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业革命前,英国的生态问题已显现出来。16-18世纪,英国的生态问题主要有:森林覆盖率锐减,野生动物减少,湿地面积下降。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后果。此时,人们开始以变化的态度认识和理解自然,日益注意保护自然和野生动物。政府和有识之士采取一些补救和保护措施,虽说相当部分措施的出发点是为保护贵族地主财产权利,但客观上起到恢复和保护生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马建康 《天府新论》2005,(Z1):320-322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这使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工业革命中,法、德、美、俄等国的国民教育发展得很快,但英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却变得异常缓慢,是因为工业革命通过其发展特点和对英国各阶级的影响制约了它的发展.结果使使英国的国民教育在19世纪明显地落后于其它欧美大国,并最终减缓了英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乃至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起因,有其内部(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前提)和国际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甚至与中国农业技术与纺织技术的间接影响、启发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工厂制度的确立,它产生了两个新的阶级。因此它含有技术革命与社会革命两方面的内容。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功,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矛盾也连渐暴露出来。“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在汉语中是有联系但又有曲别的两个概念。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之一,要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和充足的资金是必备的政治、经济前提.  相似文献   

4.
尉迟天琪 《理论界》2013,(10):109-111
英国这个古老的民族具有极其深刻的社会文化传统,并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英国社会固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的特点使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前社会结构的转变;代表着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贵族精神不仅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还带动了全民族投身到工业革命中的热情.然而社会文化传统中消极的一面也成为英国工业革命停滞不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欧洲大陆工业革命的特点及其社会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世纪对欧洲大陆来说,是“工业革命的世纪”。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既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继续和发展,又呈现出自身的特色:在纺织工业继续处于领先地位的同时,煤炭、冶金、机械、交通运输等重工业无论在技术上或规模上都发展较快;有关国家的指导、扶持政策,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各国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不相同。欧洲大陆的工业革命,促进了欧洲人口的迅速增长,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引起了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及阶级结构的变化,对欧洲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它是欧洲大陆近代化的重要内容,也为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这个问题,国内外史学界一般多从工业革命必须具备的经济前提,特别是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来谈的,诚然,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促使英国首先走上工业革命道路的,还有许多其它方面的因素。只有把这许多方面的因素及其相互联系谈清楚了,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欧阳萍 《兰州学刊》2011,(4):168-173
在近代英国城市的发展中,贵族地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凭借自己对城市土地的所有权进行各种规划和修建活动,一方面在城市中心区建设宫殿住宅,设计街道和广场,并修建市场、大厅和其他公共建筑物;另一方面,这些地主在城市周边地区修建住宅,推动城市不断向外扩张,由此推动了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近代郊区之兴起。英国贵族地主通过建筑租约机制与投机开发商合作,在保障双方最大限度利益的前提下推动城市建设,成为近代英国城市中主要的规划者和组织者,成为"城市的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8.
10 0多年来 ,英国工业革命史学研究了英国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的各种影响 ,但并没有专门讨论它对英语语言发展的作用。笔者通过研究发现 :英国工业革命增加了英语词汇、形成了地方口音、加速了英语的标准化、扩大了英语对外界的影响、英语的词汇不断被别国语言所借用并有了英语的新变体。  相似文献   

9.
寺院地主经济的研究,是中国封建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三至六世纪尤其如此.一是由于它成为封建地主经济的重要成分,构成地主经济的另一翼;二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寺院地主经济与世俗地主经济以及城市工商业经济构成三种私有经济成分.南北朝时期的寺院地主经济与世俗地主经济之间有着不少共性,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同样受着封建地主经济发展规律的制约和影响.但在另一方面,寺院地主经济毕竟是整个地主经济中具有自身特点的经济成分,因而又有别于世俗地主经济.近年来,寺院地主经济的研究,日益为史学界所重视,一些学者把宗教史与经济史结合起来加以考察,从不同的角度作了探索.然而,系统地将南北朝的寺院地主经济与世俗地主经济加以比较,进而揭示寺院地主经济的独特个性的研究,尚不多见.笔者曾在《南北朝时期的寺院地主经济初探》一文中,阐述了我们的看法.现再作此文,拟从寺院地主经济与世俗地主经济二者产生的社会条件、形成和发展的具体途径、以及各自在发展中所体现出的特点等方面,作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黎虎 《文史哲》2023,(6):5-27+162
南北朝时期的地主,既指占有或追求大量田地者,也指占有或追求大量钱财者,土地是地主首要的追逐目标,钱财也是其重要的追逐对象。南北朝时期的地主,分为“皇权地主”和“吏民地主”两类,前者由皇帝、皇室地主和官僚地主三者构成,其中皇帝乃是全国最高、最大的地主;后者主要是指“吏民”中占有较多土地或财富的相对富裕者。“皇权地主”是依靠皇权的培育、扶植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皇权通过封爵、仕宦等制度性措施和赏赐、聚敛等随意性手段,培育扶植起“皇权地主”群体,因而“皇权地主”是由政治原因所决定的政治性地主;“吏民地主”却得不到皇权的助长和扶植,主要通过扩张田地、增加劳动力、经营管理、利用水利工程等经济手段发展起来,因而是由经济因素所决定的经济性地主。“皇权地主”作为皇权的一个组成部分,属于统治者;“吏民地主”同其他普通吏民一样,属于被统治者。皇权与吏民的矛盾是南北朝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皇权地主”与“吏民”的矛盾包含在这个主要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11.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因问题,人们向来谈论很多;但工业革命中人的欲求因素,学术界却往往容易忽视。本文即想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图能起抛砖引玉的效果。 工业革命是生产力的巨大释放,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用罗斯托的话来说,就是发生经济“起飞”。但经济的增长得助于需求的增加,没有需求,生产就没有发展的动力。然而需求是与人的追求相关的,正是在这一点人,人的欲求与  相似文献   

