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稻盛和夫是当代日本著名企业家,他提出的一系列经营理念和哲学在日本影响很大。利他经营的思想是其经营哲学的核心,这一思想使稻盛哲学带上了浓厚的伦理色彩。本文将从伦理学角度分析稻盛和夫的经营哲学,通过利他经营的思想与西方主要伦理学流派和日本传统伦理观的对比,进一步揭示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
董金移 《学术论坛》2012,35(4):137-141
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崛起中最卓越的四位企业家之一。这位"经营之圣"不仅为日本打造了京瓷株式会社和KDDI两个世界500强企业,而且其创立的"京瓷哲学"也在国际商界广为流传。其中"敬天爱人"是其经营思想之大成,"阿米巴"是其创建的独特经营方法,"工作成就=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是其概定的企业评价准则,而"管理永远在现场"则是其倡导的经营者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3.
营销学理论发展的双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销的范围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两类:一类把营销作为经营的哲学,或者思维的态势;另一类则把营销与生产、财务或人力资源管理相提并论,主要针对特定活动的一类管理职能.营销的经营哲学与经营职能双重维度共同作用,是营销学理论演进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阿米巴经营结构是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创的一种企业组织结构。其主要思路是把企业拆分成若干单元,交由员工自主经营,以此实现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克服"大企业病"。海尔集团的自主经营体是导入阿米巴经营结构的成功典范,因此我们选取海尔集团作为研究对象,基于薪酬管理视角探索我国企业进行阿米巴改革的实践路径。通过案例剖析,我们认为采取重视绩效的薪酬战略、宽带的薪酬结构和共享收益的薪酬制度能有效支持阿米巴模式的成功落地,希望可以促进和指导我国企业的扁平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全球文化背景下企业经营绩效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发现和运用企业经营绩效管理的基本规律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全球文化多元背景,阐述了企业经营绩效管理的基本规律.然后对这些规律进行了哲学思考,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些规律.最后提出了构建我国企业多元文化绩效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在一般管理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经营实践而形成的,既能反映企业经营特色又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独特的管理观点。方法和风格。它是一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微观世界观和方法论。而老子思想长期被人奉为高深的帝王之术,其实也就是一种高明的管理思想,因此,我们要酝酿科学而有效的经营哲学是大可以从老子的思想中寻找智慧和启示的。一、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经营哲学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万章,以下引此书只注明章数),“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责,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相似文献   

7.
刘凯 《理论界》2009,(10):87-88
马克思在哲学领域发动的存在论革命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初创始终离不开对以经营自我意识为生的主体性哲学的批判.自我意识所编造的概念神话不除,历史唯物主义就无法绽开其理解社会现实的空间.生活世界自身的辩证法从内部瓦解了主体性哲学,驱逐了自我意识的栖息之所,使得感性意识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成为实践批判的中坚力量.因此,重新恢复感性意识的历史性地位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企业多元化战略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首先在美国兴起的,主要是基于产业状况和资源基础的战略观."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很多成功企业家的经营哲学.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盲目的多元化经营战略致使很多企业集团效益萎缩,或者破产、倒闭,引发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思考.从委托一代理理论的角度对多元化战略进行探讨,能够为企业多元化实践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 ,本文特别关注到哲学这一知识体系与企业经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 :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是对哲学知识的实证过程 ,其基本理念源于对哲学知识的应用与创新 ,同时哲学知识又为企业塑造一种“安身立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0.
世纪哲学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义 《云梦学刊》2008,29(6):62-68
哲学是人学,是人的社会学和人的宇宙学.哲学应当成为有创造性的建设的发展的哲学.需要是哲学发展的动力.哲学的任务是安顿人的心灵.存在的最高境界在于永恒.概念是历史的,是对实在的界限.分析批判改造"概念"、实现其向本体回归是当代哲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过去的哲学是对立斗争的哲学,今天的哲学是整体和谐的哲学.以自然为本.人们在评判事物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时,有肯定、否定与未定三种方式.实际、实用、实效.是我们这个时代与社会的特征.实用主义追求效果、效率和效益.实事求是是实用的最高境界.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哲学是国家、民族、时代的灵魂.以人为本是幸福的法则.有用的价值判断是实践哲学的中心.  相似文献   

