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数量庞大,违法犯罪突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主要的是对社会治安、公民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威胁。公安机关对这一群体实行治安管理有其现实必要性。但由于现行法律框架下的救助管理模式对职责规定不清,公安机关遭遇执法困境。面对困境,应从观念、制度、操作等层面探索解决的途径,以期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实践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
社会救助权是指公民出现依靠自身努力难以克服的生活困境时,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和特定服务的权利。目前《社会救助法(草案)》存在社会救助权利的实体权利缺失、程序权利缺失、法律救济权利规定过于简单等问题。未来社会救助法应在完善社会救助权实体权利和程序权利的基础上,完善社会救助权利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3.
当个体生存遭受自然或社会危险而无力自救时,获得社会救助不仅仅是一项道义诉求,而是一项基于法律的权利主张.社会救助权是对公民生存权的补救和扩展.确立和落实社会救助权,是社会救助立法的核心立法宗旨所在.以《社会救助法》的立法实践为契机,从法理上厘清社会救助权的根据、性属与功能,构建社会救助权的框架体系,对社会救助立法的价值定位,以及对社会救助立法的整体构造,都具有方向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是指基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民一定的文化共识,由政府主导提供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存和发展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社会文化条件.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源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新公共管理“有限政府服务”理论.作为基本权利的文化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规定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个人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权利.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的核心理念.确定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的边界应坚持“保基本”、“广覆盖”、“解急需”和“量力行”的原则.在操作层面有两个标准:一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有关基本文化权利的规定;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5.
在道德约束松驰、惩戒机制缺失的背景下,导致救助他人反被诬为肇事者并遭索赔的事例时有发生,对公民救助行为进行法律保护具有现实必要性。公民救助行为保护制度应围绕减免其救助行为中的侵权责任、补偿其实施救助行为所受损失、帮助其应对恶意索赔诉讼、惩处受救助人诬讹索财行为等来设计。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面前人人平等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内容.舆论监督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一是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接受舆论监督的义务;二是任何公民都要受到舆论监督的约束,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免受舆论监督的任何特权;三是所有公民都必须接受舆论监督.文章分析了舆论监督面前不实行人人平等存在的种种弊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舆论监督面前人人平等的重要原则.国际共运史上的实践表明:舆论监督面前人人平等推动和促进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力结构 ,包括其权力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内部结构是指人民警察权力的构成要素 ,即权力必须是法律赋予的 ;权力必须是由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行使的 ;权力行使的目的必须是为履行职责。外部结构 ,其一是权力的种属结构 ,即权力可分为 :总权力、类权力、权力项 ;其二是权力的法律结构 ,分为三层 :即《人民警察法》 ;其它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实施细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宪法角度思考了取消户口界限的法律依据,根据宪法对我国公民平等权、自由权、人权、受教育权、政治权利和劳动权的规定,提出取消户口界限是合宪的法律行为,为取消户籍界限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本文从宪法时我国公民各项权利保护角度,论述启动宪法解释机制,将迁徙自由默示改为明示;制定<公民迁徙法>,实行法律救济;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保障取消户口界限的实施等具体操作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自<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实施以来,公安机关及其民警轻易不再运用继续盘问措施,代之的是传唤或拘传,继续盘问措施虚置化倾向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安机关和民警唯恐出错承担不利后果而不敢适用;执行继续盘问手续过于复杂,一线民警为避免麻烦而不想适用;继续盘问某些环节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不便适用.继续盘问有其特性,传唤、拘传与继续盘问有着不同的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公安机关和民警应正确处理这些措施之间的关系,严格区分适用,合理适用继续盘问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他主义救助的法律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本谦 《中国社会科学》2012,(10):123-140,207
对利他主义救助进行法律干预,应着眼于提高救助收益或降低救助成本。可以设想的法律对策主要包括:设定关于利他主义救助的法律义务,对见危不救实施惩罚;为救助行为提供法律保护,包括减免救助人因疏忽大意而产生的赔偿责任,加重被救助人起诉救助人时的举证负担,以及惩罚被救助人的诬陷或讹诈行为;赋予救助人赔偿请求权,或由政府给予奖励。分析表明,赋予救助人以求偿权不如由政府奖励救助行为;对救助行为提供法律保护优于为救助行为设定法律义务。  相似文献   

