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价值乃是事物(物质、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观形态———精神)通过内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实现的效应;在事物相互作用中同时实现着物质价值和信息价值的双重效应;物质价值、自在信息价值和精神价值乃是三类最为基本的价值形态,社会价值乃是三种基本价值形态交织综合的有机统一;人类的不同文明时代是以不同的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为其技术前提的,人类信息社会文明形态的崛起突现了网络化信息处理、创制和传播方式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巨大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网络使用方式、交流沟通方式和信息呈现形态的新变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通过建立健全开放协调的传播管理体系、积极主动地研究网民的接受水平、建设文明向上的网络文化,将挑战转化为契机,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3.
网络化的道德意蕴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网络技术的全方位拓展已使人类进入网络化时代。网络化引发了人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精神的巨大变革,为伦理研究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其自身蕴涵的道德意义和价值,也需人们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编辑活动产生于人类认识过程的信息间接传播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西林 《南都学坛》2006,26(5):134-135
在人类对外部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存在一个信息传播的环节。信息传播的两种方式是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间接传播方式包括大众传播、文化储存传播和教学传播三种类型。编辑活动在人类认识过程的信息间接传播环节中产生,分别为出版编辑活动、文化储存编辑活动和教材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曾经成为世界文明中心。苏联的成功得益于先进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在于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强大的思想文化管理体制。苏联模式的形成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特殊的历史条件,它在保证苏联文明中心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苏联模式也存在一些弊端:经济上过于求纯、急于求成,指导思想上集权统一,超越阶段,政治体制严重脱离群众。因其不能与时俱进地作出调整,苏联模式走向了反面。衰落的苏联模式诱发了苏联文明中心的向外转移。模式先进而走进文明中心的经验,模式衰落而淡出文明中心的教训,对于深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我国社会各领域的骨干力量。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价值观念伴随改革开放所发生的变化,对其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促进其形成与我国社会发展需要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对保证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加速我国现代化的进程和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一、现状评价与改革开放以前相比,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念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一元化政治体制为基础的以政治目的为最高价值判断标准的价值取向,以计划经济为基础的绝对平均主义价值取向,以传统意识形态为基础的绝对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已被当…  相似文献   

7.
融媒体时代,推进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具有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凝聚社会发展力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价值。面对新的时代际遇和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要从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渠道等方面,把握其发展的基本趋势,发挥融媒体的物理优势,加快技术赋能,通过传播主体转变、传播方式转换、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渠道融合等途径,推动红色文化大众化传播,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8.
网络的飞速发展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的巨大的传播方式。在网络环境推进之下,出现了文化的霸权主义和文化后现代主义症候。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要把使用网络媒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放在重中之重,用健康的理念提高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化的认识,持续做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理念的革新,尤其要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网络推广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网络作为信息化时代的传播媒介,是以计算机通讯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利用,从而达到其传播社会文化的目的。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最便利的传播方式,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传播的重要使命。发挥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是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传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何以可能的前提审视是破解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难题的重要之维。转化话语方式、创新传播方式、优化效果预设是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具体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崇尚监督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崇尚监督,树立监督权威,使监督者也接受监督,完善监督体系,是使国家权力正常运行的根本保证。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崇尚监督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在需求,崇尚监督的理念将在监督中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重构监督体系,填补监督的漏洞,需建立一个新的专门监督行政机关的工作机构———廉政监督委员会。进一步加大社会监督的力度,尤其是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其目的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铲除腐败,做到权力制衡,依法行政,依法治国,建设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绵延是传统中国特定社会生态环境因子直接作用的结果。长期绵延发展的自然经济为中国传统政治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超稳定的以宗法关系为基础、家庭本位的社会结构,确保政治系统的稳定发展;高度集权的以官僚为支撑的君主专制政体,促进官僚统治的长久维持;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臣属型政治文化则为传统中国传统政治文明提供权力合法性基础和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3.
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争取自由和解放的斗争中取得的积极政治成果,是政治系统各要素之间及其与社会系统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关系.政治文明的价值就是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逻辑必然,先进性是其价值基础,"三个代表"是其价值取向,和谐发展是其价值目标.只有从价值观的高度认识政治文明与"三个代表"的内在关系,才能把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深刻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82宪法”历经四次修改,它所遵循的求真务实精神是政治文明的思想基础;载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先进的理论是一个社会政治文明的逻辑前提;经济制度的变化是政治文明演进的原动力;法治和人权写入宪法是政治文明的显著标志;在建设文明国家的道路上,既要充满民族自信,又要善于汲取世界文明的精华,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的崛起与大众文化新症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崛起与全球性蔓延态势,新媒介为大众又开拓了一块极具诱惑力的空间,创造出许多信息传播、娱乐和社会交往的新形式,催生了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形态,为大众文化注入了新内涵,形成一种大众文化新症候。这种大众文化症候主要表现为虚拟交往、文化拜物教、负价值迷狂与政治参与。新媒体一方面促成了大众文化的人性化回归,另一方面又促成大众文化成为了商品;新媒体既导致了一种社会负价值迷狂症、一种人性的异化,又将社会带入一个弱议程设置的新传播时代,带来一种政治民主狂欢。  相似文献   

16.
作为秩序的政治文明,其核心诉求就是通过政治来获得秩序,通过建立国家与政府的统一性的政治权力,来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提供最广泛、最基本的秩序。建立秩序的政治是人类营造其文明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前提和最普遍的基石。因而,没有政治就没有秩序,没有政治提供秩序的民族,即是一个混乱、贫穷和受人欺凌的“无政治”的民族。成为一个政治民族是各民族国家首要的政治文明追求。同时,作为秩序的政治文明,其追求秩序的方式需要发展由单一政治中心向民主建构秩序的方式过渡,和由民主建构秩序到自由建构秩序过渡,并最终达到秩序与自由的平衡。  相似文献   

17.
人类—自然系统是内含着人、社会、自然的总体性系统,社会发展价值观的当代转换就是从人类中心向这一总体性系统的转换。传统的即工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具有诸多缺陷,是造成当代发展危机的根本原因。扬弃传统的价值取向,建立新的人类—自然系统发展价值观,是实现社会良性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系统地提出了建立新的发展价值观的思想框架。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文明概念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状态的整体性把握。物质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经济基础内容,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构成人类文明的上层建筑内容。就政治文明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作用而言,其具有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它的基本特征内在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须实现民主与法制、公平与效率、活力与秩序、科学与人文、人与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