11.
郭延礼 《文史哲》2006,(2):102-108
黄遵宪是近代杰出的诗人,他受到过民歌的熏陶,自幼喜爱民歌,他还主张搜集民歌,研究民歌,是我国近代民间文艺学研究的先驱。他进步的民间文学观和“民歌情结”对他的诗歌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一、黄遵宪善于吸取民歌的营养,为自己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二、他吸取民歌中的“情真”说,主张写诗要情真、意真、抒发我之心声;三、“民歌情结”赋予黄遵宪部分诗篇以民歌风味。他晚年的创作及其对“新体诗”(“杂歌谣”)的构想,也鲜明地受“民歌情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文学中涉及女性的婚姻问题一直被作家和读者们关注着,而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有关婚恋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的描述却是罕见的。独具慧眼的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意无意地切入了这个由于众多原故产生的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的社会问题。从《围城》中范懿和刘小姐二人可见当时大龄未婚知识女性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3.
清朝乾隆年间四海升平的大环境里,在黄仲则词中却出现了少有的不和谐音符。黄词中多次出现"笑"与"狂",怀才不遇,叹穷嗟困成了该时期黄词的主题。考察黄仲则的感情经历,凄苦异常,但清词丽句中同样有"笑"的出现。透过这些"笑"与"狂",也让我们真切地走入到词人的真实情感世界中去,从而以另一种角度,在全面的视野下考察其悲士高歌、怀才不遇的多方面原因。  相似文献   

14.
傅承洲 《河北学刊》2012,32(2):74-79
李渔宣称"行乐第一",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他的人生哲学直接影响小说人物的性格与行为,操纵小说情节的发展与结局。李渔认为"行乐之地,首数房中",他一生广置姬妾,笔下人物大多妻妾成群。其性爱观念主要考虑男人的利益,婚恋小说要求女人无条件地顺从男人。李渔对居室、园亭颇有研究,一生三次修建别业。他把自己置造园亭的绝技与雅好移植到了人物身上,并已明确意识到人物身份、性格与居住环境的关系。李渔出生于商人家庭,具有良好的商业意识与经营能力,晚年转型为文化商人。他笔下的正面人物,都是靠忠厚起家,凭仁慈发迹,赚钱后享受生活,仗义疏财,决不当守财奴。  相似文献   

15.
孙秀昌 《河北学刊》2006,26(1):35-41
以祈向超越之维的生存哲学进入文化史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当其把哲学的慧眼投向与人的自由选择和生存交往关联着的历史时,也便自然地由此提出了一种独具人文智慧的历史哲学。本文通过在历史绝对主义与历史相对主义所构成的张力下悉心体悟雅氏历史哲学中的核心范畴“轴心时代”,以期对关涉其历史哲学枢机的“唯一的结构”有所省思;并借着对他的“生存辩证法”与“生存的历史性”的阐说,试图对“轴心时代”涵贯的人文意蕴有所掘发。  相似文献   

16.
重新认识马赫的“要素一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怡 《文史哲》2006,(2):140-144
在实证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马赫的要素及要素一元论思想始终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的自然科学背景使他的哲学主张有了深厚的经验基础和较强的说服力,因而他的思想被看作超越了传统哲学的范畴;另一方面,他的思想是维也纳学派的直接思想来源,逻辑经验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都与马赫的要素和要素一元论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吴宓新人文主义的"道德"的文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宓文学观中最核心的思想是"道德".他深受儒家文化和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新人文主义的"道德"的文学观,这一文学观的形成有其深刻的思想理论基础和哲学背景.这一文学观贯穿在他的文化思想和文学批评论著中,涉及了文学与人生的关系、文学与道德的关系、人生与道德的关系、文学的道德功用等方面.吴宓文学观有很强的前瞻性和世界性的普遍意义,因此,在当代中国文学转型期,研究吴宓文学观对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重建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席建彬 《齐鲁学刊》2005,(6):104-106
汪澎饔凶抛跃醯拇嬖谝馐?其人其文较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文学观念上明净、和谐与痛苦、矛盾并存;创作上交织着田园、性灵与苦难、悲愁等争执抗辩的多样声音;而贯注其中的则是以大地为依托的或而高蹈或而沉重的生命精神。这一切,构筑了作家挣扎在“清云”与“泥淖”之间的“存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作为环境保护主义者、自然文学家和小说家,美国国家图书奖二度获得者彼得·马修森的写作视野极其开阔.在自然文学写作中,他致力于描写人类足迹罕至的大自然;在小说创作中,他致力于揭示造成环境破坏背后的各种深层社会根源.无论是自然文学写作还是小说创作,从第一部作品《美洲野生生物》到最后一部作品《在天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各种环境问题始终都处于其写作视野的中心,充分凸显了一个作家的生态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0.
孔子之“乐”与“体验理性”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宏力 《文史哲》2003,1(5):63-65
由于礼、乐相关 ,孔子的“乐”(音乐 )论在儒家学说中历来备受关注 ,而“乐”(愉悦 )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本人对乐 (愉悦 )的青睐 ,从“知”、“好”、“乐”三种递进境界的分置中可以辨析出来 :“知”道是一种功利的探索 ,“好”道是一种外在的求索 ,“乐”道则是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包括客观规律在内的社会生活。这种“乐”论是一种体验与理性的紧密结合 ,它所启悟的“理性体验”对保持现代化压力下的人格完整 ,纠正“工具理性”所导致的异化现象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