11.
社会救助权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人权,它具有社会保障权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自身的独特属性。社会救助权在社会保障权利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地位。树立先进的社会救助理念,制定社会救助法,明确国家和政府的责任,完善社会救助权的法律救济,是我国公民社会救助权实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救助法中的国家责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责任是现代社会救助制度的重要标志.国家责任是保障公民社会救助权的要求,是政府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与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必然要求.社会救助的国家责任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责任、财政责任、实施和监管责任、引导民间救助以及宣传责任等.我国社会救助立法应该确立国家责任原则,建立以政府救助为主导,民间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模式.  相似文献   

13.
公共利益涉及国家安全和社会公众的福祉,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共同福利的追求.财产权在公民享有的所有权利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实现生命权、自由权等权利的物质基础.我们既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也要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平衡两者的关系,2004年宪法修正案作了原则性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但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还有待法律进一步作出具体详尽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自《公安机关适用继续盘问规定》实施以来,部分基层公安机关很少甚至不再适用继续盘问措施,而是根据案件性质决定适用行政或者刑事传唤、拘传,继续盘问措施空置化现象已经相当严重.为此,应分析继续盘问空置化的现状和原因,研究空置化的后果.为充分利用好继续盘问措施来履行警察职责,就要解决继续盘问空置化问题,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要明确继续盘问的法律性质;二是要强调违法犯罪嫌疑人到案措施的合法性,对非法适用到案措施所取证据予以排除;三是要细化继续盘问措施的相关规定;四是要提高《继续盘问规定》适用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知情权是世界各国公民享有的基本人权之一。在刑事诉讼中,被害人的知情权表现为其有权了解侦查、起诉、审判机关是否立案、诉讼进程以及自身享有何种诉讼权利的权利。公安机关是被害人参与刑事诉讼活动中首先接触的司法机关,它在保障被害人知情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切实维护立案侦查阶段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明确被害人知情权的范围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其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程序在社会救助法中具有重要价值,社会救助法的程序制度应该遵循正当程序原则、与实体法相配合以及第三方参与原则。我国社会救助法(草案)关于社会救助程序的规定比较粗疏,而且多为一些办事流程性规定。为保障社会救助对象的合法权利,提高社会救助法的实施效果,社会救助法应该规定启动程序、审查程序、说明理由程序、听证程序与监督程序制度。  相似文献   

17.
对结合犯概念的揭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不能脱离结合犯的初始意义,应反映结合犯的本质内涵和立法目的,不能脱离法律的实证规定,不能混淆规范刑法学与本体刑法学的界限,不能脱离犯罪成立的理论体系.所谓结合犯是指立法者基于特定立法目的的考虑,将两个具有内在联系性的犯罪(构成要件)规定为独立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围绕我国宪法文本是否应当规定公民的义务,学术界出现了赞成说和反对说两种对立观点.分析两种对立观点的立论依据,可以揭示出宪法文本中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另一种原因:即为了防止国家(政府)暴政,在宪法中规定公民义务的目的是避免国家毫无限度地通过立法对人民科处义务.我国现行宪法关于公民义务的规定背离了近代宪法规定公民(人民)义务的这一初衷,导致这种思路主要是宪法的泛政治化以及将宪法混同于普通法律.  相似文献   

19.
我国要实施依法治国当前要抓好三件事:健全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深入进行普法教育,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加强监督,确保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20.
法律素质是指公民所具有的法律意识、具备的法律知识以及所实施的法律行为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素质,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公民的法律素质现状如何,相比之下哪一个市公民的法律素质更高,四市公民各自的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行为在哪些方面存在不足等等,是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亦希望对其他地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