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白的诗歌,在几度改版的中学语文教材中.一直占据着古典诗歌部分的重要位置。在我们学习鉴赏古典诗歌时.李白的诗歌之所以如此重要。这除了其丰富的思想性与高超的艺术性,还在于,李白为了完美酣畅地表达他强烈的主观色彩,说具体点.也即他一生中存在的思想矛盾——理想与现实.建功立业与隐逸求仙,  相似文献   

2.
月亮及酒与李白诗歌的民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文化身份识别的角度,揭示李白及其诗歌创作的民族精神。月亮及酒,是李白诗歌的主要审美意象。通过两者的论析,透视出李白的道家思想和道教美学品格。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李白诗歌都鲜明地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李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当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李白乐府论     
李白的一些广为流传、百代生辉的诗歌,多为乐府诗。太白鲜为律体而大量地创作了弘扬个性的乐府诗。乐府诗的数量,是李白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乐府诗研究的一大聚讼是诗歌的寓意,太白乐府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使得诗歌寓意众说纷纭,对诗歌主题寓意的研究,应结合乐府古辞题旨,结合诗歌内容,从美学方面加以认识和探讨,这样就更符合形象思维的特点。太白的乐府诗是古典诗歌中最为自由的一种诗体。唐代乐府诗大部分脱离了乐曲,成为自由抒情的一种诗体,太白的乐府诗具有整体的不规则性,散文化的语言,文言虚词在诗歌语言中的运用,音韵的疏密有无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白乐府诗中感事篇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的乐府诗,王世贞《艺苑卮言》称:“青莲拟古乐府,而以己意己才发之,尚沿六朝旧习,不如少陵以时事创新题也。”胡应麟《诗薮》:“乐府则太白擅奇古今,少陵嗣迹风雅。《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出鬼入神,惝恍莫测。《兵车行》《新婚别》等作,述情陈事,恳侧如见。”这里讲李白和杜甫的乐府诗不同,李白的乐府诗用古乐府旧题,杜甫的乐府诗即事命篇,无复依傍。像李白的《蜀道难》《远别离》都是古乐府的旧题,是拟古乐府而作。杜甫的《兵车行》《新婚别》写当时情事,题目也是新的。李白的乐府诗,有摹仿古乐府而别出新意的,有借用古乐府来感事的。前一种是摹仿,自然比不上杜甫的写当时情事;后一种借乐府旧题来感事,有写得极为深刻的,它的思想的深度和艺术上的杰出成就较杜诗更为突出。前一种像《乌夜啼》,《乐府诗集》列入《西曲歌》中。李白的一篇是仿照庾信的,把两篇对比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白是唐代创作乐府诗最多也是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乐府诗以其深刻丰富的历史内容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现实生活,充分地体现了干预生活,批判现实的精神。他把浓郁的浪漫气质带进乐府,使古题乐府获得了新的生命,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体的根本性转变,成为乐府诗史上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刘禹锡,由于参加“水贞革新”之故。一生多难。从三十四岁开始,直到五十七岁,渡过了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活。“远谪年犹少,放归鬓已衰。”这种磨难,对他一生的命运来说,是不幸的;但对于他的诗歌创作,却提供了一般人无法得到的源泉和动力。刘禹锡的大量诗文,都是他在被贬期间的发愤之作。他一生写了八百余首诗,而在被贬期间所写的大量的咏史诗、寓言诗和抒情诗,则是其诗作中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一部分。这里仅就其咏史诗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7.
《拟古乐府》是李东阳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他在拟古乐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被时人或后人所称赏。李东阳在拟古乐府诗里追求忠君爱国的君君臣臣意识,描写义士良将中的英雄主义,宣扬节妇烈女的贞节情操,尽管在主题取向方面存在着消极因素,但其乐府诗所采用的艺术手法及其诗歌的现实价值和教育意义仍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白对陈子昂非常敬佩,二人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主张等方面都有继承关系。李白以复古为革新的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与陈子昂一脉相承。李白曾经认真模仿过陈子昂的诗歌,在具体的诗歌语言技巧和构思方面的学习则更多。  相似文献   

9.
在后世诗论中被誉为天才之作的李白五绝作品,实际上大部分在表现句式和艺术构思两方面都明显存在借鉴前人的痕迹。只是李白善于综合前人的妙处,并融入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使得诗歌意境的呈现更为自然,并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出独特的豪放风格。应该说,李白五绝创作的"天才"指的是一种在借鉴中超越的能力,他的五绝创作代表了南北朝以后文人五绝创作的又一个高峰,丰富了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表现艺术,为后人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启迪。  相似文献   

