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这部“剧中剧”中,男儿身的宋丽伶以歌剧优伶女扮男装的身份完美的掩饰了他的真实身份——中方间谍,宋丽伶在扮演意大利剧作家普契尼著名歌剧《蝴蝶夫人》中巧巧桑一角时,以其蝴蝶的曼妙舞姿,东方的神秘气息让伽俐玛这个不知情的外交官正中其怀的落入了他“蝴蝶夫人“的美丽圈套。当双方最终对峙法庭时,活在自己东方幻想中的伽俐玛被宋丽伶的真相彻底击垮,走投无路的他选择了自我了结。伽俐玛是西方世界的符号,原本为拥有权力和帝国话语的伽俐玛却被一个被其定义为赢弱和充满女性气质的东方“蝴蝶君”完败。  相似文献   

2.
钱钟 《小康生活》1999,(10):32-33
近年来,全球兴起“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消费热,素有“天然时装大师”美称的蝴蝶其商品年度贸易额高达10亿美元。在美国,日本欧盟市场上,蝴蝶价格居高不下,每只售价20—200美元。用蝴蝶翅膀制作的“蝴蝶画”更是价格惊人。美日欧  相似文献   

3.
王瀛  王浩天 《北京纪事》2010,(12):82-85
蝴蝶是浪漫美好的象征,“庄生晓梦迷蝴蝶”“蝶梦水云乡”“迷蝶无踪晓梦沉”……  相似文献   

4.
蝴蝶进入诗人的视野,而后化为诗歌意象,大体有三个层面:1它是诗境中构成自然景观的要素;2.作为一种意象,在民族文化的渊源里,可以找到两个典型的原型,其一.“蝶恋花”词牌的初创意义,即赋子蝶与花之间的密切关系以人格化的意义;而广泛流传的梁祝故事中的浪漫的“化蝶”情节的内涵则蕴含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的意义。这两种文化原型代表了源远流长的关于爱情、亲情和人情的精神。3.从“庄周梦蝶”的哲学思想中演绎出来的关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种种体验与感悟.丰富的蝴蝶意象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诗学理念和个性的诗人笔下,构成新诗中色彩斑斓的诗篇。  相似文献   

5.
周城“蟒蛇共蝴蝶”的现象是文化变迁中出现的一种结构,它将蟒蛇的故事与蝴蝶的传说组合在一起,而又将它们分别或共同与其他传说故事或事件组合在一起.这一文化结构不仅是不同地区的文化共时性"传播”所造成的横向交融,也不仅是同一地区的文化历时性"进化”所造成的纵向发展,它还是两者在时空发展上的有机综合所形成的文化变迁的"斜向结构”.这个"斜向结构”体现出“文化叠合”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认为东方的男子不是凶狠的傅满洲便是懦弱的陈查理;东方的女子要么是恶魔般的龙女,要么则是乖巧的娃娃;蝴蝶象征着美好的爱情,而爱情的主角通常也是一男一女。黄哲伦通过《蝴蝶君》讲述的爱情故事对上述三类刻板印象进行了展现和颠覆,意在表明东方和西方只有沟通才能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7.
黄哲伦笔下的《蝴蝶君》是对西方后殖民主义《蝴蝶夫人》的拆解之作,是对西方中心神话进行最彻底颠覆的剧作之一。作品中自大自负且自欺的加利马尔以东方主义二分法的视角去审视东方人,东方女人,将她们视为完美的能够为自己殉情的蝴蝶夫人。当加利马尔和宋丽灵“不按套路出牌的游戏”牌底揭晓时,以男子形象出现的宋丽灵彻底摧毁了加利马尔的东方主义幻想,本想征服他人的加利马尔却使自己陷入了自我拆解的漩涡中。  相似文献   

8.
蝴蝶是19世纪30年代创作,其特点是优美的散文形式。《蝴蝶》套曲是由十二首小品组成,表现各自的主题,表现手法,曲式及不同的表现情绪。《蝴蝶》的创作开创了音乐历史上又一重要的器乐体裁,就如同读一篇优美的散文在无比浪漫的意境中更能体会到的是作品“形散而神不散”的艺术底蕴。  相似文献   

