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溯因推理越来越受到逻辑学、计算机等领域的重视。皮尔斯最先提出溯因推理,他认为只有溯因推理才能产生新知识,并通过对演绎、归纳和溯因推理的形式的分析,阐述了溯因推理的意义。汉森进一步总结了皮尔斯的溯因推理理论,并确切的提出了溯因推理概念。Harman和Josephsons把皮尔斯的溯因推理理论和"最佳解释推论"相等同。溯因推理从假设的前提能够得出猜测性的结论,其在本质上是非单调性的。  相似文献   

2.
溯因推理是语言理解过程中建立假设和论证假设的前提。关联理论是为获得最佳解释而确定所溯假设合理与否的重要手段,是在溯因背景下运行的论证机制。词义的调整和产出是利用溯因推理为起点,将所得假设作为关联理论推导含义,验证其合理性的系统过程,从而达到在语境条件下确定词义和准确理解说话人意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根据皮尔士的认识论思想--溯因逻辑,研究翻译过程中译者思维习惯的形成,结果指出,译者思维习惯的形成实质上是在猜测本能基础上的溯因推理-归纳-演绎的知识获得过程,即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译者首先本能地运用溯因推理做出假设,并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使用归纳来检验假设,然后再创造性地演绎出翻译规则和理论,最后内化为译者的思维习惯,使其翻译活动的潜意识程度得到提高,从而加快翻译速度.  相似文献   

4.
溯因被认为兼具创新性和逻辑性,但因两大特性难以兼容而成为争论焦点。通行的解决方案无法根本解决问题并招致了其它困难:将创新思维形式化以便将其纳入逻辑范畴,或彻底否认溯因的逻辑属性,只是从认识论角度对待溯因。若从以下观点出发,便可在充分尊重皮尔斯的前提之下,合理解决不兼容问题:溯因与溯因推理分别来自不同的概念领域,后者是前者的子集;属于溯因却不属于溯因推理的部分被称作溯因洞见。洞见具有创新性,而推理具有逻辑性。  相似文献   

5.
从翻译研究前沿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谈起,在认识皮尔士哲学思想、溯因理论发展过程、溯因逻辑推理的基础上,从皮尔士认识论角度探讨皮尔士溯因本能的假设生成过程和溯因推理的假设评估过程在翻译研究中的体现:翻译单位的动态变化,同一译者、同一文本使用的不同的主客观翻译单位,翻译策略使用中去桎化策略与心理词汇提取过程体现溯因猜想和溯因推理的相融、交互的动态过程。同时对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哲学严谨性、确定性真理观进行探讨,呼吁用皮尔士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反思,以促成实证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溯因是有别于归纳和演绎的第三种推理逻辑,创始人皮尔斯基于此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阶段循环"。其后续发展除了最佳解释推理(IBE)以外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溯因逻辑弥补了归纳法和假设演绎法各自的不足,因而被认为"好的科学在方法上应当是溯因的"。溯因方法论在行为科学研究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指导价值,在定量研究中,方法学家海格提出的科学方法的溯因理论克服了以往研究惯习中只重视"辩护语境"而忽视"发现语境"的偏颇,强调了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思路;在定性研究中,溯因分析对扎根理论的革新也有助于完成其理论构建的使命。  相似文献   

7.
惊讶事件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它在科学研究和法律推理中的重要证据力都不曾受到理论工作者或实务工作者的重视和关注。事实上,惊讶事件不仅在法律的刑事侦查中而且在科学发现中都具有重要证据价值。惊讶事件的证据力表现为:如果一个理论或假说能精确地预测或解释惊讶事件,那它将获得人们更强的支持和信任,因为惊讶事件是小概率事件,它和一个理论或假说的确证度成反比关系,即惊讶事件的概率越小,则预测该惊讶事件的理论为真的可能性越高。同时,从科学逻辑角度来讲,惊讶事件是严厉测试的一种表现结果,反过来讲,严厉测试可以产生惊讶事件。这一点在案件侦查和法庭审判等司法活动中都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司法过程中,如果充分利用惊讶事件的证据力,那就可以大大降低错案发生的概率,从而为通达司法公正、维系法律理性和建设法治中国提供方法支援。  相似文献   

8.
目标分析法是命题逻辑自然推演法的一种形式 ,它采取设定目标语句来引导推理过程直至完成全部论证的结构。它的基本理念就是所谓“由果溯因”。  相似文献   

9.
无效推理指不符合推理规则的演绎推理。无论是传统逻辑还是现代逻辑,在探讨推理的演绎性时,均因无效推理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而不加讨论并且弃之不用。即使在科学研究或日常思维中有用到之处,也未明确承认或用别的方法替之。本文明确提出,无效推理虽不能作为正确的演绎推理来用,但可以归入或然推理一类中,当成或然性推理来用,同样是人类思维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方法,这就是说,只要我们充分认识了无效推理的性质,并加以正确运用,就可以发挥其正效应,帮助人们认识现实,认识自然,发现科学,预测因果,提出假说等。  相似文献   

10.
蒙提·霍尔问题涉及如何界定决策中的随机事件、如何刻画决策者的认知和概率计算.通过与相关抽彩问题的比较和认知计算得出的结论是:标准概率论在蒙提·霍尔问题的概率计算中仍然有效,但采用朴素条件化概率忽略了问题情境中的认知因素;改变选择的决策在原问题中是期望效用最大化意义上合理的,但其推理论证存在逻辑循环,关于概率转移的解释是错误的.蒙提·霍尔问题表明不确定性决策中认知推理和概率计算之间不协调.这个悖论说明决策合理性与相应认知推理的逻辑可证性不等价,差异源于概率计算和不确定性推理依赖认知编码,这意味着随机性的知识是不可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