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提升国际分工地位与角色定位的重要阶段。在全球贸易与投资一体化背景下,依据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国际分工中地位,从三个层次界定了世界工厂的内涵。基于跨国公司确立的全球化战略、国际分工体系与我国比较优势三个维度探讨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推动因素。世界工厂具有层次性和动态性,迈向更高层次的世界工厂的路径是复合型和递进型的:一是参与国际分工、充分融入世界经济的同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二是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地位的同时升级产业结构路径;三是国内市场建设的同时实现国有企业"走出去"提高企业竞争优势路径。建议:继续承担世界制造品的制造地和输出地;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升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水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与"走出去"战略相结合;破除地区条块分割,构建国内统一的大市场。  相似文献   

2.
我国加工贸易摆脱"贫困化增长"方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国际经济地位迅速提高,但目前我国加工贸易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价值增值率和经济效益都很低下,处于"贫困化增长"状态。为此,应重新确定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改变我国加工企业与外国品牌制造商的关系,延长国际产业链在中国的环节,调整加工贸易内部结构,促进加工贸易协调发展,抓住经济一体化的机遇,鼓励加工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并调整有关加工贸易的政策和监管制度,净化对外贸易环境,探求我国加工贸易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发展,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以跨国公司为载体的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国际分工体系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及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在新形势下,国际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形式等特点.近些年来,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取得了较大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不利地位,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因此,立足于自身,积极采取应对策略,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要素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进一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相似文献   

4.
加工贸易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技术创新又是驱动加工贸易升级的根本途径。在理论上,延承要素禀赋理论的分析逻辑,利用代数与几何方法模型化研究了技术动态演进影响产品内国际工序分工地位的内在机制。在实证上,根据中国PCT国际专利和国内专利不同类型在技术突破性和知识原创力方面的差别,量化识别了技术创新的低端、中端和高端三个不同层次,并基于中国30个省份2002—2016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三层次异质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差异影响。基准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致表明:(1)低端创新不能促进中国加工贸易升级;(2)中端创新和高端创新均可驱动中国加工贸易升级;(3)高端创新对中国加工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远大于中端创新的。在实践上,从推进高端前沿创新以驱动国家创新结构和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角度,提出了使中国由全球价值链分工上的外围区段进入中心地位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竞争力理论的古典经济学渊源——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争力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派经济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集聚优势理论。这些理论框架虽然并未明确竞争力命题,但却揭示了国际分工体系下国家间相对竞争优势的形成机理。波特在80年代以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或评价体系揭示竞争力形成和演变规律的理论,奠定了现代竞争理论的基石。本文就古典到现代竞争理论、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6.
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目标定位及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产品内分工取代产品间分工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在影响产品内分工的诸因素中,比较优势是最主要的因素。本文从加工贸易发展的成因入手,分析了我国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将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定位于劳动与资源密集,技术密集两个方面,并就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加工贸易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分工不断深入,全球范围内的加工贸易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加工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加工贸易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对外贸易中居主导地位的贸易方式。这种贸易方式对于引进外资、扩大就业、增加出口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西部地区来看,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对外贸易总体比较落后,但具备了发展加工贸易的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现代产业及技术优势。因此,西部地区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加工贸易,通过加工贸易带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论"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竞争优势论”的理论贡献主要为两个方面,即关于竞争优势决定因素的“国家钻石模型”和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阶段论。“国家竞争优势论”的主要理论特色是:为国际竞争力研究确立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范式──“国家钻石模型”;强调动态因素和创新在一国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国内因素对于竞争优势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国家在决定国际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国际分工视角下的中美产业内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中国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为视角,分析了加工贸易、零部件贸易的发展现状,并计算了1987~2006年中美主要贸易商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结果显示,在此期间中美贸易结构明显改善,产业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同时,文章基于产品内国际分工实证研究了影响中美产业内贸易的因素,结果表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中美高、中等技术行业及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对提升中美产业内贸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际分工格局事关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定位,在寻求外贸增长对策时,需了解当前国际分工特点,以确定我国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目前国际分工主要属于混合型分工类型,注重发挥合作优势,注重提高生产单位的快速反应能力、品牌影响力、研发能力、服务能力等.在新型国际分工格局下,产业边界弱化,产业链条或产品工序的作用提升,产业类型进一步细化,且要素流动方向成为决定国家类型的一个依据.文章从外贸增长的恒等式机制、方程式机制出发分析外贸增长方式,提出了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发挥比较优势,同时实行进口带动出口的机制等促使外贸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取得的经济成就从实践上证明我们选择的对外开放道路是正确的。在目前的国内和国际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继续发展对外贸易以获取比较利益;2努力提高劳动生产力水平,创造更多的国际价值;3鼓励生产力要素流动,促进要素的优化配置;4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增强我国的比较优势;5加强信息管理,提高外贸经济效益;6加强对外融资的宏观调控,防止发生金融危机;7为建立平等互利的世界经济新秩序而奋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公认的贸易大国。面对成绩,我们不能忽视我国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新发展的研究可见,要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不能局限于依据传统贸易理论定位的比较优势,应该重视该理论所强调的比较优势的可变性;努力开发差异产品,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培育和扶持有发展潜力且外溢效果较大的幼稚行业,即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1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演变与发展述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并解释了产业问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并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但是,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对贸易分工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进行评述,对于纠正学术界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某些“误读”,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业已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环境要素禀赋和可持续性贸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以资源禀赋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结构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显现,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面貌的一个新的变量.一国的要素禀赋体系中应包含环境要素,各国环境要素禀赋和环境标准的差异性共同形成了环境比较优势,充分考虑环境要素禀赋的国际贸易才是可持续性的.  相似文献   

15.
WTO替代GATT,不仅其规则涵盖的范围扩大,约束程度加强,而且对民族国家政府行为不断地"侵夺".于是,一方面是各国纷纷放松规制,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购并和"合作"浪潮.这意味着国际经济竞争的重心正在从国家层次转向企业层次.本文从发达国家企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乖离的现实出发,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演变的特点,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应定位于企业竞争力之上.因为不管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比较优势,都不能直接体现为一国的竞争优势,而必须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应把握企业主体的上升趋势,促进国家竞争力向企业竞争力转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虾产品出口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产品是我国水产品中最重要的出口产品,在国际水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国际市场对虾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虾产品出口却一度受阻。根据近年来我国虾产品对外贸易的特点、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认为要扩大我国虾产品出口,必须利用中国虾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根据我国虾类产品的出口特点,发挥其价格优势,增加世界市场占有率,巩固中国虾产品在世界虾类产品贸易中的地位,并最终形成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主要经济体间国际贸易的社会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正加速发展.本文应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了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往来关系,用结构洞理论的中介性分析对各经济体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和地位作了比较静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发达经济体在国际贸易网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尤其是美国成为大额国际贸易网络中的一支独秀,在掌握国际贸易网络中的结构洞方面占绝对优势;中国在大额国际贸易网络中的地位也在逐步上升,但短期内还无法撼动美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服务贸易理论的研究进展来看 ,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适用性分析和新贸易理论的应用性研究上。研究特点表现为 :前提条件不同于主流理论 ,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更为复杂 ,而且注重技术、国际竞争力和服务贸易的结合 ,但始终未脱离主流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 ,并带有浓厚的政治经济分析色彩。由于服务贸易理论相对于服务贸易实践超常滞后 ,至今尚未形成统一而独立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