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华民国时期东北职官概述(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末东北地方官制改革的历史背景,赋予东北有别于内地行省制度的新的行省官制体系。中华民国时期,东北实行了与内地整齐划一的地方官制。后来,由于奉系军阀以“保境安民”为由宣布自治,因此给东北职官制度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地方色彩。更由于东省铁路问题,东北又出现了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和管理制度上极具特点的东省特别区及其官制。  相似文献   

2.
明朝承前之势,推进监察法规和考绩制度的完善发展,规范监察机构的实施方法,强化职官管理;清朝集前朝历代之大成,强调法制地位,完备监察法规和职官考绩制度。在明清两朝的君主专制背景下,作为中国古代职官管理的两项重要制度——监察与考核实现了以监察为主,考绩为辅的封建监察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西夏时期黑水城地方设监军司,黑水监军司既是地方行政单位又是军事机构,黑水监军司中设转运司和仓储库局,同时,监军司受经略司管辖。黑水城地方各部门官职及其品秩较为明确,黑水监军司中刺史的职能更多地体现出监察功能的一面。西夏政权通过经略司、刺史、转运司、库司的政务运行限制黑水监军司权限,显示出中央集权的趋势。西夏末期,黑水城地方建置似乎兼具监军司和州城制度的双重性质。  相似文献   

4.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开展了与苏联的贸易.通过对苏贸易,用剩余的农副产品换回了极度缺乏的军需民用品,以及工矿业、交通运输业急需的机器设备和物资,从而促进了东北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力地支持了东北和全国的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7,(4):151-159
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解放区由于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卫生条件简陋及卫生知识的匮乏,致使疫病大范围流行,以鼠疫最为猖獗,并呈现出日益严峻趋势,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为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卫生委员会采取建立卫生防疫机构及配备防疫人员,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动员群众开展卫生清扫运动,实行防疫注射与隔离治疗相结合等措施,有效控制了疫病的爆发与流行,并建立起科学的群众卫生观,为新中国的卫生防疫事业及社会管理积累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日本宗教是从日俄战争开始在中国东北地区传播的,此后近50年间,日本宗教在中国东北地区协助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上军事上的侵略扩张,极力配合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地的“皇民化政策”,开展“海外开教”活动,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随着日本军事侵略而传来的日本宗教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类派别,由于带有明确的侵略目的,强迫中国民众改变传统观念信仰,使中国人民的宗教感情受到极大的伤害,因而,无法真正融合于中国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日本战败,日本宗教也在东北地区荡然无存。了解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宗教,探讨当时的社会网络和鲜为人知的历史轨迹,以及日伪政权的宗教政策与宗教行为,有助于我国对东北殖民地文化的这段历史的了解,并且能够进一步揭示日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7.
自宋代以来,赣东北地区一直都是江西的富饶之地。赣东北的商品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区域特色。转口贸易的繁荣、加工业的发展、地方性手工业的发达、从商行贾风气的浓厚及商品经济相关行业的形成,成为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8.
康熙时期是清代东北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东北南部教育大体恢复到了明末的水平,北部则从无到有,开辟了教育的先河.此时的教育有儒学、八旗官学、书院、私塾等几种形式,它们的发展成了近代东北教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东北政务委员会是张作霖死后奉系政权得以延存的重要标志,也是张学良时期奉系政权的象征和标志。从易帜谈判时的东北政治分会到易帜后的东北政委会,表明东北政委会政治空间形成并最终定位于东北。东北政委会成立后,南京国民政府一直谋求瓦解和控制东北,于是双方在东北政权方面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和博弈,使东北政委会政治空间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从本质上说,南京国民政府与东北政委会之间的权力博弈,是统治阶级内部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和利益的斗争。  相似文献   

