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八九四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中日战争,迄今已有九十年了。 在这场关系到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爱国主义者。这里既有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奋勇杀敌,英名永垂青史的英雄人物,也有为维护民族利益,力主抗战,反对割地赔款,并做出积极贡献的官僚士绅。在历史研究中,我们既要对前者大书特书,也应对后者的爱国言行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刘坤一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人物。木文拟对他在甲午战争时期的表现作一概略评述,请予匡正。  相似文献   

2.
张荫桓是近代著名外交家。在甲午中日战争的议和谈判中,张荫桓积极参与议和方针的策划,并被选派为议和大臣到日本谈判,日本方面以中国议和使臣“全权不足”为由拒绝谈判,文章从中日两方面剖析张荫桓赴日谈判被拒的原因。回国后,张荫桓继续协助李鸿章对日议和,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甲午中日战争”迄今已经100年,在当今和平发展与动荡的国际形势下,回顾这段国难痛史,总结历史教训,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警惕帝国主义战争狂。日本自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发动掠夺邻近弱小民族战争,“开辟了走上近代帝国主义强盗政策的道路。”细治政府还制定出“大陆政策”:第一步,侵略中国的台湾;第二步,征服朝鲜;第三步,侵占中国东北和蒙古;第四步,征服全中国;第五步,征服全世界。于1874年,日本在美国帮助下武装侵占中国的台湾;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政府签订《江华条约八从此,日本的政…  相似文献   

4.
中日两国在甲午战争研究领域均取得丰硕成果;然而就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而言,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中国同日本均存在较大差距。甲午战争在国际法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并未得到中国学界的足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是国际法发展历史中的标志性事件,它使日本成为第一个加入西方国际法体系的亚洲国家;从研究方法上看,研究战争是对国际法进行宏观把握的有效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全面认识国际法并把握其本质;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无论在战时还是在战后都对维护国家利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甲午战争国际法研究亦有利于中国掌握话语权成为国际法秩序体系的创造者。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我们在锦州市历史博物馆院内,发现了一块题为《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记》的石碑。这块石碑系清朝总统毅军、四川提督宋庆于一八九八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为纪念甲午中日战争殉国的毅军将士而修建的锦州毅军昭忠祠所刻。碑高(不包括底座)227公分、宽87公分、厚27公分,碑文字体为隶书。碑文扼要地记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平壤、九连城、感王寨、大平山、田庄台等历次战役中,毅军的奋勇抗敌和伤亡数字,总结和分析了清军失败的原因,是研究甲午中日战争史一件有相当参考价值的史料。但因年代久远,今昭忠祠已毁,碑石亦因无人管理,风雨剥蚀,字迹脱落,有些字已无法辨认。查阅锦县地方志无碑文记载,仅《锦县志略》卷四第二十页有“在大广济寺东院正殿三楹,清光绪二十四年八月修建,祠中列祀皆毅军将官士卒,殁于王事者,有碑树殿左纪其事”的简短记述,亦无碑文。现将碑  相似文献   

6.
试论戊戌维新中的张之洞●杨锦銮甲午战争的惨重失败,使中国面临“几千年未有之巨变”,朝野上下为之震动,这一客观形势为张之洞的进一步崛起造成了一个极有利的时机。洋务领袖李鸿章因订立《马关条约》声名狼藉,“生归困谗,威胁权劫”。另一领袖刘坤一已经老朽,政绩...  相似文献   

7.
从1931年“9·18”事变到1945年“8·15”日本无条件投降,在中国国土上,中日两国进行了长达15年的战争,尤其是自1937年卢沟桥事变起,战争的硝烟弥漫整个中国的土地。对这场战争,中国一方称为“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日本一方则称为“日中战争”。尽管有极少数的日本人企图歪曲历史,但日本政府的外交辞令和绝大多数日本人民都明确承认“日中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仅从最可宝贵的人的生命的损害来看,中国民间人士死伤为2000万,军人430万,日本军人130万,堪称是极为巨大、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不仅在当时极大地改变了中日两国各自的命运,而且至今在中日两国的政洽、经济、文化、文学艺术等各个领  相似文献   

8.
1894年9月15日的平壤之战是甲午战争中日两国军队的首次大规模作战,对整个战争影响很大。本文拟就平壤战役的经过及失败原因略作论述。一中日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的产物;也是明治政府经过长期准备和精心策划的结果。因此,早在1894年8月1日正式向中国宣战前,日本政府就对战争的发展做出了各种估计和设想,并据以制定了“作战大方针”。其要点是;作战准备分两期进行。第一期,派陆军进入朝鲜,牵制清军;同时,出动海军寻求与中国海军进行主力决战,夺取黄海及渤海制海权;第二期作战视第一期之海战结果而定。共有三种方案:(甲)如海战胜利夺得制海权,即运输陆军在渤海湾头上陆,于直隶平原与清军进行主力决战;(乙)海战结果虽不能夺取制海权,然已使中国舰队不能驶进日  相似文献   

