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铁矿石为钢铁工业的重要基础原料,而我国铁矿石贫矿多,富矿很少,远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足部分只好依靠进口弥补. 该区地层区划:太古代岩石地层单位属华北地层大区(V),阴山地区分区;中晚元古代及古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属华北地层大区(V),晋冀鲁豫地层区(V4),大青山小区(V43-2);中新生代岩石地层单位属滨太平洋地层区(5),大兴安岭——燕山地层分区(51),阴山地层小区(511). 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凹陷、白云鄂博褶断束.矿区位于白云鄂博褶断束西段.该区经历了长期复杂多次的构造活动,构造线方向近东西,区域构造发育、构造形式、尺度多样,褶皱、断裂、韧性剪切变形均有显示.  相似文献   

2.
浙江江山实习基地是东华理工大学《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实践教学课程的实习基地,东华理工大学博物馆江山实习基地展区陈列了江山实习区出露的地层剖面岩石、化石标本和岩浆岩、变质岩标本;陈列了江山实习区地形、地貌和地层、岩体、构造综合地质沙盘1个;陈列了实习区的研究专著、论文、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等。这些展品全面展示了江山实习区的地形、地貌、地层、岩体、构造等地质特征,成为了《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在江山实习基地展区的参观、学习,同学们可以了解实习区的地形、地势特点,出露的地层和岩体情况以及实习区地质构造的基本轮廓等特征;可以提前认识江山实习区的岩石、化石特征和它们的层位及其新老关系;可以了解实习区各组地层的出露范围及它们之间的接触关系;还可以了解江山实习区的断层和褶皱特征。这些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实践教学课程的学习任务,很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教学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论述了周原地区黄土地层文化分布的地层特征,特别是它的原始社会旧石器文化发展渊源的特点。根据古生物组合、地层关系类型和考古学资料等,在更新世早期(Q_1)午城黄土时期的周原和我国华北其他地区一样,可能也是人类最初形成的地区之一。这是因为从第三世纪以来,周原地区也曾处在秦岭地背垄宽缓地带的渭河盆地谷地地带,和我国其他广大平原地区一样,当时遇到的气候也是适宜于人类生存的。因此,只要我们继续有计划的坚持调查研究,周原地区的旧石器文化遗存,终将会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4.
水稻是川西北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89年区内600万亩水稻亩产已达516.7公斤。如何使本区水稻持续增产,满足人民生活和国家建设的需要,是摆在全区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川西北稻区的特点,提出划分水稻生区,分区制定高产技术模式和采取相应组织措施的设想,以期有利于本区的水稻增产。1.川西北稻区的特点和水稻生产潜力川西北稻区在北纬30°20″~32°28″,东经103°~106°60″之间,海拔在280~900米之间  相似文献   

5.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西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Osq7、Osq8和Osq9层序,以体系域作为成图单元,采用体系域压缩法进行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实践,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的特征及演化。研究表明: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岩和蒸发岩组成,可划分为19个三级层序,其中的马家沟组包含了8个三级层序,而且大多数属于Ⅱ型层序,主要由陆架边缘-陆架内低位、海侵、高位体系域构成。陆架边缘-陆架内低位域以中央古隆起出露海面成为规模较大的古陆为特色;海侵域以发育碳酸盐台地相以及出现碳酸盐陆棚、斜坡、海槽相为特征;高位域以云坪扩大、碳酸盐台地增生以及台内浅滩出现为典型特征。在盆地西部中央古隆起、贺兰拗拉槽等组成的古构造格局以及海平面升降变化的控制下,该区早奥陶世马家沟期层序岩相古地理总体上呈现出自西向东依次为海槽、斜坡、陆棚、台地/古陆、陆架内盆地边缘等错落有序的相带展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247个水样分析化验测试数据表明,须二、须四地层水垂向分异不明显,具盐水—卤水特点,水型为CaCl2。95.2%的地层水化学组分为Cl-、Na+、Ca2+,Cl-和Na+与TDS相关关系明显。除Mg2+、SO2-4外,主要阴阳离子含量均大大超过海水,地层水为典型的深度变质作用的沉积水,其形成是经浓缩盐化、正向变质作用的结果。同沉积地层水研究表明,须二为海相砂泥岩互层沉积盐水,须四为海陆混合水。NaCl和CaCl2是地层水体的主要组成形式,地层水整体表现为Na+相对海水亏损,而Ca2+相对海水富集,方解石化作用明显,盐岩溶解和海水—盐岩蒸发作用较弱。斜长石、钠长石化是最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Na+和Ca2+离子遵守2∶ 1交换原则。研究区脱硫酸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试用现代科学观点探讨黄土高原的林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中部地区指的是六盘山以西,西秦岭以北,祁连山以东,乌隋岭——景泰以南的陇中盆地。其间除马啣山高达3670米以外,一般地势多在1500——2500米。气候主要属温带半干旱气候。反映在土壤上主要是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黄绵土和灰钙土等。在植被上,这里基本上是草原带。植被类型主要是几种中旱生或旱生性针茅、蒿类、小黄菊等构成的草原植被。在本区的北部兰州一线以北至景泰为荒漠草原带,再向西北就进入荒漠带了。中部的广大区域为干草原带。南部接近西秦岭的地区,气候为半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8.
火山岩岩性识别是岩相划分、储层综合评价与预测、井网部署、开发方案编制的基础。火山岩类型多,其岩性与岩石成分、结构、构造和成因有关,识别难度大。岩石力学参数中蕴藏着丰富的岩性表征信息,从多个方面提供了火山岩岩性识别的资料。以准噶尔盆地六九区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在对工区内40块岩样进行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的基础上,优选出对火山岩岩性响应较为敏感的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3个岩石力学参数,制作了岩性识别图版。同时,给出了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泊松比、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的模型,进而实现了对研究区内火山岩岩性的逐点识别。识别结果表明,该法能够较准确地对火山岩岩性进行识别,识别率完全能够满足现场储层评价要求。  相似文献   

