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倾向斗争,主要是指反对“左”的方面或右的方面背离或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正确路线的错误倾向,属于党的思想政治斗争范畴。这种既反“左”又反右的反倾向斗争,在整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上从未间断过,并逐步形成了“两条战线斗争”的科学概念。 1928年斯大林在总结联共(布)党内斗争经验时指出:“列宁在我们党内向来都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反对‘左’派,又反对明显的孟什维克主义倾向。……我们是在反对两种倾向,既反对右倾又反对‘左’倾的斗争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历史证明,“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是党的唯一正确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附魅与神化——对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反思(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以来,20世纪中国作家几乎走下神坛而"祛魅",但唯有鲁迅是例外.文学批评界一直在为反对"神化鲁迅"、还原"人间鲁迅"而不懈努力,可是并没有真正彻底去除"神化鲁迅"的倾向,而是对鲁迅进行另一种形式上的"附魅"与神化.具体体现为:批评鲁迅的非学理化倾向;反批评一定程度上的非学理化倾向;现行大学文学史教材,不对鲁迅创作不足作出辩证评价;夸大鲁迅思想家的一面;和其他经典作家相比,学术界不谈或少谈鲁迅文学创作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文献发展呈现出一些整体特征:数量大,增长快;内容交叉重复;载文既相对集中,又高度分散,呈现出分布有序的离散规律;形式多样,时效性强等。因而文献从其数量、内容与形式到整个组织活动领域也随之而发展和变化,灰色文献就是在这变化过程中产生并发展的。由于灰色文献涉及面广、层次多,能立体反映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动态,所含资料内容复杂,信息量大,情报价值高,被认为是当前各国研究和利用的重要信息资源。“灰色文献”这一术语首先产生并流行于本世纪叩年代西方文献学界和部分学术界。1978年12月欧共…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审美观念的转型当中,从作品到文本的转型值得关注。其中,从作品观念向 文本观念的转型又有其特定过程。这就是:首先是作品观念本身的从内容向形式的转型,然后是从 独尊形式的作品观念到文本观念的转型。文本观念强调了作品的内部世界、精神世界、心理世界、 情感世界的一面,为作品自身注入了新的内涵,破坏了作品的再现性的神话,然而也存在着过分强 调作品的隐喻性、修辞性和作品自身主观性的无限性,以至完全忽视了文本的表意、交际功能,以 及从反对唯一的中心到反对一切的多中心的缺憾。  相似文献   

5.
论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哲学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并延伸和发展了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我们姑且把后现代主义所包含的非理性内容和具有的非理性倾向叫做后非理性主义。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朝着新解释主义、新约定主义、新人文主义、无根主义和流浪主义趋向发展。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否定和反对传统哲学的本体、对象和基础,这实质上抽掉认识内容,只从认识形式和主体的活动方式来谈认识。这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立足于客观对象,强调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和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是根本对立的。但后非理性主义认识论从主体维度出发,把认识同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紧密结合起来,进而探讨了认识中的文化、交往、解释及认同等一系列问题,这又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又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光华 《兰州学刊》2008,(3):118-120
在过去十年中,大陆史学界对后现代的基本理论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这一研究体现出逐步深入的趋势:从态度上的犹疑、反对发展到批判接受,从介绍、评论发展到一定范围的实践。另外,学界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有不少缺陷与不足,值得反思并改进。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哲学认识论试图消解传统认识论的主客二分和反映论的基本原则,试图解构传统认识论对确定和终极目标的追求,既反对理性主义原则,又反对非理性主义原则。主张一种约定的、任意的、不断增生和开放创造的认识论。后现代主义认识论虽然反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的认识精神,但从其特征来说,它又具有明显的非理性倾向,可以说是对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延伸。  相似文献   

8.
考察“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正在进行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它们在内容上既有着共同的旨归又因应了不同的语境,在形式上既保持总体的稳定又不断探索求进,标志着我们党的党内教育形成了一种渐趋成熟的模式。这个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统一”和“四个拓展”上,即周期性与限定性的统一、目标一致性与内容侧重性的统一、由内到外与自上而下的统一、顶层设计与基层首创的统一,教育活动向教育实践活动的拓展、严格掌控向科学治理的拓展、典型引路向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拓展、配套措施向长效机制的拓展。  相似文献   