9.
黄哲伦的《蝴蝶君》以人物聚散的离奇情节与细腻的心理刻画有力地颠覆了东方对西方依存关系的虚假命题。作者在其作品中试图解构东方主义、反击文化殖民并颠覆西方殖民话语权。由于作者的文化身份、成长经历以及他身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局限性,作品对东方主义的解构是有限的,特别是剧中人宋利伶的角色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一方面他被看作是颠覆殖民话语的一次努力尝试,另一方面角色本身却强化了西方对东方的固有成见。  相似文献   

10.
真心朋友     
住在一棵柳树上的蝴蝶、胡蜂、导蜜鸟,经过一段时问的相处,它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这天傍晚,急着想赶回家的胡蜂,在路上一不小心撞上了法国梧桐树,晕跌倒在门前的小溪中。眼尖的蝴蝶发现了,忙叫道:“导蜜鸟。胡蜂落水了,我们快去救它!”  相似文献   

11.
多姿多彩的蝴蝶除了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外,还可制作成各种形态的精美工艺、装饰品供人们珍藏。据悉,近年来,全球蝴蝶贸易年度额高达10多亿美元。国际市场上蝴蝶制品畅销,一般每只蝴蝶售价高达20—200美元。一只珍贵的金凤蝶高达3000多美元,而一张用36只彩蝶翅膀拼成的“熊猫图”在美国市场价值1万多美元。  相似文献   

12.
蝴蝶可被制作成标本和艺术品,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人工饲养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目前国际上建设蝴蝶园蔚然成风。各国对活蝶蛹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给蝴蝶人工饲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高等几何方法证明了用初等几何方法较难证明的“蝴蝶定理”,并给出定理的推广命题,从中显示出高等几何在初等几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根据海明威的“冰山原理”,基于多模态话语理论,剖析了《蝴蝶与坦克》原作的多模态话语,表明了“坦克”和“蝴蝶”是西班牙内战和共和军前军人佩德罗的隐喻,分析了佩德罗横死于共和政府军军人寻衅滋事后蓄意枪杀之必然和他横死之难以昭雪的原因,揭示了战争是戕害欢愉美好生活的恶魔。  相似文献   

15.
消逝的蝴蝶——《蝴蝶君》对东方主义的颠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裔作家黄哲伦把握自己的民族身份,创作了一部解构《蝴蝶夫人》的作品《蝴蝶君》。剧中作者审视了制约着西方社会思维的东方主义以及建构在这一主义之上的东方模式,并通过角色倒置,颠覆了原有的东西方权力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歌剧《蝴蝶夫人》解构的作品,黄哲伦的《蝴蝶君》解构了东西方传统的性别观,颠覆了西方对东方魔幻化的认识和原有的权利关系,体现了浓重的后殖民特色。本文从剧本名称的性别解构、宋丽玲身份的解构和加利马尔的解构三个方面论述该剧中的后殖民文学特征,为重新阐释这一经典作品提供多角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刘珂 《小康生活》2005,(7):63-63
最近。印度尼西亚政府为了防止美丽的蝴蝶从印度尼西亚雨林中永远地消失。号召本国农民广泛养殖蝴蝶,并协助农户将蝴蝶出口。  相似文献   

18.
古典的"蝴蝶定理"是以圆为基础给出来的,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将"蝴蝶定理"推广到一般二次曲线上进行讨论,并给出了新的"蝴蝶定理",它弥补了古典"蝴蝶定理"的不足,使"蝴蝶定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先驱,纳博科夫对蝴蝶的痴迷及科学研究活动是其小说美学思想生发的最根本的内在动因,即他的科学活动对他的小说美学思想具有发生学意义:对蝴蝶的迷恋与研究培育出纳博科夫独特的“元学精神”,并让他发现科学与艺术之间异质同构的“审美狂喜”的特征,由此而导引出他独特的艺术本源论与艺术本质论。  相似文献   

20.
神农架蝶类资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作者1997年8月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采集到的87种蝴蝶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