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 1年 ,中央民族学院成立伊始就设立了“语文系” ,后改为“民语系”。 1 995年从民语系分出“语言学系”和“民族文学系”。 2 0 0 0年两系合并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该系为“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分布点 ,2 0 0 2年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该系是“文化大革命”后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目前该系具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基地班”及民族语言学、电脑语言学、民族文学、古籍文献、壮侗语言文化、彝语言文学等多个本科培养方向 ,拥有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的硕士点和博士点…  相似文献   

2.
洛边木果教授洛边木果,男,彝族,196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凉山喜德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中文系彝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1994-1995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高等学校骨干教师班学习;1998-2000年就读于西南民族学院(西志民族大学)硕士点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教育方向研究生班。2001年破格晋升教授。担任西昌学院彝文系教研室主任,四川省高等学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学科评议组组长。系中国民  相似文献   

3.
规范彝文实施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彝语文教学发展较快,彝语文在双语教学中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或措施不力等许多问题,因此,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彝语文教学受到影响而波动不定。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和措施,解决和克服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的彝汉双语教育教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彝汉双语研究概况及发展前景马锦卫一、彝汉双语研究的历史回顾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始,双语研究已在彝区展开。这个时期,一些法国传教士,西方旅行家、考察者到彝区调查研究,编写了一些双语词典和语汇集,如《法课词典》等。这里说的双语是外国语与彝语。这个时期对双语...  相似文献   

5.
[摘要]彝语词典的编撰,彝语文人机对译的实现,四省区彝文的统一和规范,彝语文的教学和研究以及彝文化的传承都要求我们详细研究每个彝字的语义和词法功能。特别应该重视彝语口语和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相当高的mu、da、go、su 等彝字的研究,本文较详细、全面地研究了凉山彝语mu的语义与词法功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第一手的田野调查材料,对处在彝、汉杂居区的云南通海县里山乡的彝族的语言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认为里山彝族的语言生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彝语是彝族的主要交际工具之一,仍具有较强的语言活力;(2)彝、汉双语竞争是彝族语言生活的客观存在,但双语和谐是主流.(3)彝语的使用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上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4)在与汉语长期接触中,彝语受到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文章从民族分布、民族内部凝聚力、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对汉族的认同度、族际婚姻、语言接触等角度分析了影响和制约里山彝族语言生活的因素,并预测了今后里山彝语和彝汉双语关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及时反映我院的科研、教学成果,活跃学术气氛,沟通学科信息,本刊编辑部把原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组织该系教师撰写的学术论文,选编成《语言文学》增刊,将于今年七月份左右出版发行。这本增刊,收录了汉、藏、苗、瑶,壮、侗、突厥、朝鲜、蒙古等语言文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三十八篇,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教授和耿世民、白荫泰、张永祥、陈其光、倪大白、戴庆厦,史有为等学者为本增刊撰写了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增刊还收录了由张连生记录整理的《马学良教授就少数民族语言研究问题访张琨先生》一文。记录了侨居海外  相似文献   

8.
该文论述了四川彝藏地区双语现象和双语制教育学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双语制教育中亟待研究的几个问题,同时还指出必须下大力气进一步实施和完善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建设,以使双语研究与双语教育沿着科学化、规范化、民族化的道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
大学彝语文课是一门具有填补空白性的高校彝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强、适用专业范围广、知识容量大、教学内容丰富多采的彝语文课程。特别是其教材的编排使多种彝语文知识有机组合,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总体效应,且具有开发和推广价值。这门课程的开创与建设在高校彝语文教学改革中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0.
[摘要]发展和推进民汉双语教育是党和国家为了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培养高素质少数民族“民汉兼通”人才,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南民族大学是最早开办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大学之一,在培养和发展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以西南民族大学藏语言文学专业和彝语言文学专业为例,介绍了民汉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特色突出的民汉双语教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分析了民族高校开展民汉双语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度冷落了的民族语文事业又蓬勃发展起来了,随着全国民族语文事业的发展,彝语文事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从1979年以来,中央民院、西南民院、云南民院和贵州民院相继恢复或新开设了彝文专业;创办了四川省彝文学校,西昌师范校、凉山民族师范学校等中等师范学校开设了彝语文专业;彝族地区的大部分中小学开设了彝语文课,西昌师专开办了彝语系,计划在1989年开始招生;农村扫盲工作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与此同时,各级各类彝语文工作机构重新恢复或成立了。彝语文事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语属印欧语系日尔曼语族西语支,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本文主要对英彝两种语言的族源关系和语音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探寻英、彝语言文化内涵的差异,从一个侧面反映中西方民族文化不同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应用文献检索、田野调查、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对彝汉翻译实践中需要翻译的彝语文名词术语进行界限范围上的界定 和来源出处上的厘清;对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的历史脉络和实践状况进行梳理和论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新时代民族 工作主线,对彝语文名词术语汉语文翻译实践的启示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尔苏藏族是藏彝走廊最早的土著人群之一,是藏族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分支。尔苏藏族语言能力很强,除了母语尔苏语,还会说彝语和汉语,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双语、三语人。但是这种情况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后有较大改变,一是不少尔苏人搬迁到离县城更近的地方生活,二是尔苏人的生活与汉族、汉语的关系比彝族、彝语更密切,所以会讲彝语的尔苏藏族人呈明显下降趋势,三是尔苏青少年的母语能力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核心词"手"<*kre<*gre"肢",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手"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缅语、彝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实施的“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确立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已成为当前紧迫而必要的议 题。地方院校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精准规划相应的一流学科建设发展战略目标。就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彝语言文 学)而言,要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地方能力,以及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 认识和转变观念,开拓出一条崭新的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依据田野调查第一手材料,对新时期我国彝汉杂居区彝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进行深入的分析。认为,里山彝族青少年的语言生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大都保留并熟练使用母语;二是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使用彝语外,还兼用汉语;三是在彝语能力、语言习得和双语关系上,呈现出层次性和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女"语义场内"女"词族:ma21ma21tie55"女人"、piu35"女孩"、a21ie55"母亲",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同源。从亲源关系来看,土家语"女"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语义场—词族—词”三级词义比较,土家语“男”语义场内“男性”词族各词:a21pa55“父亲”、?a21ko21“男子”,与汉语、缅彝语、藏—缅语语音对应规则,即同源.从亲缘关系来看,土家语“男”与缅彝语最接近.其语义演变类型与汉语、藏语等藏—缅语言一致.  相似文献   

20.
彝语和汉语虽然都是汉藏语系的语言,其语言亲属关系比较密切,彝文和汉文都是本民族自己原创的方块文字,彝族和汉族交往的历史从没间断,彝汉双语相互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作为自成体系的两种语言,其相异成分比相同的成分要多得多,特别是语音系统差异较大,在彝汉双语语音教学中,采用对比而非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