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自身的特征,涉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一步一步地进取,一砖一瓦地铺设,才能化理想为现实,构建起辉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从道德的视角来审视,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加强诚信友爱的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讲,制度公平是和谐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根本保障,也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所以制度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文明的基本特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此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培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自身的特征,涉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一步一步地进取,一砖一瓦地铺设,才能化理想为现实,构建起辉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从道德的视角来审视,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加强诚信友爱的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讲,制度公平是和谐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根本保障,也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所以制度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文明的基本特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此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培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其自身的特征,涉及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紧密结合实际,一步一步地进取,一砖一瓦地铺设,才能化理想为现实,构建起辉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厦。从道德的视角来审视,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加强诚信友爱的道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系统工程。从制度建设角度来讲,制度公平是和谐社会利益关系协调的基础,是和谐社会安定有序的根本保障,也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所以制度公平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文明的基本特征,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此外,理想信念、民族精神的培育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六个基本特征之一,是现代人际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诚信友爱的道德素质水平。本文从正确把握诚信友爱的内涵、诚信友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起的作用及现存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措施方法,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广义上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文化和谐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支持.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看,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民主法治、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诉求;人与自然和谐是特殊的人与人的道德关系.  相似文献   

6.
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诚信友爱主要是伦理道德问题,但在法治社会里,它同时又是法律问题。诚信的确立有赖于诚信制度的建立和法律的保障;社会成员相互友爱的实现有赖于社会保障的普遍化和相关道德要求的法律化。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是一个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公平正义、诚信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伦理道德的基本范畴。构建和谐社会仅仅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从伦理维度加以考察,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人民真正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杨国合 《今日南国》2006,(16):32-33
“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社会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的基本要求,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诚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诚信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道德准则。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应当进一步发扬光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是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的新型关系。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人们之间以诚相待,才能处理好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使人们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相似文献   

9.
题目作者期页本刊特稿从中加高等教育比较看大学的治理张亚伟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笔谈诚信友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吴潜涛5-3制度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黄岩5-5理想信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灯塔杨丽坤5-7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完颜华5-9哲学与政治学邓小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述评谢嘉梁,等1-7马克思主义哲学现代化问题研究述评朱荣英1-13中国古代经济特点与传统科技方法特色洪英俊1-17解构主义思潮对萨义德后殖民理论的影响华全红,等1-19整体论与本体论承诺问题——蒯因的…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我们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任务,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诚信基础上建设法制健全、道德良好、人际关系融洽的社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因此,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社会要以诚信为基础构建。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不仅是传递客观命题的工具,更是言者用来传递主观性的工具。首先,言者对命题的认识、对事件的态度、对语篇的立场构成了主观性陈述;当言者的主观性赋予话语某一部分在态度、情感、立场上的主体地位,使它们超越其他语义内容、获得凸显感知时,就形成话语中的强调形式。其次,主观性的核心参项可以表述为不具真值语义、体现言者立场的话语形式;同理,话语强调表达的核心特征可参照真值语义、句法辖域、语用意义三个维度。最后,强调表达与主观性表达是蕴涵共性关系,强调表达是主观性表达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观性是语言中更为优势、自由的概念,不一定总是表现为强调表达。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城乡关系经历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发生分离与对立,又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相互依存联系密切,并将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共同协调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较为明显;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党政关系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变迁,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些阶段性的发展经历了从"党指挥政"到"以党代政"再到"以党领政"的发展历程.党政关系的发展最终使中国行政权力从党权中分离出来并呈现出逐渐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的贫富分化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贫富分化趋势。贫富分化既抑制效率 ,又损害公平 ,是阻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隐患。只要我们始终把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加强宏观调控 ,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就能够不断缩小贫富差距 ,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消费者的信息追溯标签信任度对购买农产品行为的影响,本文基于390份辽宁省消费者购买可追溯鸡蛋行为的调研数据,通过二元Probit模型和双变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其影响因素,并运用中介效应分析法,验证消费信心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对信息追溯标签有较高信任度,其对可追溯鸡蛋的消费信心也相应提高,进而更...  相似文献   

18.
明代法律多样,律始终占据法源主导地位,令、诰、例在明代不同的时期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与律相辅相成,弥补律之缺位,强化律之功能。明代并不具备产生判例法的充分条件,明例的修定与判例法也毫无相似之处,而是成文法的制定。  相似文献   

19.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论抗战时期我党干部教育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时期,在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我党在干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为促进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其历史经验:一是党的高度重视;二是系统化的教育管理和行政机构;三是灵活、适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四是自己动手,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