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三国时期蜀汉的行政建制的构成及其特点。蜀汉行政建制主要有三大特点:1、继承汉制;2、战时军事管制已经深入到行政建制上,占有突出地位;3、大量新置郡,以凑足一个国家的框架。  相似文献   

2.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四川三国文化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的比较优势.蜀汉英雄是三国文化旅游的亮点,四川最大特色和优势是诸葛亮.四川三国文化旅游开发,要以蜀汉英雄为主线、诸葛亮为重点,树立"四川三国游--剑门蜀道三百里,魅力诸葛两千年"的形象,大手笔、高起点建设三国旅游精品,把我省建成世界级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剑门蜀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宜昌,古称"夷陵",乃"楚之西塞"。在汉末三国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价值,是名副其实的"争地",乃三国兵家们拼死争夺的焦点:三国之争,争在荆州,荆州之争,争在夷陵。蜀汉集团的悲剧始于夷陵之失,夷陵成为蜀汉英雄们永远的伤痛。  相似文献   

4.
蜀汉政权是三国时期实力较为弱小的一方,其用人政策一直为人所称道.然而蜀汉政权的用人政策由于任人唯亲、忽视后备力量的培养等原因从而造成严重的失误,对蜀汉政权的衰亡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襄樊之战是三国前期蜀汉、曹魏之间发生的一场统一战争。战争前期,蜀汉进兵襄樊首战告捷;中后期曹魏与孙吴联兵发动反攻,扭转战局,迫使蜀汉退兵南返。襄樊守卫战的胜利,曹魏稳定了南方中部防线,东吴则全据荆州统一江南,蜀汉事业遭到巨大挫折。从此,魏、蜀、吴三国统治区域正式确定。它对于发展南、北经济,积蓄统一的物资基础,对于三国的形成、发展和统一,具有一定的感义。一、襄樊之战主要背景蜀汉势力的迅速发展。赤壁大战“孙刘”联合,大败曹操,刘备乘机夺取了荆州长沙、武陵、桂阳和零陵四郡。不久,又“借荆州”掌握了南郡,有了立足之地,公元211年刘备起兵入川,消灭刘璋势力占据益州。公元219年刘备又打败曹军.兵定汉中,是年七月进位汉中王,上表于汉献帝,  相似文献   

6.
寻访古三国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蜚声海内外的三国圣地,发掘和弘扬三国化是我们肩负的社会职责。而作为一个整体的三国化,不仅仅是蜀汉化,还包括魏化和吴化。为了摸清现存三国遗迹和有关三国的化遗存状况,与此同时,也从一个新的视角去认识三国的历史和化,2005年4月间,我馆与成都市摄影家协会联合发起了“寻访古三国”专题摄影考察活动,并将其作为我馆开展三国化和物专题调查的先声。  相似文献   

7.
蜀汉政权在三国中首先灭亡,流行的看法是把责任归咎于后主刘禅,“扶不起的阿斗”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然而真实历史中的刘禅并非昏主,蜀汉之所以灭亡,其最根本的原因乃是蜀汉在资源、人才和地缘政治等综合国力上天然的劣势。扶不起的不是阿斗,而是蜀汉。  相似文献   

8.
蜀汉屯田考     
魏、蜀、吴三国均行屯田,因蜀汉特殊的地理与军事形势,故其屯田推行最晚,规模最小,衰败最快,直接目的是打破运粮瓶颈。蜀汉屯田以军屯为绝对主流,在汉中及其他地方似存在民屯踪迹。屯田前期由诸葛亮主管,后期则主要由姜维负责,但由于内忧外患,屯田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蜀汉也终至覆亡。本文对蜀汉屯田这一史实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其结论可丰富三国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再论蜀汉政治中的北伐问题赵昆生三国时期的蜀汉,相对魏、吴而言,不仅国家小,政治、经济、军事力量薄弱,而且立国时间短,统治政治简单。在蜀汉政治中,最为突出的事件要算北伐曹魏了,它贯穿于蜀汉整个历史过程中,为历代史家关注。重新梳理这段历史,仍有诸多值得研...  相似文献   

