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帕斯捷尔纳克)一诗中,诗人的心愿是去成为帕斯捷尔蚋克和他的诗的一个"对称",但他又身不由己地对此感到踟蹰和犹豫.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这种踟蹰和犹豫呢?  相似文献   

2.
在王家新看来西方的现代性是无法亲近的,但俄罗斯这另一种西方现代性却是他的生命之源——两者都必须日夜面对自身残酷的现实.由于俄罗斯语境与中国语境的近似,王家新与帕斯捷尔纳克有关“承担”的人生观合一,因此他对帕斯捷尔纳克诗歌的接受是顺其自然的事.王在受帕氏影响方面,显示了从模仿到互文的一个单纯而至复杂的过程.通过对王家新诗歌文本的解读并与帕斯捷尔纳克的诗作进行比较讨论,可以更为精确地看清王家新在帕斯捷尔纳克那里到底受到了什么影响——其中既包括精神性的,也包括意象、细节和句法等等方面的,以及最终如何构成了语境共通的“世界诗”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正1946年,苏联作家、诗人、翻译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开始写作《日瓦戈医生》。就在这一年,他在文学杂志《新世界》编辑部结识了伊文斯卡娅。帕斯捷尔纳克是伊文斯卡娅热爱的诗人,亲眼见到他,激动不已。帕斯捷尔纳克也被伊文斯卡娅超尘拔俗的美貌所震撼,两人目光一接触便激起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4.
大自然是帕斯捷尔纳克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作为作家的灵感之源,大自然不仅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和艺术上的启发,也给了他哲学、宗教层面的思考,促使他不断探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的价值和意义.帕斯捷尔纳克建构的自然世界包含暴风雪、森林、雨水三个典型形态,其书写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准与独特的审美意蕴.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帕斯捷尔纳克获得了关于历史和生命的基本看法,自然也由此成为作家心灵的永恒家园,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给予他灵魂的慰藉和安宁.  相似文献   

5.
帕斯捷尔纳克曾经指出,莎士比亚的节奏是他的诗的基础。他分析了节奏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的三重作用:它既被用作说明某些人物的性格特征,又物化为声音,始终维系悲剧的主导情绪,同时升高并舒缓剧中某些粗鲁的场面。在一首诗中,声音往往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它或者使一首诗连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或者使一首诗全盘涣散。事实上,声音问题也牵涉诗人的个性。独特的声音既是一个诗人的个性的内核。主题或题材和花样翻新受到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荷马或者萨福所使用的体裁仍然为今天的诗人所沿用,而我们在这些题材中又表现了多少新意呢?但是声音…  相似文献   

6.
《老友》2006,(2)
中央红军的长征1934年5月广昌、建宁失守后,中央苏区的形势日趋恶化。博古、李德等人曾考虑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问题,并由博古、李德、周恩来组成三人团,负责"处理一切"。但是,他们对实行战略转移问题始终处于犹豫踟蹰中。直到9月上旬,红军驿前以北阵地沦  相似文献   

7.
走进苏联现代文学的长廊,璨若星辰的苏联作家让人目不暇接,有两位作家尤其引起人们的留恋和凝注,这就是肖洛霍失和帕斯捷尔纳克。也许任何一位真正的艺术家命中注定他的一生只能是“苦闷的象征”,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而现实的层峦迭嶂决定了他的个人经历必然要走一条曲折坎坷的道路。肖洛霍夫和帕斯捷尔纳克与他们的许多同行一样,他们各自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命运都无可幸免的经历了一个山重水复的过程。许多年来,苏联国内对他们作品的争议及创作意识的评价是这样的尖锐而严峻,《静静的顿河》第三部是在斯大林的亲自干预下才得以出版,而帕斯捷尔纳克苦心  相似文献   

8.
西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年第一期登载有徐洪火的《释“五马”》一文.经过他的查证文献资料和考核出土文物,认为目前流行的汉乐府《陌上桑》“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的注译——“五马,五匹马,汉代太守驾车用五匹马”;“‘五马’,指太守所乘的车马”,不合乎历史事实.断定“古代无驾五马之说”,《陌上桑》诗中的“五马”不是表实的数  相似文献   

9.
丘特切夫(1803——1873),是俄国一位伟大的诗人。涅克拉索夫称他为“第一流的诗歌天才”和“俄国文学中不多见的光辉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他为“俄国第一个哲理诗人,除普希金以外,没有人能和他并列”,列夫·托尔斯泰甚至认为他高于普希金,并且说:“没有丘特切夫,我就不能生存”,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费特、迈科夫和列宁都对他评价很高,阿赫玛托娃、帕斯捷尔纳克也对他十分推崇,俄国象征派则把他奉为祖师……目前,在苏联,“丘特切夫的名字—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与普希金、巴拉丁斯基、莱蒙托夫、涅克拉索夫的名字连在一起”,他的诗“决定性地进入了二十世纪的门槛”,并且“是读者最多的俄国诗人之一”。西方一些权威出版物也把丘特切夫、普希金、莱蒙托夫并称为俄国三大古典诗人。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对这位诗人的介绍刚刚起步,对他的研究可以说还是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10.
张洁宇:我们这期读诗会的活动现在就开始吧。今天是我们读诗会的第二次活动. 我们今天要读的是王家新老师的长诗《回答》。王家新老师的诗,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记念》、《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名篇,对于《回答》大家平时注意得可能不太多,但它发表出来之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过一些争论,这为我们今天的讨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关于这首诗的一些背景资料,先请“太阳石”文学社的彭敏同学作简单的介绍。彭敏(人大中文系本科生 ):我简单介绍一下王老师在《<回答 >的写作及其他》中阐述的一些观点。首先是关于诗题《回答》。“回答”…  相似文献   

