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对甘南藏区的研究,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宗教多样性、社会发展多层性和经济发展滞后性等地域和民族特征,其社会治理面临经济发展、宗教认同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在社会治理与社会建设中,甘南藏区应以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为前提,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为根基,开创政府领导社会自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区位表征与文化差异等使得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工作呈现复杂态势并出现诸多棘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认真评估、考量民族地区社会形态、知识传统、治理效果、民众认同度及自组织治理资源.衍生于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渐次形成的传统对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工作影响深远.因此,重拾已被放逐和边缘化的知识传统,培育以民众主动参与为核心的自组织治理能力及法治保障机制,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构成旧中国病态社会的两大重要问题,这在民国时期的甘宁青农村表现尤为显著.研究表明,高利贷贯穿鸦片种植、征收、交换和吸食等全过程,双方存在着密切的历史联系:鸦片生产为高利贷剥削提供了机遇.高利贷成为农民因鸦片问题而遭受重重剥削的重要环节;鸦片因高利贷的助长而更加泛滥,高利贷借助于鸦片而尤为猖獗.高利贷猖獗和鸦片泛滥互为因果,相互作用,并和一些社会现象发生了密切的互动关系,从而带来了甘宁青农村灾荒频发'、军阀暴政、农村破产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而成为民国时期甘宁青社会落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今天,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亟需创新。社会管理逐步转变为社会治理,而这种转变过程也存在着诸多的社会风险,民族地区更是如此。本文在分析未来治理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民众敏感度、经济发展和转变成本为维度的民族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风险测量模型,以便对其社会治理体系创新选择进行甄别选择。以甘肃省九甸峡水电工程为个案,分析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存在的风险,指出当前的社会治理虽然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忽视民众的敏感而带来的社会风险正在累积,需要在转变成本可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5.
西北民族地区经济落后、民族众多、宗教繁杂,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影响地方社会稳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分配失衡、户籍制度差异,以及民族宗教问题。本文根据对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演化的成因及过程的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稳定的协调并进。  相似文献   

6.
7.
8.
以壮族地区双语制为主要考察对象,提供新的材料,并从新的角度进行探讨.结论要点是一是壮族地区双语现象的量化分析结果;二是双语制给壮语语音、词汇、语法系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三是双语制给汉语有关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也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四是双语制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语文政策.  相似文献   

9.
清朝前期河湟地区基层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变革.府县的设立,乡约、保甲的推行,让长期游离于国家政权边缘地带的河湟地区,真正处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辖之下,这也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长期博弈的结果.传统的社会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得以建构,在这场变革中,家族组织的兴衰更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康区的金融财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健吾 《西藏研究》2006,(3):102-106
民国时期,康区金融业相当混乱,先后流行多种货币;地方财政收入微薄,百姓民不聊生,社会经济生活长期处于困顿、艰难的状态。康区的金融财政萧条与当时全国国民经济发展迟缓有密切的关系,为国际、国内大的社会政治环境所决定。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甘南藏区毒品种植原因试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国时期,甘南藏区毒品种植、贩运猖狂,成为甘肃省乃至西部地区毒品泛滥的重灾区,影响地方社会甚巨.推究其因,藏民族大多以游牧为生,有尚武习气,鸦片成为其与外界交换武器的重要媒介;回、汉族莠民潜入藏区种烟贩烟,刺激了该地鸦片的产销;地方统治者囿于鸦片的高利润,强迫怂恿民众种植鸦片;地方政府在禁烟上配合不力,土匪莠民趁机偷种不已.在禁毒上.甘南藏区地处边缘,插花飞地众多,成为明显的"三不管"地带;地方武装薄弱,不堪一击;加之各种势力交织,县府、省府都无能为力.质言之,甘南藏区毒品泛滥是政府统治权力缺失.此地长期处于一种失控状态下的表征.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毒品在西北地区泛滥,青海也深受其害,但是与陕西、甘肃相比,青海毒祸较轻.“青马”军阀为了维护在此地区的绝对权威,树立所谓的“新青海”,对禁绝毒品不遗余力.马麒、马麟、马步芳统治期间,青海烟毒种植灭绝殆尽,然贩运和吸食所在多有,一直迁延不绝.马步芳虽声称要将青海建成禁毒的模范省,一度法令森严,人人自危.然其自身的行为证明他的禁毒是无力的,民众对此敷衍了事,毒品不能彻底禁绝也就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内地蔬菜传入西藏略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地区开发史是近代时期边疆开发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以来,内地与西藏地方交往日益频繁,各类蔬菜也随内地官员、军队和民众的入藏而被引种。这一过程在民国时期(1911—1949)得到了继续。本文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近代西藏与祖国内地在蔬菜品种种植交流上的表现、事例,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这一交流成绩有限,但是它预示了西藏地区农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中国农业发展史和中国现代边疆开发史上的意义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4.
国民政府完成全国统一后,对西北的建设颇为重视。当时出现了许多开发西北的可贵思想,今天看来,仍有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钟银梅 《回族研究》2013,(1):97-101
民国时期,回族留埃学生群体自觉展开了多种形式的中阿文化交流的实践活动,不仅有利地推动了中阿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为世界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国内穆斯林的思想意识及回族社会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的长远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近年来在广州收集到的碑刻、书籍及报刊类等回族古籍资料所记载的史实,旨在论述民国时期广州回族社会团体的活动及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大瑶山的族际通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地方文献和访谈资料的分析 ,认为在民国时期 ,大瑶山地区的《过山榜》及石牌制度对汉瑶两族通婚的限制 ,在瑶族五个族系中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相对而言 ,茶山瑶对族际通婚的限制最为严格 ,而其他四个族系则较为宽松。此外 ,大瑶山的通婚禁忌不仅存在于汉瑶两个民族之间 ,而且还存在于瑶族内部的“山主”与“山丁”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平台上,经过新一轮的民族互动,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各民族实现了现代意义的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