10.
谪守夔州期间,因为政治诉求的难以实现,刘禹锡更坚定地把诗歌当作心灵的栖居地,力图在诗歌创作的苑囿中多多耕耘与收获,以求弥补在政治领域里无所作为的人生缺憾。从咏史怀古诗的新拓展,到民歌体乐府诗的新探索,他在深受巴山夜雨滋润的艺术世界中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  相似文献   

11.
李白乐府点化旧作而自出新貌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三种情况:一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间接抒情和穿插议论,使题旨不变而寄寓个人情志;二是题旨不变而转换感情基调,以表现特殊的态度、作风和趣味;三是改造诗篇的程式,使传统场景得以保留而改变其功能。借助这些手段,李白乐府既充分显示了乐府诗的"类型化"体制特征,又是高度体现了作者个性和艺术创造才能的"个别化"作品。  相似文献   

12.
胡应麟的文学生涯及诗歌创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应麟是明代后期一位多产的诗人。早年即显诗才;随父京居时的诗作未被格调束缚,不事雕琢;结交王世贞,其声名影响大增,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都取得很大进步;中年以后科举不顺、疾病缠身,加重了他诗歌的消极意蕴。他的诗主题略显单一,重在抒情言志,基调偏于消极;艺术上以写景见长,五言诗意境空灵,七言诗格调奔放,寻求古韵古调的乐府诗有时也颇具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3.
历代对崔颢<黄鹤楼>的评价都非常高,而对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多有贬低.其实崔诗开篇滞缓重复,在精神上是消极的、悲观的,是个人之愁.李诗在句法上概括精炼;在章法上抒情怀古巧妙地结合;在境界上积极奋发、乐观向上,是时代精神的代表.所以李诗不论是艺术性还是思想性都胜于崔诗,即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相似文献   

14.
土家人是巴人的后裔,其中经历了由巴而蛮(武陵蛮、五溪蛮),由蛮到土的民族演变过程.刘禹锡在被贬朗州、夔州期间接触了不少土家人,因此,其乐府诗创作的内容、形式、艺术风格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巴人土家族民歌的影响,这使他的乐府诗创作在中唐诗坛上独树一帜,为后世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5.
《死水》是闻一多先生写的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完美结合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以一种别样的形式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坚决地贯彻了诗人"三美论"的艺术主张.正是这首诗,让读者同时看到了诗人的伟大灵魂和他对艺术的独特追求.  相似文献   

16.
论李白的用世之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一生仗剑任侠,放情山水,追求个性解放,但他并没有潇洒得忘情世事。本文从李白一生的经历和他的诗歌创作两个方面,论证主导李白一生、贯串李白一生的是他对理想的高歌和深切的用世之心。  相似文献   

17.
典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深浅、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高低以及艺术的社会作用的好坏等各个方面。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都作过重要的论述,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理论上解决了艺术典型与现实生活、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典型形象的共性与个性、典型与倾向性等一系列问题,深刻地揭示了典型的阶级实质和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完整地建  相似文献   

18.
白居易对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是接受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白居易的接受付诸于诗歌创作之中,是一种最为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接受方式。白诗中的艺术形象、思想情趣,白乐天本人的性情风仪,甚至与他相关的事件人物,都可以成为中唐以来至明清诗歌创作的题材和艺术上的模仿对象,这就是白居易对于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白居易对于文人诗歌创作的影响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以诗歌的形式对其诗作进行评论,二是在创作过程中对其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三是对其诗歌理论和思想精髓的继承,并融会于诗歌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19.
薛能诗歌渊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能口头上对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作出尖刻的评论,但在实际诗歌创作中却自觉地向这些“前辈名家”学习。其诗歌渊源复杂,在诗歌思想、风格上受李白、杜甫、陶渊明影响最大;在诗歌创作题材上受白居易、刘禹锡影响最深;在诗歌创作态度、艺术技巧上颇受贾岛等影响较深。最终形成豪健和英逸并存的诗歌风格,但未能超越这些“前辈名家”。  相似文献   

20.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尤其在诗歌创作方面,他“点四家之擅美,跨两代而孤出”“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继承了建安文学和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中国诗史上成为具有重要贡献的大诗人。鲍照诗歌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乐府诗的创作上。鲍照死于兵乱,作品也大都散失,齐代虞炎奉命收集鲍诗,但毕竟是“年代稍远,零落者多,今所存者,倘能半焉。”在仅存的二百零几首鲍诗中,乐府诗占八十六首,可见鲍照对乐府诗是十分重视的。清代王夫之在《古诗评选》中曾说:“杜陵以‘俊逸’题鲍,为乐府言尔。”可见历代诗人对鲍照乐府诗的评价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