11.
主持语:与许多艺术家不同,当大家还在踟蹰于是该追随传统,还是要创新的时候,梁远早已潜心与自然为友,沉浸在他的漆艺世界中了。散脱名利,梁远至今只举办过一次个展,用他的话说:漆艺需要大量的时间沉淀,那次个展是他几十年的积累和呈现。梁远并不关心艺术市场的潮流的走向,甚至不关心社会上的一切凡俗事务,只愿天天守在工作室,忙着他...  相似文献   

12.
鲁迅对于"革命文学"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在其倡导初期,鲁迅对之表现出极大的踟蹰,并同倡导者的围攻进行论争。但随着倡导者"挤"他看了几种科学的文艺论著以后,他终于对其有了正确的认识并给予高度评价。文章对鲁迅思想的这一转变及如何评价这一转变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陈坚同志写了一部《夏衍的文学历程》,要我写序,我答应了。去年,我在杭州和他见面,他似乎已经在动手写了,不料他竟写成了二十几万字的巨著。接到这部原稿,我踟蹰了,幸而最近有北戴河之行,反正自己不能游泳,便利用时间,读完这部作品,并愉快地写成了这篇短序。  相似文献   

14.
黄遵宪的诗人地位是人所周知的 ,但他为诗之本意以及他的诗歌的实际影响超出了“诗界” ,却往往是人们所忽略了的。黄遵宪“诗界革命”的实质是思想革命 ,从本质上说黄遵宪是一位启蒙思想家、革命政治家和教育家。兴教育、开民智才是他的“诗界革命”的本真  相似文献   

15.
爱情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最美好的体验,而描述爱情的诗又往往联系着诗人的亲身经历。诗,都是诗人心趣的表露。当爱的真挚热烈、自由时,徐志摩歌唱和赞美爱情;当封建传统摧残爱情时,他向封建势力开火,当爱情走向低谷时,他的诗低沉、衰怨;当爱情走向破灭时,他的诗懊丧、叹息,但并不彻底失望。徐志摩有他自己的世界和属于他自己的诗。  相似文献   

16.
觉罗廷奭是一位少年天才诗人,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存诗八卷,积诗千首,绝大多数可观可诵。他论诗崇尚肝胆和性灵,既有不为成法所囿、拔戟自张一军的胆量和胸怀,也强调诗歌创作的灵机和真趣。他痴于诗,钟于诗,诗乃是他生命最重要的精神寄托,也是他思想情感的最忠实载体,生活中的悲喜哀乐、忧怨憎恶无不发之于诗。前期诗风华艳,随着年龄增长渐趋清新流利。题材以咏物诗较多,山水之作很少;体裁以近体为主,古体较少;风格多样,个性鲜明;华章丽句,时贤多有称赞,有突出的诗歌成就。  相似文献   

17.
罗伯特·克里利一直被认为是仅次于查尔斯·奥尔森的投射诗派中坚人物。他提出投射诗的核心原理:“形式向来不过是内容的延伸。”研读克里利的散文和访谈录可以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他竭力拥护与奥尔森共同推出的投射诗理论,他此间有关客观性、语言、形式以及诗歌尺度的言论几乎都可以看作是投射诗理论的诠释。然而在创作实践中,即使是在他极力拥护投射诗理论时候,他的有些诗歌也表现出对投射诗原理的背离。这可以从他这段时期创作的几部组诗中得到证明。无论克里利是否遵循了投射诗理论,可以肯定的是,他一直尝试把自己的即时感知投射到诗歌中,从而为自己在美国诗歌史上奠定了不可替代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卞之琳是个独特的存在,他的诗歌风格,其基本特征是冷静、距离、理趣。由于经“冷”处理,他的诗很难感动人,却能通过启迪人来实现其美学价值。同他注意感情克制关联,卞之琳总是小心地拉开诗和读者的距离,因此,读他的诗,常常没有沉浸其诗情中的感觉,而是超脱其外,隔着一段距离在审视、在体味其诗中传达出来的情绪。他的诗还追求一种理趣美,他往往把从生活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以一种单纯、简练的意象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沈兆禔其人其诗,被埋没实在是件憾事。无论是“人以文传”,还是“文以人传”,沈兆禔和他的《吉林纪事诗》都应该传之于后世。如果撰写吉林乡土文学,他和他的诗,都应占有相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指出章先生不是诗人而诗的造诣卓越。同样是言志抒情,而他的诗中充满着时代的危机感和个人的责任感;他自任以天下之重,把民族的生存和文化的延续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诗的深刻意蕴即在于此。他充分发挥了汉魏乐府古体的作用,深得五言古诗的神髓,而五律与七绝也游刃有余。活剥诗可以说是他的创造,巧妙而深刻地讽刺了当时的现实。他的诗风和晚清形式主义的诗风诗论完全不同。对他的诗的评价,必须和他的人品、学术、怀抱相结合。他的不可企及之处,使前辈名家俯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