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之所以能够在 2 0世纪 30年代末和 4 0年代初形成 ,是因为这一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更加成熟 ,能够把马克思主义原理更好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并形成了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 ;抗日战争的复杂环境 ,使得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必须调整策略路线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什么性质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要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由此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理论的提出使中国非资本主义前途的设想变为现实;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实践过程无论对我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还是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的思想,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领导的思想,明确了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明确了必须建立由无产阶级领导的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思想,明确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观体现了综合的、协调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试论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的新民主义社会论曾经指导了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源头。在今天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中 ,重新探讨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理论和实践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进行了梳理、着重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新文化与新经济、新政治的关系及革命文化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与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地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及其内涵;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造就革命文化工作队伍与建立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两太理论内容构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要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解决中国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这两个理论前后衔接,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和基础,后者是前者发展的必然结局.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理论起点,并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践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8.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 ,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崭新理论。这一理论不仅指导了新中国的建立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应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的历史阶段。但新民主主义社会只经过了三年的实践就被毛泽东放弃了。本文认为毛泽东过早放弃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的主要原因既不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的缺陷所致 ,也不是苏联的影响 ,而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  相似文献   

10.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08,28(5):111-11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什么突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此学界有"策略"说、"社会结构变迁"说、"苏联影响"说等代表性观点。实际上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是"多因决定"而非"单因决定"。其中,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是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的关键性原因。那种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转变中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显然夸大了毛泽东个人主观因素在这次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构建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是运用经济、政治、文化3要素组成的社会结构分析法,来论证三者全面协调的发展。其关于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新民主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具体展开,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人的和谐发展。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民主”思想是毛泽东在晚年提出并付诸实践的民主理论。毛泽东提出“大民主”思想的最初目的是反对官僚主义,后来则用于进行政治斗争。“大民主”思想存在严重误区,它违背了民主的本义,忽视了民主的阶级性,违反了民主的程序性,缺乏法律上的精确性。但是,“大民主”作为一种民主政治模式,蕴含着一些合理成分,被视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种理想形态。而且,毛泽东在进行“大民主”实践时,其理论思维的主观动机和价值取向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关于新文化的重要论述,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确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文化的理论体系,建立共产党执政时期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理论框架,以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农民思想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论述了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武装斗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统一战线、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以及党的建设等五个方面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农民思想。  相似文献   

15.
对毛泽东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刘少奇的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观作了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毛泽东、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观都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过渡学说、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其实践目标相同,精神实质相通,都是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两者具体内容有所不同,主要是对"过渡"的理解不同;两者体现了不同的理论特色,即稳定与活跃.  相似文献   

16.
革命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中占有重要地位.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一场文化革命,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要取代旧文化;同时,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一种革命文化,具有革命性的指导意义.革命与文化有着紧密的关联.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开创了落后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独特道路,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和认识水平的限制,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本身不够完善和成熟,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认识的不确定性、主要任务和主要矛盾认识的二元论、转变时间和条件认识的模糊性及对待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前后不一致性,致使我国过早放弃了新民主主义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如何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新国家的问题上,毛泽东的政治思考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搞经济建设,他想通过社会主义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实现中国的初级工业化;第二个方面是在外交上谋求中国的大国地位,通过一系列外交事务的把握,“中国形象”得以树立;第三个方面是如何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地位。总体上虽不能说他的探索是成功的,但却给后人留下了一道永恒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并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治稳定及其发展。新中国的政治稳定是和毛泽东重塑新中国政治文化分不开的:形成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主导的一元政治文化,参与型政治文化逐渐代替从属型政治文化。为建立更加民主的政治文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