11.
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劳工政策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沦陷时期对东北的劳力资源所实行的野蛮掠夺政策是伴随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部署和殖民统治的进展而变化的。在东北沦陷的初期、中期、后期 ,分别实行了限制华北劳工入境、积极诱骗华北劳工入境、“劳务新体制”即“国民皆劳”的劳工政策。劳工掠夺政策的实施给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2.
日伪统治时期,棉花作为重要的军需产品,其种植和生产受到日伪当局的高度重视.作为具体的增产目标,1933年,伪满洲国制定了20年棉花增产计划;1937年以后,日伪进一步加强对棉花的掠夺,重定棉花增产对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确保棉花供应,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指定的植棉地点,必须强行种植.对完不成棉花出荷的棉户,施以酷刑,棉农售棉时更是百般刁难,压等压级,克扣极为严重,棉花从生产到分配全部被日本人控制.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棉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伪满时期 (1 93 2 - 1 945 ) ,日本帝国主义不仅从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对中国东北实行全面统治 ,而且对其占领下的中国东北采取“竭泽而渔”、“杀鸡取卵”式的破坏性殖民掠夺政策 ,致使东北的能源资源遭受到严重的洗劫和摧残。  相似文献   

15.
日伪统治时期,日本殖民者为了达到掠夺中国东北资源、维护战争机器运转、北部防御苏联等目的,大肆掠夺中国东北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形成了一整套有利于掠夺劳工的劳动统制政策,并通过诱骗招募、抓捕、通过行政命令强制征集等手段,实现了对中国东北农村劳动力最大限度的征用和掠夺,日本的殖民统治给中国东北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边塞诗研究自古以来即倍受关注。作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座重镇,隋唐时期的边塞诗更是如此。然而,研究者多将注意力集中于此一时期的西部边塞,对于东北地域的边塞作品少有重视。隋唐时期发生在东北边塞的诸多民族战争和东北地区独有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也都催生了为数不少的优秀作品。经由对这些作品的梳理探究、分析归纳,力求为隋唐时期边塞诗研究作出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结束后,为了开创东北根据地,中共中央将山东、苏北等地区最得力的部队和干部陆续派往东北地区。由于这些大多来自华东地区的战士不适应东北冬季的寒冷气候,部队中普遍出现冻伤情况,直接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除了气候因素,十几万出关军队的被服等准备工作不充分,东北各地区尚未建立起巩固的根据地、无法获得稳定的后援,加之卫生工作经验不足等,都使得东北解放战争初期部队中冻伤的情况比较严重。不过,随着预防与治疗经验的积累和后勤工作的加强,在辽沈战役及之后入关参加的平津战役中,再没有大批冻伤现象的发生,保证了作战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平江县的地方军事化,作为南京政府时期民国县级地方军事化的典型个案,突出反映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在国共内战背景下,动员社会资源投入为各自政治利益而斗争的一般规律.其中上级行政机关的典则和物质支持,与县级行政机构根据县情推行具有地方特色的军事化政策的结合程度,决定了双方地方军事化水平和运动的总体走势与命运.  相似文献   

19.
李雨桐  于雪 《社会科学战线》2020,306(12):250-254
伪满时期,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导下,在"满铁""满炭"的操纵下,中国东北的矿产资源尤其煤炭资源悉数落入日方之手,其消耗与流失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和规模。这一时期,中国东北煤炭资源从开采、冶炼到销售,无一不带有殖民掠夺性色彩。追溯伪满时期中国东北矿产资源从"产"到"销"的全部过程,厘清资源流失的数据和去向,是对日本右翼分子"侵略有功论"最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后期的国共东北内战和东北土地改革时期,位于三江平原的合江省(今黑龙江省所辖)妇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妇女解放思想的宣传引导下,积极投身于土地改革运动,开展大生产、支援中共领导的解放战争,进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揭开了内战时期东北地区妇女解放运动的先声,有力地推动了此间东北各省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开展。探讨此间合江地区的妇女运动的影响,有利于总结历史上的中国共产党妇女工作经验,为全面研究和准确评价在近现代东北地区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妇女的作用及其历史地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