9.
鄂尔多斯盆地马五1-2 亚段为陆表海蒸发碳酸盐潮坪相,靖边气田储层主要由含溶孔白云岩和细晶白云岩构成。有利于形成储层的岩相是潮上带(含)石膏结核泥晶—细粉晶白云岩和潮间带上部含石膏晶模泥晶—细粉晶白云岩。准同生期白云石化和石膏化作用奠定了储层的物质基础;表生岩溶期淡水选择性地溶解白云岩中石膏结核和晶体建立了储层的轮廓;溶孔中各种矿物(渗流粉砂白云石、自生石英、亮晶方解石、亮晶白云石和高岭石等)的充填作用和埋藏期溶解作用,决定了早期溶孔能否保存和储层的最终状况。将马五31小层划分为3 类共8 个成岩作用区。储层变化总体趋势是,从西往东马五31小层沉积微相有利条件逐渐变差(即沉积期白云岩中(硬)石膏含量逐渐减少),溶孔充填程度增高,孔隙发育程度变差;从北到南不同区块储层发育情况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10.
南京地铁鼓楼站一玄武门站区间北端停车渡线段长333.586m,最大跨度17.358m,隧道间距小,质粉质粘土层.覆土厚度8~9m,穿越地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网。穿越浅埋、松散地层,并在楼房下的大断面隧道施工和软流塑地层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国内外均视为难点工程。施工中采用大管棚辅以小导管超前支护,掌子面深孔注浆及多分部法等综合技术,保证了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南方地表广泛分布的天然沥青、油气苗的产出特征、水化学性质及沥青演化阶段入手,结合区域构造、热作用、保存条件与区内已知的油气田对比剖析,对除四川盆地已知油气田以外的中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的断拗进行保存条件及地覆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寻找保存条件相对较好,热作用适中的地带进行勘探,可能发现断层圈闭、断高、生物礁气藏以及新生界构造造成岩性圈闭的次生气藏等;在那些保存条件好的地带,可能发现断层圈闭及潜伏生物礁气藏;但在广泛古生界地层裸露区,特别是碳酸岩发育的地带,普遍见天然沥青、油气苗及张性断裂,是找油气的不利区域。  相似文献   

12.
大安寨油组是川中油田的主力产油层,油气多产于碳酸盐岩地层,开采时间较长,不少井产量下降,甚至枯竭,因而研究大安寨油井含油特征、预测产能是十分必要的。根据试油井段的产能分析,将储层分为干层、低产层和高产层三类;应用测井、地质及试油试采资料,归纳出不同类型产层的定性特征;并建立起判别产层的模型,形成一套选取产层和预测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为确保其军需民用资源,供应其本国、伪满及在华纺织业所需原料,特别重视华北的棉花生产与运销,大力推行植棉政策。不仅设立了专门的棉产指导奖励机构——华北棉产改进会,采取种种措施,力图增加棉花生产,而且注意调整棉花政策,以吸引农民种棉。但是,日军的入侵,日伪的暴政,严重破坏了华北农村的农业生产力;日商控制棉花市场,压低棉价,使农民种棉无利可图,纷纷弃棉种粮。因此,华北沦陷区的棉花生产锐减,远没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水平。由于日伪对棉花实施输出许可制,由日军控制下的华北棉花协会统制华北棉花的流通,使七七事变前建立起来的棉花市场流通体系遭受严重破坏:天津和济南等终点市场失去多省份棉花来源,棉花交易中心的地位几乎丧失;上市棉花运输手段的变化,使得除山西省外的华北沦陷区出现了一些新的棉花集散中心;许多中国棉花商沦为日本洋行的附庸,一些经济机能丧失,而纷纷破产。棉花的商品化受到严重阻碍,华北农村经济濒临破产。  相似文献   

