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楚成王初霸中原的四个阶段:开拓夷越之地,巩固后方;挥师北上,与齐争霸;经略淮域,迂回争霸;问鼎中原,与宋争霸;并从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其称霸中原的原因及条件  相似文献   

2.
北魏统治中原后,其政权建设由军事逐渐转向政治和经济的发展,这也是北魏政权立足中原的当务之急。北魏的对外贸易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其对外贸易的特点是方式多种多样,涉及范围广泛。这种对外贸易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北魏与周边及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丰富了北魏的经济生活,进而为民族关系的稳定和友好相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地理环境优越,先秦至北宋时期一直为中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中原地区受"天下之中"观念的影响,加之学风与士风互动,文学成就也蔚为大观。仅就自觉转关而言,时在魏晋,地在中原。从文化地理的视域分析建安诗歌的生成原因,可管窥古代文学的自觉轨迹。  相似文献   

4.
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除了经济、文化方面的原因,法政制度构造方面的"大一统"设计、思想源流方面"天下"观与"华夷之辨"之间的张力也是重要原因。在古典中国政治哲学的"天下体系"构想中,中原王朝与边疆政权,均为天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华夷之辨实际上具有相对性。天下体系中对统治者唯一性的强调、对"中"意识的强调,使得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出身的政治精英,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视割据为乱象、视统一为正统,并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政治举措来巩固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5.
两都之战是元朝中期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战争期间,大都方面控制着中原和东南富庶之地,采取较为适宜的政治对策和军事部署,最终消灭上都集团,取得战争的胜利。尽管这次战争持续时间不长,但结果却削弱了蒙古贵族的统治力量,造成最高权力的转移,对元后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客家先民是中原汉人,其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血肉联系,存在着相当大的一致性。但客民有独特的迁徙历史,又有不同于中原汉民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背景,所以今天的客家文化又有别于中原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内容。本文采用客观描述与历史比较相结合的方法,从客家岁时这一侧面揭示客家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唐代,开元年间所设的十五道之--黔中道,为今渝、黔、湘、鄂、桂结合部,幅员面积约30万平方公里,辖18个经制州和51个羁縻州.自古境内以盛产盐丹著称.在唐王朝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中原兴师,黔中独宁",经济、社会得到了发展.本文从盐的角度解读"黔"字入手,展示了以盐丹文化、多民族多种经济形态共存的文化、流官和流放文化、羁縻州文化为其内涵的黔中文化.  相似文献   

8.
马强 《南都学坛》2004,24(4):5-10
秦汉王朝的崛起与兴盛均与汉水流域有重大关系。从历史政治地理角度看,秦在战国后期夺取汉水上游重镇汉中及成都平原后才取得与楚战争的主动,迫使楚国政治重心东迁淮河中游,为统一六国赢得关键一棋;两汉王朝的建立与稳定与汉水流域关系更大。汉高祖刘邦自汉水上游汉中开始建立帝业,刘邦定国号为"汉",包含有君权神授、入主中央、主宰天下的政治象征意义。东汉光武帝刘秀及其核心政治集团则基本来自汉水上游之南阳。两汉时每当中原战乱发生,就有不少难民流寓汉中、荆襄。汉水流域富庶的农业经济在秦汉时代长期分担了饥荒与战争带来的灾难,缓冲了社会危机,从而对秦汉王朝的稳定与强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汉中、南阳与关中、中原的发达的交通与经济往来对秦汉王朝也有重大意义。汉文化的主流仍然建立在江汉流域战国秦以来的楚文化基础之上,即汉文化精神的基调仍是江汉楚文化的流风余韵。  相似文献   

9.
"真主"观念是五代时期的一个重要政治概念,是与割据政权的僭伪帝王相对立的统一象征。其指称变迁先后经历了后梁至后汉"真主"身份飘移无定、后周"真主当出中原"、宋初"真主"应命而出三个阶段,时人的政治判断与举措言行也深受其影响与牵制。"真主"指称的变迁反映了政治局势的演变和中原政权统摄力的逐渐恢复与加强,体现了观念与现实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0.
世卿政治是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最显著的政治特点,以七穆集团为基础而形成的郑国世卿政治就是其中的代表.郑七穆集团的形成过程、执政卿权的传递秩序,以及对权力的垄断均具有"集体性"的特色.郑国七穆世卿政治同中原各国相比,既有共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