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业内动态     
行业新闻>第三届中国公关节12月20日在京举办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公关节暨大型圣诞嘉年华庆典即将于12月20日在北京隆重举办。作为中国公共关系领域最具号召力的大型活动之一,本届公关节将发布具有巨大影响力的“2005年中国十大公关事件”的评选结果。此外,还将广泛邀请新网络、新媒体的代表人士,首次就“新媒体、新传播、新公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讨。近400名来自政府、企业界、媒体界、公关界、广告界的专业人士将汇聚一堂共度公关盛会。>第七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初审结束12月12日消息,第七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2.
2014年是公共关系进入中国整整30年,中国的公共事业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重要时间节点,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的第十一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已经拉开帷幕。30年对中国公关行业意味着什么?案例大赛对于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意义何在?《国际公关》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公共关系在中国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其内容已从最初的”酒店公关”、”点子策划”发展到后来的”营销传播”、”政府关系”、”危机管理”等一系列重要的组织管理职能。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组织管理手段,公共关系已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4.
第七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的征集工作已经开始了,这是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推动中国公关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设立奖项、定期举办公关案例的评选符合国际惯例。国际公关协会(IPRA)的“世界最佳公关金奖”和美国公关协会(PRSA)的“最佳公关案例银砧奖”作为公关界的品牌赛事,促进了世界公共业的发展,中国最佳公关案例大赛借鉴了国际上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在全国范围内总结公关业的实践成果,对中国公关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获奖案例的公布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反响。回顾12年来的6届大赛,就像一本…  相似文献   

5.
2002年6月17日,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公关大会在北京国宾酒店隆重召开,北京市副市长、北京奥申委执行主席刘敬民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中的公关策略”的主题发言。他在发言中充分肯定了公共关系在申奥中发挥的作用,他说:“整个申奥过程就是一个特殊的公关过程,申办中的每一项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带有公共关系的性质。”他认为,“申奥的成功是把公共关系作为申奥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6.
业内动态     
行业新闻>中国代表团6月赴土耳其参加第十六届世界公关大会据悉,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将于6月25日率中国公关业代表团赴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出席定于6月26日-28日由国际公共关系协会(IPRA)主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据介绍,中国公关代表团的成员包括来自国内各大公关公司的一些主要负责人。据了解,在此次世界公关大会上将进行2008年第十七届世界公共关系大会(由CIPRA承办,举办地点在北京)的交接仪式。(叶沉)>郑砚农在“京津联袂诠释公关”论坛发表演讲6月4日,“京津联袂诠释公关”高峰论坛在天津…  相似文献   

7.
近一年来,一股并购的热潮,已开始在中国的公共关系行业涌动。不时有消息传出:某一知名公关公司已把另一公司纳入旗下;某两家公关公司拟实现“强强联合”;某些本土公关公司正在与外资传播业巨鳄商谈合作、合资事宜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无疑,这已成了国内公共关系行业发展中一个绕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公共关系教育经历了20余载的发展,其发展历程如何,目前存在什么问题,未来发展又怎样......这是目前公关行业人士普遍关心的问题。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于2005年11月正式提出起草“中国公关教育白皮书”的倡议。经过委员会专家调查研讨、审议修改,由纪华强执笔、马志斌协助起草的《中国公关教育二十年》(白皮书),于6月22日在2006年学术工作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发布。此白皮书从专业与学术研究的角度对中国公关教育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与展望。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刊出白皮书的内容,包括介绍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高校的公关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9.
业内动态     
行业新闻中美公关界北京首次高层会晤拉开合作序幕3月4日,美国公共关系协会(PRSA)和公共关系全球联盟一行5人应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的邀请,抵京对我国进行为期一周的正式访问。这是美国公关界高层首次组团访华,也是中美公关界高层领导北京首次会晤。美国公关协会与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经过会谈磋商,在北京正式达成了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在信息交流、教育培训、学术研究等各领域展开全面合作。美国公关界代表团来华期间,还与中国公关各界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合作磋商,有力地推动了中美公关界在广泛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仅对两国公关领域,对全球公关业的发展也将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要闻     
《国际公关》2023,(5):14-18
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吉安召开,8月16日-20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2023年学术年会在江西吉安(井冈山)召开。此次会议以“中国公关v s.国际公关:再续航新亮相”为主题,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公关业界人士近60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1.
笔者以为未来的10年将是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第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各类组织专业意识的成熟和媒体环境的良性转化将为公关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单一的公共关系市场。从80年代中期现代公共关系正式在中国登陆,中国的专业公关代理公司在这20年间得到快速发展。总体来看,笔者认为过去20年公关公司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10年基本上是国际公司独霸天下,本土公关无论是客户还是专业公司都是一片空白;后10年情况剧变,本土公关专业公司迅速崛起,伴随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IT、互联网、通讯…  相似文献   

12.
公共关系是人与人交往的艺术,是广结人缘的艺术。它“内求团结,外求发展”,可达到“争取对你有用的朋友”的目的。这是一门新的学科和事业。在我国南方广州、深圳等地,已掀起一股“公共关系热”。“公关热”目前正从南到北在全国各地兴起,专事“公关”的人数已近万人,“公关”专门机构已有上千个。美国的“水门事件”发生以后,尼克松曾总  相似文献   

