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部拓新之作:《中国近代外交史》王云绮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受侵略、受压迫、受屈辱的国耻史,也是中国人民从事反帝反封建浴血斗争的革命史。近代史中的外交史尤其突出地反映了这一时代内容和特征。无论是从事专门的外交工作,还是进行普及性的爱国主义历史教育和...  相似文献   

2.
读《民国山东史》魏宏运近年来,史学界关于地方史的研究,百花齐放,势头喜人,各种论文、著作层出不穷,大大丰富了中国历史的内容。山东大学吕伟俊教授主编的《民国山东史》就是这一研究领域中引人注目的一部佳作。山东的近代史历程复杂而曲折,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发生...  相似文献   

3.
日本教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八、九十年以前,中国走向近代化过程中,曾经聘请大批日本教员到中国来传授新知识,帮助建设新的学制。这段历史,虽然时间不长,但对中国的近代化和中日文化交流是起过作用的。尤其在今天,重温这段历史,探讨其失败的原因、过程和教训,还是有现实意义的。实藤惠秀博士于1939年曾汇订出版过《中国人日本留学史稿》,后来又重写了留学生史,这就是1960年出版的《中国人日本留学史》,但他没有收入日本教习这一章,可能是限于体例。我恢复研究工作以后,他曾建议由我来补写,我允承了这要求。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工作者,有义务把这段历史如实地写下,留给后人参考。可是我从回国以后,放下留日教育史的研究已快四十年,所有的资料,特别是对当时一些教习的访问记录、统计数字,都散失殆尽,因此一拖再拖,直至今天。  相似文献   

4.
在毛泽东的许多理论著作,特别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著作中,毛泽东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代历史作了完整的回顾和总结,并从中国革命的实践出发,对中国近代历史作了科学的理论分析和总结。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析和总结成为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一些进步的历史学家和建国后史学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理论依据,使国内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为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科学的历史学研究。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理论方法和思想认识的发展,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某些论述在今天看来不尽科学,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回顾和总结毛泽东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关系,对于我们更好地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化和开拓中国近代史研究,不无意义。 一、毛泽东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理论概述与史学界关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展线索及分期问题的讨论 旧史家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或沿用传统的治史方法,或袭用西方的一些治史方法,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开展有关史料收集、考订或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工作,并从30年代开始,相继出版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著作。其中,以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蒋廷(?)的《中国近代史》  相似文献   

5.
爱国·述变·求真——《吕著中国近代史》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思勉先生(1884-1957年)是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的二十世纪中国史学四大家之一。他学殖宏富,知识渊雅,在一生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治学生涯中,除了著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外,还十分重视对中国近代史的探索。吕先生生前曾出版过《国耻小史》等多种近代史论作,并撰有《中国近代史讲义》、《中国近世史前编》、《中国近代百年史概说》、《中国近世文化史补编》等未刊讲稿。这几种未刊讲稿连同商务印书馆旧刊《日俄战争》,计五种,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合编为《吕著中国近代史》于1997年9月出版印行。这部书32万字,内容详实,富有特色,堪称是一部爱国、述变、求真的近代史佳作。  相似文献   

6.
导语:姜涛先生是国内知名近代史研究专家。1980年代中期,在刘大年先生的指导和鼓励下,姜涛先生在国内率先进行了近代中国人口史的研究,先后有《中国近代人口史》、《人口与历史》等学术专著问世,颇得好评。在名家辈出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姜涛先生也是新见迭出,引入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理事、包头师专学报——《阴山学刊》副主编、包头师专政教系屈连璧教授受国家教委之延聘,任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历史专业教材《世界近代史》一书的主编,该书已于1990年9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下限问题说开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 ,我国史学界一直把 184 0年至 1919年的“中国近代史”与 1919年至 194 9年的“中国现代史”分为两个学科。这种划分 ,只是为了某种政治效果 ,在学术上没有多少道理 ,专家们很早就提议把这堵墙拆了 ,并已达成共识。 1997年 ,在《近代史研究》杂志出满 10 0期的时候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的作者、著名中国近代史学家胡绳先生重提“拆墙”的建议 ,他说 :“把 1919年以前的八十年和这以后的三十年 ,视为一个整体 ,总称之为‘中国近代史’,是比较合适的。这样 ,中国近代史就成为一部完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历史 ,有头有尾…  相似文献   

9.
《辽代社会史研究》是日本学者岛田正郎撰写的研究契丹、辽代历史的重要学术著作.该书出版于昭和二十七年(公元1952年),发行量较小.昭和五十三年(公元1978年),因日本学界契丹史研究的需要,作者在对相关内容进行修改和增补以后再版了此书,受到包括日本学界的世界各国契丹、辽史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不长的时间内,再版书亦基本售空.2007年,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何天明翻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汉译本也与读者见面.这有助于我国研究界更为全面地了解岛田正郎的学术观点,促进契丹史、辽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0.
近代山东曾长期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除台湾、东北地区以外日本在华的“特殊权益地区”,故而国人对日本侵略山东及其经济扩张活动已多有论述。但由于受研究对象特定范围和研究视野所限,以往的论著大都只是就某个时期或某个方面论及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政策与经济扩张,而未能从完整的近代史、整体史视野与角度,针对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的关系做出全面考察。庄维民、刘大可先生的《日本工商资本与近代山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2月版)一书,则首次系统全面地考察了1876-1945年间日本工商资本在山东扩张活动的历史,揭示了日本在山…  相似文献   