14.
用 DO809(中绿一号)、DO815、DO796和川—6四个绿豆品种,分盖膜和露地两种栽培方式,采用裂区试验设计,分析了绿豆地膜栽培效应的有关指标。在地膜栽培条件下,不同地层地温之间差异不显著,与露地差异显著;各品种播种至盛花所需积温平均较露地少311.8~433.5C;土壤湿度显著高于露地;出苗率较露地平均高21.5%;盖膜的各品种播种至出苗所需日数此露地平均少9~10天;盖膜各品种的主要经济性状优于露地;不同品种的经济性状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西丁家地区下白垩统为深水环境下发育的沉积地层。通过对研究区地震剖面的精细地层解释,发现在不同层系中,如沙一段和营三段,存在多种地震反射异常体且数量可观。这些异常体多数为浊流及生物沉积作用下形成的,在地震剖面上呈长条状、下切状和透镜状等外部反射特征。在对这些地震异常体特征识别和分类的基础上研究发现,本区的地震异常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联,且大部分地震异常体还未进行钻探。通过对异常体的地震追踪和解释对其进行识别和分布研究,为西丁家地区下一步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清末民初晋水流域乡村社会与华北其他地区共同经历着传统社会近代化的历程。其中"营村"地处汾河太原盆地晋水流域北段,南接太原县城,对于晋水的管理与利用尤具典型意义。清末由于本区社会动荡不安,商品经济持续发展,外国商品与新型经济作物出现,天主教势力也趁机扩张,地方政权控制力减弱,"营村"的社会矛盾空前加剧,一度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营村"的主要矛盾表现为耕地频繁流转,但广大无地少地村民难以维持生存转而寻求其他生计手段;传统宗教民俗活动趋向繁荣的同时天主教势力膨胀并成为村庄新的地方势力。民国初年随着地方政权的下沉,传统社会中地方政权与乡村社会的良性互动转变成自上而下的控制,社区发展的动力受到抑制。通过分析营村的具体情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的一些基本面向。  相似文献   

17.
一出温州永强机场就是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的龙湾区,由机场至龙湾区公安分局有十多公里的路程,沿途民营企业一家挨着一家。国庆前夕,龙湾区公安分局公布了蹊跷的林“失踪案”真相,在区内3万多个民营企业主中引起了不小的震撼:林已被人杀害,并埋尸荒野。  相似文献   

18.
以胜坨油田坨7断块沙二段91层为例,进行夹层三维空间分布随机建模研究,以探索夹层分布与剩余油分布关系。综合研究区内的钻井、测井资料,共识别出泥质夹层、钙质夹层和物性夹层3种夹层。通过对各种模拟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和分析,优选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在研究区内建立夹层三维空间分布模型。模型分析显示,钙质夹层分布范围最广,泥质夹层次之,物性夹层最少。泥质夹层平均厚0.6m,延伸距离50~105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5km2,分布密度范围为0.11~0.63m/m,分布频率范围为0.52~1.24个/m;钙质夹层平均厚0.4m,延伸距离40~180m,分布面积一般为0.01~0.08km2,夹层分布密度范围0.15~0.76m/m,分布频率范围为0.61~1.39个/m;物性夹层分布范围小,数量少,对剩余油产生作用小。在2-163、3-33、5-228、4-10、7-221、5-213等井区,剩余油饱和度较高。在这些井区剩余油富集。  相似文献   

19.
地理环境因素与汉末三国历史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然灾害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恐慌、混乱是导致汉末战乱乃至中央王朝崩溃的重要原因;华北、江东、巴蜀迥然各异的地理环境是三国局面形成的基础。三国军事成败中,地理环境是一重要影响因素,诸葛亮利用秦岭山地地势交通险阻的特征成功地阻挡曹魏铁骑于秦岭以北,使蜀汉国祚延续半个世纪;孙吴长于水战,因而能有赤壁、夷陵之胜;曹操长于平原作战而疏于山地用兵,故有汉中之败和放弃西进征蜀这一战略失误。三国兵家对地理形势的利用得当与否,有时直接决定着战争的胜败。汉末三国时期频繁爆发的疾疫不仅对赤壁之战等战役有重大影响,也直接促成了天师道等民间宗教的诞生与盛行。  相似文献   

20.
砂-岩组合地层是南昌地区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的地层组合形式,因砂土体与基岩性质相差悬殊,嵌岩支护结构的性能发挥亦有较大差异。为系统研究深基坑嵌岩支护的受力特性与变形规律,选取南昌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建模分析。研究表明:(1)支护结构在不同位置处的变形差异明显,基坑阴角处支护结构可有效抑制周边土压力及位移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坑角效应;(2)立柱桩对被动区土体起到拉锚作用,积极约束桩体临近土体产生竖向位移,可有效提高坑底土体整体力学性能,有助于控制基坑底部隆起变形;(3)基坑开挖支护下,支护构件在砂砾石层中出现支护薄弱区域,墙后砂砾层中土体变形发展迅速,形成贯通地表的潜在软弱滑移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