10.
夏侯渊是三国曹魏名将,为曹魏立下了赫赫战功。而在定军山之战时又被蜀汉老将黄忠所杀,这就使夏侯渊的英名遭受了挫折,因而关注者少,甚至还有毁誉其身者。本文以详实的史事论证了夏侯渊的军事才能和品质特点。他谋勇相济,果敢干练;侠肝义胆,鞠躬尽瘁;血柒军山,名垂青史。他为曹魏事业而以身殉职,其人生价值得到了较好的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又成就了黄忠的英名和蜀汉王朝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三峡考古中发现的巴文化遗存、遗物资料 ,论述了三峡考古与巴文化研究的关系 ,并强调加强二者结合的研究 ,以及考古学在巴文化研究中的地位等。  相似文献   

12.
三峡地区有许多“三国地名”。这些三国地名中,一部分本属旧地名,因三国人物或三国历史事件而闻名于世;另一部分直接源于三国人物的更名或取名,属于典型的三国地名,其中,以刘备更名的三国地名为最多,也最富于历史传奇色彩,而刘备乐于更改地名,又多半源于其浓烈的迷信谶语的心理。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民间茶俗表现为一种相当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通过对茶俗现象的考察研究 ,笔者认为 :三峡民间茶俗属于区域性茶文化宝库中的精品 ,具有地方性、传承性和可欣赏性  相似文献   

14.
《三国志》裴注的史料价值超过陈寿《三国志》本身,这几乎是史学界的共识。其所以如此,在于裴注引书甚丰。因而研究裴注引书问题者不少,主要有赵翼、钱大昕、沈家本与王祖彝诸家。然而,赵、钱、沈、王四家之说,差异颇大,以致后之学者,各承一说,言人人殊。本文试图考察赵、钱、沈、王四家差别的具体表现及其造成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裴注引书目为258种,分别指出其中四家均未著录者36种,各家所著录但互差异者15种及存疑待考者16种,最后列出裴注引书目表及裴注所引书目存疑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史学名著<三国志>与<史记>、<汉书>流誉千古,时人评其书曰"并迁双固".依<三国志>而通俗化的各种话本,戏剧乃至成为演义式的小说,其最著者是<三国志通俗演叉>,人称<第一才子书>,士林及民众莫不喜读其书,可谓雅俗共赏,家弦户诵.从文化视野考察,文、史各行其道,两苑各擅其芳.随时代之演进,民众需要文化,文化之持续发展亦有赖自身的通俗化.以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去满足大众对文化的渴求.从<三国志>到<三国演义>,是雅文化与俗文化互补成功的典范,彼此交相辉映,体现了雅、俗文化自身的价值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三国故事的长期流传,是各类传播方式共同参与的结果,经历代文人撰述与长期的民间记忆,相关故事呈现出多样的姿彩和状貌,也因此出现差异和演化。此多元并存的特征,也影响到《三国演义》的成书。《三国演义》的完成是三国故事漫长流播史的一个环节和支脉,它并不是三国故事传播的最后定本。  相似文献   

17.
三峡文化的多样性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样性是三峡文化的基本特点之一。三峡文化的多样性是三峡历史发展的积淀,也是三峡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结果。本文分析了三峡文化多样性的内涵、主要表现、现代价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农村生态环境脆弱,但尚未达到不能治理的程度.只要本着"整体规划、提前介入、突出重点、点面结合"的原则,长期坚持不懈,实现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农村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大有希望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与五代时期乃动乱与割据之世,该时期内南北政权围绕蜀道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通过对三国时期与五代时期蜀道争夺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三国时期与五代时期的蜀道争夺战极为频繁,在中国历史上较为罕见;三国时期各条蜀道的使用频率较为平均,五代时期则严重倾向于选取故道和金牛道;三国时期蜀道争夺战多取用其中一条,而五代时期则数条同时进行。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秦汉时期颇为重视蜀道建设,以至于三国时期蜀道的畅通性仍保持良好,而隋唐五代时期故道长期作为官方驿道,便于行军打仗;与三国时期相比,故道在五代时期的军事地理区位优势更加突出;三国时期曹魏以长安为伐蜀基地,与五代王朝多以凤翔为伐蜀基地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三国时期战略管理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内容博大精深,包含极其丰富的思想资源,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从管理的角度审视,其影响至今犹存。本文对战略管理进行初步的探析,通过对三国战略体系中管理思想的阐述,力求获得具有当代意义的理论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