13.
目前,在公共关系行业中,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专业人才的紧缺严重影响到公关公司的正常运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在专业公司人才告急的同时,众多高校毕业生却正面临着择业无门的窘境,甚至一些公共关系专业的学生也徘徊在各种招聘会的门外,手持简历却递送无门。如何化解这个矛盾,已不仅仅是专业公司HR人员的问题,也考验着整个公关行业以至教育培训界的智慧。自2006年以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在引导高校学生接触公关实务、解决行业人才瓶颈问题方面已经迈出了积极的脚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郑砚农在“2006年度理事会工作会议报告”中着重阐述了沟通公关业界与高校的工作思路。为了促成两者之间的互动,2006年10月,首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大赛”正式拉开帷幕,一股认识公关、走进公关的潮流也在校园中蔚然兴起。  相似文献   

14.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为社会组织塑造良好形象的科学,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十九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进入了高度垄断时期,少数“大享”控制了美国五分之三的经济命脉,霸占社会财富,使社会矛盾十分尖锐,经济一片混乱。这时由艾维·李首先创办了第一家公共关系咨询事务所,并努力帮助客户和公众对话,处理劳资纠纷,化解社会摩擦,塑造组织形象,取得了良好成绩,受到公众赞扬。公共关系在1920年左右发展到了英国,英国促成了公共关系的国际化,1955年英、荷、美及西欧等国成立了国际公关协会,到80年代它已拥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多个会员。随着我国改革措施的实施,80年代初发展到我国,白云山制药厂首先开始了中国公关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日报》的报道与配发的社论和有关理论书籍的出版,将公共关系提到了一个理论高度,白云山的公关效益为加速中国公关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示范作用。《公共关系》杂志在陕西的创立,中国公关职业道德准则的  相似文献   

15.
以“软实力”为核心构筑“大公关”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公共关系的诸多理论中“管理说”、“关系说”、“传播说”是传统公共关系领域的三种理论。这三种理论为公共关系学科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的演进,这三种理论的局限日益凸现出来:这些理论都过多囿于单一学科,使得公共关系理论缺乏足够的学科张力,减弱了公共关系学科的理论力量和实践影响。也许正因如此,英国的桑德拉·奥利弗(Sandre Oliver)女士提出了战略公关理论(Public Relations Strategy)。这一理论为丰富公关理论和拓展公关领域,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由是,奥利弗的“战略说”似胜“三说…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公关》2012,(4):16-22
7月26日,2012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会长李道豫大使致开幕词。本届大会还邀请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13年度主席克里斯托弗·基尼斯提、中国石化董事局秘书黄文生、美国《PRWEEK》杂志主编朱莉亚·胡德等发表主题演讲。在大会开幕式及主题演讲结束后,本届大会还举行了“行业创新”、“新媒体”、“企业社会责任与品牌建设”、“公关行业可持续发展”四个论坛,围绕“公共关系一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主题,分别从公共关系构建国家软实力、公共关系促进社会创新、公共关系引导社会责任、公共关系迎接新媒体挑战、公共关系保持可持续发展、公共关系创造专业价值等六个方面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公关》2009,(1):6-6
1月11日下午,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公关公司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公共关系市场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举行.蓝色光标、迪思、灵思、信诺、时空视点、新势整合、哲基、注意力、安可、罗德等13家公关公司委员会成员公司的委员和5家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国际公关》2023,(19):11-16
<正>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吉安召开8月16日-20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2023年学术年会在江西吉安(井冈山)召开。此次会议以“中国公关v s.国际公关:再续航新亮相”为主题,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以及公关业界人士近60人参加了相关活动。  相似文献   

19.
肆2022年1月6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在京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隆重举行了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的庆典活动,当天活动中我以“回顾与思考”为题作了专题发言。开篇我回溯了CIPRA成立前后的“三场景”,其一就是中国公共关系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第一轮公关潮走人“徘徊和调整期”,遭遇了“中国公关界必须突破的历史关隘”。  相似文献   

20.
田佳 《国际公关》2023,(16):191-193
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的修辞哲思为现代的修辞流派走向提供思路基础。古希腊对于修辞“说服”的强调以及中国儒家“诚与礼”的要求,使中外公共关系的修辞学派关注形成差异化发展。新修辞学在古典修辞学的基础上展开批判与哲学性思考,形成了新的修辞学研究范式,公共关系不断地汲取修辞学中的养分,助推公共关系修辞学派的发展。在对文献梳理和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公共关系修辞学派研究边界存在模糊性;仍无法摆脱“说服”困境;在多元范式的背景下,公关修辞伦理处于动态变化中。未来,中国式修辞学派亟须探索。本文通过梳理中外修辞学派的历史渊源,考察新时代背景下的修辞学认识论方法论,进一步明确修辞学与公共关系的链接与其发展方向,同时,对目前公关修辞流派发展展开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