曼荼罗最终被密宗置于整个教义和仪式的中心的成因,与密宗关于真如实相的符号话语和符号策略直接相关。密宗《大日经》《金刚顶经》及其以空海为代表所作的释论注疏等知识话语,在曼荼罗、绝对界(真如实相)、现象界间构成了符号理据关系,三者因类同性成为全像似符号链并彼此等同,曼荼罗就此被建构为真如实相法界。这一建构过程也将现实世界以曼荼罗化和结构化。在此意义上,曼荼罗是密宗盛行地区的地理空间句法。  相似文献   

18.
徐华兰 《中国藏学》2023,(4):104-110+215-216
汉译《大乘密藏现证本续摩尼树卷》是藏传密教文献《大乘要道密集》中收录的一篇作品,译者应该是明代兼通汉藏双语的汉人译师莎南屹啰。该汉译本节译自元代萨迦派三祖扎巴坚赞所著《本续现证如意宝树》,内容仅为其中讲说“方便续”中有关“解脱道”的实修部分,即“殊胜大手印主要成就之五现证”中第三部分“观修圆满次第”、第四部分“得暖行行”、第五部分“观修近因阿哩葛哩自性菩提心”,以及“世间与出世间一切成就之五现证”,篇幅仅占全文的五分之一。文章主要考察了文本的著者、译者、主要内容、译本特点、翻译背景及研究意义等,以期从整体上对该文本有个大致的把握,并进而加深对明代藏传佛教萨迦派根本教法“道果法”于内地传播的认识及汉藏文化交流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吐蕃名僧毗茹札那是藏传佛教史上最早正式出家的“七觉士”之一 ,又是赤松德赞时期 2 5名密宗大成就者之一 ,同时 ,成为吐蕃时期号称 1 0 8位大翻译家之首。他的一生既是坚韧不拔、追求佛法的宗教生涯 ;又是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长期在穷山僻壤修炼密法、获得大成就的密宗人生 ;在藏传佛教史上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藏族密宗大师的人生悲壮之歌。本文通过对这位大师生平事迹的考述 ,揭示藏族密宗大师们那充满传奇色彩的经历以及他们对宗教的执著追求和奉献精神 ,从而使人们对藏传佛教密宗有一个更加深刻而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元明时期藏传佛教传入炳灵寺后,大部分窟龛壁画被重绘成藏传佛教内容。在藏传佛教造像中,四臂观音像出现的频率很高。四臂观音是观音化现的以代表六字真言的密宗观音之一,在藏传佛教中地位极高,这种最常见的密宗造像对我国观音信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