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农村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治保证,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其发展现状也呈现出复杂的现实特点。农村基层民主的这种现实特点对农村教育的作用、制度、方式以及农村基层党内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村基层干部精神压力的调查与思考——以桂北农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桂北4个村镇基层干部调查访谈和实地考察,真实再现了农村基层干部精神压力的具体表征,分析了影响农村基层干部精神压力的主要因素,从思想政治教育学视角提出了减轻农村基层干部精神压力,增强工作动力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基层协商民主是民主治理的一种形式,是中国民主政治在农村发展最广泛的实践。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实践探索,对于提高村民自治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意义重大。近年来,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在运行中面临一系列困境,主要表现为:村民参与不足;协商主体结构失衡;协商机制不健全。农村基层协商民主要走出困境,需要提高村民的参与程度,提高参与主体的素质;优化参与主体的结构;建立健全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4.
判断农村基层民主的质量主要要看农村基层民主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保障农民的权利,维护农民的利益.当前受农村政治文化、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主制度完备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基层民主质量并不高.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认识,处理好精英治理与大众治理、行政权与自治权、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的关系,真正还权于民,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提高农民政治参与的能力,切实维护和实现农民的政治经济权益,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基层民主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层民主建设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内容之一。近年来,我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引起世人关注。本文从我国农村的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推进民主进程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新会法院涉农案件的实证分析,农村基层民主存在村民选举权虚化、村干部滥用权力损害公共权益、村干部经济犯罪频发等现象。民主选举缺乏教育和引导、村民自治的管理机制流于形式、民主监督缺乏完善机制、法律救济途径不完善,是造成困境的制度原因。须从立法、制度创新、部门联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朱善芳 《金陵瞭望》2007,(20):61-61
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难免会出现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农村基层不稳定的原因比较多.究其根源,就是没有真正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落到实处。特别是财务管理漏洞、资金使用不透明以及少数村干部腐败等问题很容易引发矛盾。  相似文献   

8.
"管理民主"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安徽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经过多年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和明显成效,对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管理民主"在新形势下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安徽农村基层民主管理的现状、成效.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制度设计,以弥补法律和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协商民主理论强调的核心要素是公共政策协商的民主平等、公共利益对话的自由理性、公共治理活动的公开公正,协商民主理论对基层民主建设是一种较好的契合模式。通过实地调查,目前安徽省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蕴藏着一些不可忽视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体系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过程问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中政策执行问题等。在农村基层推进协商民主的治理,要在完善选举机制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以决策、听证、协调、咨询等为重点的协商机制建设,构建以人员纵横流动和基层社会信息交流为内容的交流机制,构建以两委合作、村民合作、乡村干部与村民合作、基层政府与村自治组织的合作为内容的合作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社会转型期,如何发挥各类非政府组织作用,特别是发挥志愿服务组织完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正越来越受到关注与重视.志愿服务是动员和组织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本文以社会转型志愿服务动力理论为依据,从志愿服务组织运作机制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并以绍兴市志愿服务组织运行情况为个案,对志愿者的招募、使用、管理、培训、激励机制,志愿服务立法规范、经费筹措、资源整合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探讨完善志愿服务组织社会化运作机制的对策措施,并提出推动志愿服务组织科学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基层民主的成长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中国民主实践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现行的农村基层民主是适应农村改革后维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及相关权利的需要而形成的,它保护家庭农场生产的正常秩序。市场经济在农村的发育、发展,农业公司不断压缩家庭农场的生产与发展的空间,逐步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农业生产组织形态,这一变化将导致农村基层民主从村一级提升至乡(镇)层面,村民自治转变为乡镇自治;民主的内涵也将发生变化,农村基层民主不再是大众民主,而是实质上的精英民主。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量,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甚至在读学生选择创业的途径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课题组通过对绍兴高校相关部门和创业的学生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论述了当前绍兴大学生创业现状,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13.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情况既是国家治理能力典型而集中的体现,也是推动国家治理转型、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农村基层治理中,尽管社会治理正在替代社会管理,但由于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变革的特殊阶段,农村基层治理在村民选举、农村民主化建设、基层两委职权划分、职能履行、自身建设、村民民主监督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力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不断提振村民对民主政治和基层治理的信心,提升他们对基层治理的关注度、参与度,同时,依法依规落实好各种治理制度,保证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城市出现了以农民工与下岗职工为主要组成人员自发形成的非正规就业渠道,即马路劳务市场。目前,马路劳务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城市里的一种重要的短工交易平台。笔者对南宁市A马路劳务市场进行了相关研究,进一步认识了社会转型期马路劳务市场的形成原因、存在的困境及其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文化传播需要媒介,移民历来就是文化传播最活跃的主体.中国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移民的历史,即人口不断地从先进发达的地区流动到相对落后不发达的地方,并通过文化传播带动那里的发展.对文化传播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本身文化素质比较高并且拥有政治、经济优势的移民.在绍兴历史上,越文化的发展与几次大规模的移民关系密切.北方移民南下绍兴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永嘉之乱以后,东晋举足轻重的两个大家族王氏和谢氏对绍兴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北方移民南下绍兴的第二次高潮是在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以后,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南宋及此后绍兴出了不少名人,这些人才一部分是本地产的,另一部分却是移民后裔,或者是移民与土著结合的产物.历史上移民的文化传播是双向的,既有输入,也有输出.高明的绍兴人找到了当师爷的办法,向全国各地输出大批师爷,还在明清时期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文化.近代从绍兴出去的名人如蔡元培、鲁迅、马寅初、竺可桢等,以及从绍兴出去的"的笃班"在上海才形成风靡全国的越剧,都印证了文化双向传播的特点,这个特点任何地方文化都概莫能外.要保持文化的领先地位,就要鼓励人才流动,如果只出不进或只进不出,到了一定时候就会枯竭、呆滞,或者饱和、浪费.考察历史上移民和文化传播的关系,对今天绍兴的可持续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计划模式下劳动力培养规范已失效,新机制尚待建立。劳动力培养面临着教育投资不足、就业体系混乱、畸形市场化等诸多问题,出现了明显的滑坡。文章认为,现阶段劳动力教育培养中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在规范市场行为的同时,应逐渐加大对教育的执法力度,一定的行政干预也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7.
论信用缺失的产权根源--中国社会转型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交易以清晰界定的排他性产权为前提 ,信用关系本质上是一种产权关系 ,“产权缺失”① 是造成信用缺失的经济根源。本文从经济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各种表现形式的“产权缺失”是如何导致信用缺失的 ,旨在说明一个界定清晰、保护有力的产权制度体系是建立完善发达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阈下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基层民主建设面临很多新的问题与矛盾,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民主意识淡薄、法律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都制约了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为此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走向更高的层面.村民自治仍然是基本形式,此外还应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上下功夫,探索多样化的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执政兴国的制胜法宝。当前社会转型期,党面临国内外一系列新形势和新任务,党提出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始终坚持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现阶段尤其要采取切实措施密切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农村社会结构迅速分化,表现在农村社会体制结构、组织结构、群体结构、利益结构和思想观念结构等分化上。农村社会结构分化对社会整合模式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我国农村传统的整合模式已不适应转型期农村社会的要求,必须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