11.
近代内蒙古的犹太人主要集中在满洲里和海拉尔,基本为俄系,他们不但为两个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犹太社团和祈祷所,并创设了犹太人学校。对近代内蒙古犹太人史的研究,不仅可填补近代中国犹太人史和内蒙古史研究上的一项空白,对于促进中以两国人民的友谊和文化交流也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西藏人民为维护祖国边疆领土完整,奋勇抗击英国侵藏的隆吐山保卫战90周年,也是中华各族军民抗击日本侵华的甲午战争10o周年,又是在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年。认真学习和继承中国近代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挥它的社会价值,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一、近代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波澜壮阔、用血与火写成的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屈辱史、忧患史,又是一部伟大的抗争史、探索史、爱国史。爱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的光辉旗帜,是国家民族复兴的号角和精神支柱。江泽民同志指出:爱国主义“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  相似文献   

13.
自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认识和编纂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史的工作就逐步展开了。一方面是以资产阶级史学观点,另一方面是以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来研究这段历史,几乎是在同一个过程中所进行的。在旧中国的几十年中,近代史著作影响较大的有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1933年),陈恭禄的《中国近代史》(1935年)、郭廷以的《近代中国史》(1947年),李剑农的《中国近代政治史》。这些著作在史料的蒐罗编次以及历史事件的解释上不无可取之处,有些史家的激越的爱国热情也自然地倾泻在他们的史笔之下。但总的看来,缺乏大规模收集资料的坚实基础,而贯穿于其中的又是唯心史观,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其中如蒋廷黻的著作,充斥着对历史的曲解。  相似文献   

14.
在世界军事史上,近代日本军队以野蛮强悍著称,这其中封建武士道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把封建武士道改造为近代军人意识构成了近代日本军事史上的重要内容.《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的制定与颁布,使传统武士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为近代军人意识,最终成为支持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政策的精神支柱和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但是,在一方面由人类学,另一方面由基于藏经文本的古代历史研究所主导的道教研究中,近代道教史直至今日仍旧处在边缘的境地当中。“近代道教史”这一提法,所指的是这样一些研究,即在社会、政治近代化进程这一背景下,其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于道教制度、实践和思想的变革,并且除了利用田野调查、口述历史和道教资料进行研究外,尽可能广泛地使用历史性的资料。除了其固有的旨趣外,近代道教史也应当表明,道教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社会的本质性因素之一,在近当代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与道教共同演进,并对道教的变革与力甚巨。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道教史这一研究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将会与日俱增。目前这一研究领域正在全面铺开,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介绍这些著作和计划中的一些显著特征,并为其后的研究提供一些尤为具有研究空间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日本学者松尾尊充在《世界》1988年第二期发表《五四运动与日本》一文,指出:五四在中国非常受重视,被认为具有划分中国史的现代与近代的划时代意义,是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出发点。但是近年来日本的五四研究出现了一种新倾向。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的《五四运动史再探讨》对中国的看法提出了异议:否认五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七年十月出版的《史观》杂志第九十七册发表了长泽和俊的《丝绸之路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该文对日本学术界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作了初步的总结,同时也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在此文中,作者谈到了丝绸之路在日本的研究动向。日本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首先开始于塞外史研究,在这方面白鸟库吉、桑原?藏、藤田丰八、羽田亨、石田干之助是卓有成就的。在初期的研究中,多为地  相似文献   

18.
由陈慧生、陈超二位研究员合著的《民国新疆史》一书,近日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无疑是新疆史研究中的一件喜事。陈慧生、陈超二人长期从事新疆地方史研究,特别是对近代新疆史研究造诣较深。此书是在承担国家重点项目《西北通史·现代卷》的基础上独立成书的,是新疆民国时期历史的第一部专著。民国新疆史是新疆近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这段历史距离今天比较近,因此这一时期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对今天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研究民国新疆史对进一步认识了解今天新疆有着重要意义。《民国新疆史》全书共十九章,约35万字,时间从…  相似文献   

19.
近代日本的基本国策--大陆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 80年代 ,我国学界曾有一段研究日本大陆政策的热潮 ,认为其源于《田中奏折》 ,内容是 :欲征服世界 ,必先征服中国 ,欲征服中国 ,必先征服满蒙。中日学者间对《奏折》真伪的论争亦再度升温 ,部分日本右翼分子乘机大肆否认侵华的历史。事实上 ,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侵华的基本国策 ,体现了其将岛国发展为大陆帝国的强蛮意志。《田中奏折》言中了日本的侵华步骤 ,这不仅为识者所同见 ,更为史实所明证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其真伪不应影响日本大陆政策研究的持续和深入。此为刊发本组文章的原因之一。之二 ,1937~ 194 5年是大陆政策发展的特殊历史时期 ,此间日本多种政略齐施 ,如军事占领、对基层社会的政治控制、经济抢掠等等 ,妄图彻底灭亡中国。检讨学界研究日本侵华史的现状不难发现 ,一些具体领域的诸般研究并未归结到大陆政策的框架内及层面上。为此 ,本刊特刊发“日本侵华大陆政策研究”专题 ,着力于阐明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并从不同角度探讨大陆政策在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和台湾的实施及其危害 ,以期引起中日学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正> 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抗日战争史丛书》编委会、《历史研究》编辑部、《近代史研究》编辑部、《文史哲》编辑部、《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抗日战争史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6月2日至5日在广西桂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约3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与会学者一致认为,抗日战争是近代百余年来中华民族首次打败外国侵略者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