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古族民俗图案是蒙古族民俗艺术的一个分支,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淀和传承下来的民间图样。它具有各类文化的兼收并蓄以及宗教艺术符号的特征。图案大致可分为自然纹样、吉祥纹样和几何纹样三种。在海报设计中蒙古族民俗图案的整合运用,主要侧重蒙古族民俗图案的提炼、创意、更新以及个性化。  相似文献   

2.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的视觉特征及其文化心理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传统服饰纹样是识别其服饰特色的关键,也是解读客家人文化心理的密码。客家传统服饰纹样在造型、构成与色彩方面均表现出了丰富、鲜明的视觉特征,并围绕生存这一母题派生出生命观、生殖观和福禄观,表现出强烈的祈吉心理。这主要源于中原传统文化、客家人从北至南颠沛流离的生命体验和他们对客地生活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3.
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几何纹样的布局及其工艺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几何纹的由来、形式及广泛适用性作了归纳性分析,并结合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实物,重点分析了几何纹样在近代民间服饰造型中的布局、实物的装饰工艺即装饰方法、装饰部位。通过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对几何纹作更进一步的探究,为几何纹样的传承以及在现代服饰产业中的应用奠定理论依据和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4.
从受众对力量崇拜、繁衍兴盛、祈喜、祈寿、祈福、祈禄的心理需求出发,论述与文化背景相对应的吉祥象征动物,并以典型案例分析异域文化背景下受众避忌的动物图案,提出在开展跨地域的设计实践中,要充分了解目标受众对不同动物图案的联想与情感,准确选择吉祥寓意的动物图案,避免设计的犯忌失误。  相似文献   

5.
传统吉祥纹样是中国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作为现代设计的视觉美感和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都不容忽视。本文从吉祥纹样的起源谈起,论述了我国传统装饰吉祥纹样的表现形式及其寓意的本质,从一方面反映了装饰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为现代设计带来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的写作即是在如何利用传统吉祥图案中有益的资源进行现代创新设计方面的一个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历史上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信仰,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服饰纹样来表达的,这些纹样具体地表现了中国古代民俗信仰以及图腾崇拜的情感与内涵。本文主要从服饰图案文化与民俗信仰之间的关系的角度叙述信仰对于服饰纹样的影响,以及这些信仰在服饰纹样中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7.
吉祥文化观念在我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根深蒂固。凤翔木板年画作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主要组分,从其创制之日起,在发挥装饰功能的同时,就被赋予了吉祥文化的蕴藉。其在传达吉祥主题时,主要凭借植物、动物、器物、人物等纹样,其中以植物纹样选用最为突出。凤翔木版年画在植物纹样选用方面主要有以下特质:吉祥植物纹样与本土植物文化关系密切;纹样选用稳定承接;纹样选用方式多元。  相似文献   

8.
从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符号化过程,指示行为和系统化的角度剖析了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符号属性及特点。将符号学作为研究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理论工具。对清朝宫廷服饰纹样的造型、色彩、构图方式传达寓意等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将纹样符号转化为设计元素,更好的融入设计中。  相似文献   

9.
从隐喻的修辞观出发,主要分为两大类:显性隐喻和隐性隐喻。显性隐喻的结构内部,根据主体和喻体 的语法搭配,又可分为并列型隐喻、修饰型隐喻、句子型隐喻和转换型隐喻;英语和汉语中的隐喻结构有相同之 处,但由于2种语言各有自己的语法体系,在某些方面又各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凉山彝族服饰特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饰是文化的载体,我国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中蕴涵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研究四川凉山彝族三大次方言区的服饰特色,从款式、色彩、纹样和佩饰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其文化内涵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问题;对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服饰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标志图形是人们用来交流情感、语言、信息的文化符号。现代标志图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工作及各种社会活动,并使其秩序化和统一化。中国优秀的现代标志图形设计从不同的侧面体现出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学习、发掘、运用中国吉祥寓意纹样对现代标志图形设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苗族服饰纹样因人与自然平等的题材、精彩绝伦的色彩、深邃广裹的空间等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和自由感.在数码服装设计中,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技术,对苗族服饰纹样进行"形"的提取与衍生、"色"的提取与复现、"意"的提取与延伸再现苗族服饰纹样的审美性.  相似文献   

13.
管理决策是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联系的基本活动;决策主体的素质是文化素质,这既是时代精神与历史传统的统一人是本土文化与异域文化的统一;无论是从决策主体的组成上,还是从决策模式的选择上,或是从组织文化的运用上看,决策活动都是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4.
祈寿情节是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一大情节类型,是民间祈寿信仰、祈寿心理的反映。祈寿情节中首先展现了不同的祈寿方式,可分为三类:祭星祈寿、向鬼祈寿、向佛祈寿。通过这些祈寿情节可以看出民间祈寿心理的某些特点,即祈寿的功利性、人情化特点以及儒、释、道的交互影响。祈寿情节的频繁出现体现了六朝乱世中人们对生命的热情、对苦难现世的执著。  相似文献   

15.
肖洒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12):143-144,151
主体、客体及相互关系一直是教育理论界探讨的基本问题,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提出了“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双主体”、“三体论”等观点。本文论述了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讨论的三个前提。对已经出现的主要观点进行辨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着对教育活动主客体问题做出自己的思考与界定。  相似文献   

16.
侗族服饰纹样是记录优秀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载体,蕴藏了丰富的生殖文化内涵。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侗族服饰中的生殖纹样,并以植物纹样、动物纹样为例,探索纹样中蕴含的生殖文化内涵,分析纹样的造型特征与构图结构,这为人们研究侗族服饰纹样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汉乐府的创作主体可分为无名氏和有署名两类,又可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其中文人乐府居然多于民间乐府,这种状况和传统印象是大不相同的。而且,乐府作者的身份也由西汉的贵族向东汉的一般文人转移,显示了文学自觉意识正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8.
民间绣花鞋品种繁多、造型优美、做工精细,是民间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民间绣花鞋鞋底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实物制作与民艺采风的方式,总结出绣花鞋鞋底的制作材料与步骤。同时从浆糊的制作与运用、纳鞋底针法、防水技巧三方面分析了其制作工艺,从侧面反映出中华民族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所展现的聪明和智慧。  相似文献   

19.
从客体对象看,新历史小说强调历史与当下的内在联系,是写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过去,而不是消逝了的历史;从主体创作来看,新历史小说服从主体内心体验,忠实予好者灵魂的召唤,强调主体对客体的理解,是以历史为背景的主体心灵的创造;在新历史小说中,主体在追求自己的文学理想时,运用了独创的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女性休闲生活的历史变迁及其当代形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女性休闲是休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女性是无闲阶层或少闲阶层;到了现代,女性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飞跃,于是她们已成为学习、体育、服饰、艺术、旅游等休闲生活和休闲消费的参与主体,同时也是美容美发、服装和旅游业等休闲产业的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