9.
张之洞随礼     
红白喜事随礼,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习俗。清代时,湖广总督张之洞有一年回家探亲,正赶上他的一个本家姑姑谢世了。出殡那天,张之洞在灵棚前行了跪拜礼,马上便有人把他领进了账房。账房先生问道:“张大人今日上多少礼呀?”张之洞不慌不忙从身上摸出四两银子,轻轻放在桌子上。“怎么?就四两?”满屋的人全愣住了。张之洞微微一笑说:常言道,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随礼,是互相往来之事,今日我随她家,可拿出三五百两,若我家有事,她再随我,就很难拿出来啦。之洞一生为官清贫,积蓄不丰,今日不敢摆阔气,她家何时有了困难,我…  相似文献   

10.
11.
两次中日战争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次中日战争的反思俞祖华100年前,甲午中日战争以侵略者的“全面胜利”和被侵略者的屈辱订约作为结局。然而,公理必然要战胜强权,正义终究要制服邪恶。50年前,第二次中日战争终于以侵略者宣告无条件投降和被侵略者取得伟大胜利而告终结。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  相似文献   

12.
全面说来,历史是一部人民做了什么的记录,而不是一部人民没有做什么的记录:就这个范围来说,历史就必然是一部成功的故事。记述过去的历史学家只有在追求对未来的理解时才能做到探求客观性。——卡尔:《历史是什么》毋庸讳言,对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日战争的研究,国内出版的著作要么只描述中国的抗战,要么将重点放在日本侵华的方面,给人留下支离的记忆和残缺的教益。而某些海外学者(如台湾吴相湘著《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虽注意到从中日双方来叙写历史,却因为偏见,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战场几乎无所涉及,甚至恶意歪曲和攻讦,显然不足以反映  相似文献   

13.
全面说来,历史是一部人民做了什么的记录,而不是一部人民没有做什么的记录:就这个范围来说,历史就必然是一部成功的故事。记述过去的历史学家只有在追求对未来的理解时才能做到探求客观性。——卡尔:《历史是什么》毋庸讳言,对本世纪三、四十年代中日战争的研究,国内出版的著作要么只描述中国的抗战,要么将重点放在日本侵华的方面,给人留下支离的记忆和残缺的教益。而某些海外学者(如台湾吴相湘著《第二次中日战争史》)虽注意到从中日双方来叙写历史,却因为偏见,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战场几乎无所涉及,甚至恶意歪曲和攻讦,显然不足以反映  相似文献   

14.
关于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国内多数论著指责其是:“德日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对中国政府进行诱降”。据已掌握的档案资料分析,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章认为,日本请求调停与德国接受调停,都有其各自的动机和利益所在。事实上,德国自始就反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调停及其失败,使德国远东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德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晚清重臣张之洞督鄂18年,致力于湖北新政建设,使得十九二十世纪之交的湖北区域发展出现兴旺局面,成为全国的示范之区。总结他在湖北的一系列作为,可归纳为识势、谋政、理财、用人四个方面。系统梳理其成败得失,对湖北实现中部崛起的目标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叙张之洞与武汉科技大学的关系,重点揭示张之洞与武汉科技大学的历史渊源,呈现出一百多年来一脉相承的钢铁情缘,同时又展示了张之洞作为一个近代教育家与今天的武汉科技大学在校训精神、办学理念方面存在的传承与弘扬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武汉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产物,而作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重要主持人张之洞1893年兴办的自强学堂,是国立武汉大学的直系源头。  相似文献   

18.
<正> 张之洞(1837—1909)是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实业家和教育家。他为官40余年(1863—1909年),其中有三年(1881—1883年)是在山西渡过的(任山西巡抚),时间虽然不长,但却是张之洞整个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此之前的十八年,张之洞所担任的官职主要是:翰林院编修、浙江乡试副考官、湖北学政、翰林院庶吉士、四川学政、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教习庶吉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衔。  相似文献   

19.
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及其在德日关系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德国调停中日战争,国内多数论著指责其是:“德日帝国主义相互勾结”、“对中国政府进行诱降”。据已掌握的档案资料分析,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文章认为,日本请求调停与德国接受调停,都有其各自的动机和利益所在。事实上,德国自始就反对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调停及其失败,使德国远东外交政策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是德日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清代湖广总督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张之洞作为清朝一代名臣,非常注重官员的真才实学。据《南亭笔记》记载,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代表,熟知西学,尤其是对于西方当时的制造业相当精通。有一天,洋务局有官员来求见他,这位官员虽然是身在洋务局为官,但是对制造却是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