12.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1760~1850年),随着生产的飞速发展、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人口生产也发生了深刻变化,显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因此,研究总结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运动的规律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对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近代英国经济“起飞”的奥秘将不无裨益。对理解我国现行的人口政策也具有一定的意义。一、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状况工业革命时期是英国社会急剧变动的时期,其间作为生产力首要素的人自身发展也必然  相似文献   

13.
一 现代农业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基础上.我们知道工业社会开始于英国工业革命,而英国的工业革命正是以对农村的掠夺为开始的.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将农民驱赶到城市,成为廉价的工业劳动者,此后,城市对农村的蚕食,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的转变,在整个工业社会都没有逆转过.  相似文献   

14.
从都铎王朝建立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结束,英国经济发展经历了由国家管制向全面自由的转变。都铎王朝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时代,形成了与之前封建碎化的状态完全不同的、君主对国家事务强有力的控制。而到工业革命时期,这种国家管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呼吁自由发展经济的诉求也体现在当时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的思考之中,并逐渐应用于经济生活,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实现现代经济的增长提供了自由的环境。  相似文献   

15.
17世纪晚期至19世纪初,英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公司制度的演进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短时间内,英国出现了合股公司热,一大批合股公司纷纷创立,股票市场随之走向繁荣。南海公司为支撑公司股价持续上涨,避免其他新设合股公司在股票市场吸纳资金;国家则为了维持不断增加的战争开支,不得不发行国债并倚重南海公司等大型特许公司来处理国债,因此允许南海公司实施债转股计划并由议会在1720年通过了《泡沫法案》。该法案颁布实施以后,金融市场受到冲击,人们对南海公司高企的股价产生疑虑并逐渐失去信心,最终由于“南海泡沫”破灭,一大批公司随之倒闭。这一法案与其他相关法案以及诸多重商主义政策措施一起,成为后来设立合股公司的法律和政策障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英国合股公司的发展。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英国一些公司通过各种手段绕过法律和政策障碍进行融资并在公司制度上有所创新。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接近完成,1825年《泡沫法案》被废除,金融市场发展和公司制度变迁进入了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英国是世界工业革命的发祥地。工业革命是一场产业革命,是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解放劳动者、创造新的生产力和生活方式的一场变革。我们说黄山市开展的“百村干幢”古民居保护工程也是一场革命,这是一场微文化遗产传承的革命,是倡导黄山农村居民对旧生活方式的革命,同时也是教育当代人如何传承优秀文化,创造性地利用古文化服务新生活的革命!  相似文献   

17.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成因问题,人们向来谈论很多;但工业革命中人的欲求因素,学术界却往往容易忽视。本文即想在这方面作一些探讨,以图起抛砖引玉的效果。一工业革命是生产力的巨大释放,是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用罗斯托的话来说,就是发生经济“起飞”。但经济的增长得助于需求的增加,没有需求,生产就没有发展的动力。然需求是与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在考察18世纪的英国状况时提出,哲学的民族特点和社会作用与其继承的哲学文化传统相关.德国人继承的是基督教唯灵论的传统,法国人继承的是古典古代唯物主义的传统,英国人则是这两种不同传统的混合,因此,英国哲学具有矛盾的特点,并走向经验和怀疑论.英国人强调的是单个人的社会经验,法国人强调的则是民族性的政治经验;英国人只关注个人利益,法国人和德国人则分别从国家方面和哲学方面强调普遍利益.因此,英国发生的是社会革命、工业革命,法国进行的是政治革命,德国经历的是哲学革命.其中,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最为广泛、深远,它是整个社会运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建立了工厂制度,在工厂制度下,工人特别是童工生活悲惨,英国社会各方对此问题进行了诸多的实践,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工人基本的权利,成为英国福利国家历史进程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20.
工业革命发生于美国绝非偶然现象.在前工业时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取得了重要成果,城市化和工业发展均已居于欧洲首位,从而为工业革命奠定雄厚基础.人口因素、圈地运动和农业生产力进步是推动前工业时期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