9.
成仿吾是创造社成员之一,他是在新思潮的影响下,向旧思想、旧文化进行猛烈冲击的具有鲜明创造精神的人物。不能把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截然分为艺术派和人生派。成仿吾既强调作品艺术性的重要,反对标语口号,又重视艺术的战斗作用。创造社和成仿吾有浪漫主义创作倾向,但成仿吾同时强调现实主义的重要。成仿吾较早接触马克思主义,进而使创造社获得了新的生命  相似文献   

10.
明清小说的劝化倾向是受一定历史时代和社会思潮深刻影响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基本内容可以分为道德伦理劝化和人格劝化,而这些劝化内容往往又要借助题名、入话、诗词、尾评等不同的文本形式来体现.明清小说的劝化倾向既体现在小说文本创作方面,又表露于小说理论,而小说家的作品自序或代序更是了解作家劝化思想和小说劝化倾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问题,一直都是语言学界争论的焦点,尤其自索绪尔提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以来,国内外的一些语言学家先后对此提出了或支持或反对的意见。在综合了各方面的观点,并对语言符号的特性进行重新界定之后,认为语言符号既存在任意性,又具有象似性。从辩证角度分析,语言符号不过是从任意到象似的连续统一体。  相似文献   

12.
罗伟文 《兰州学刊》2011,(7):110-114
受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影响,以吕激、胡风、蔡仪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论家对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他们从内容与形式的完整统一、内容主导并决定形式和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一论题所蕴含的理论内涵。现代文论家对辩证形式观的认识,影响极为深远。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汉语语境中海德格尔美的思想研究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玉刚 《人文杂志》2007,(6):107-112
新世纪汉语语境中对海德格尔的美和艺术运思既有较深入的阐释,又有基于一定学理和价值参照作出批评的力作,表明汉语学界对海德格尔的美的思想研究已推进到新层面,就"思的事情"而言这未尝不是有启发性的研究思路!从另一视角可以洞察海德格尔美的思想对中国本土化美学研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国家教委在“七五”规划中提出了“语言学研究要进行转向性的开拓”。10年来,语言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更加贴近语言运用实际.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虽然已在向“重运用”过渡,但确立新的语言体系毕竟是属于学科性的重大变化,既系统完整又富于科学性、阶梯性的新教材不是短期能编纂完善的,这就造成了你“语境”这样重要的检测内容在中学语文教材甚至师范院校中文系教材中缺乏系统解说的状况.笔者试结合语言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与高考命题的实际,对语境的层组及分析操作要领作些释述.语境这个概念,最早由波兰籍学者马里诺斯基提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8.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人类历史上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中国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现代化变革。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伟大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学界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学者们有必要直面发生在特定时空中的“中国现象”并进行学理化阐释,从中提炼出逻辑自洽、具有原创性的标识性概念,从而为“中国现象”提供一个合理的理论身份。2023年4月23日,吉林大学“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政治学阐释”创新团队召开了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学理阐释”的学术研讨会,本组笔谈文章是在5位与会学者发言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其中4篇文章是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新型现代国家构建问题进行的学术思考,1篇文章是对现代化理论的反思。希望这些讨论能够引起学界对该问题的重视并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为构建既高度契合时代精神又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20.
既往有关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关系的研究,多已注意到他既有支持又有反对的矛盾态度。然而,透过态度这一表象,可以看到他对新文化运动更多是造势与借势。五四学生运动后,孙中山以自己的方式将部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形式纳入其革命方略中。他在1920年所使用的"新文化运动"一词也有其特定含义,强调民众动员,倾向借宣传以取得革命成功,相对并不看重反传统、欧化或白话文等,与胡适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侧重不同,实各有抱怀,处于错位的"战场"。在后续的历史记忆中,胡适等五四当事人和国民党人多从新的历史现实出发,重新叙述孙中山与新文化运动的关系,直接或间接建构了孙中山的历史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