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北京官话区朝峰片汉语方言中,除具有与普通话通用的词缀外,还有着与普通话词缀不同的特殊词缀形式的存在,如:前缀"老、精、黢、响、焦、齁"等;后缀"巴、拉、悠、么、乎、棱、溜、达、古、实、道、价"等;多音后缀"巴巴、乎乎、溜溜、滋滋、拉拉、邦邦、大乎、大拉、大溜、大噜、个抓、个丁、不丁、出溜、乎拉、里古拽、里出溜、里咕咚...  相似文献   

2.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语法、北京官话语法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较虽差异较小,但朝峰片汉语方言语法也呈现出了一些自身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特殊词语的用法。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一些特殊词语如“从(逮/搁)”、“整(治)”、“拿”...  相似文献   

3.
(一)中缀(Infix),《语言与语言学词典》认为是插入词中的词缀(Afix)。词缀是前缀(Prefix)、中缀(Infix)、后缀(Sufix)的总称,词缀是加在词基(Base)上以构成新词干(Stem)的语素。如lucky(幸运的)中的-y和un...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中的词缀非常丰富,前缀、后缀、中缀三种词缀类型完备。词缀的功能主要有突显和标示两种,其突显功能主要表现在前缀和中缀上,而标示功能则主要表现在后缀上。词缀功能的这种不同主要是受到词缀语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石江方言的状态形容词主要有前缀附加式、中缀附加式和后缀附加式三种结构方式,与普通话相比,在表义的丰富性,结构的灵活性、词义的虚化等方面都显示出明显的地方方言色彩。  相似文献   

6.
俄汉语虽分属不同语言体系和类型,但二者在词缀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结构上,俄语词缀由前缀、中缀和后缀构成,各有其结构特点;在功能上,俄语词缀主要具有构词、构形和修辞功能;汉语词缀除具有构词和修辞功能外,还具有语音、语法、语义、语体等功能。从而得出俄语词缀数量远大于汉语词缀数量,且词缀的标记性特点更适应于俄语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朝峰片汉语方言是东北官话和北京官话的过渡方言。作为"过渡地带",东北官话、北京官话的一些语音特点兼容并存其中,加之本地区语言的发展与演变,与普通话比,朝峰片汉语方言韵母的发音呈现出了自身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ɑ,在朝峰片汉语方言中读为[調];二是普通话中的单韵母o,在朝峰片汉语方...  相似文献   

8.
东北方言中有一种可带叠音后缀的单音形容词,数量不多,但变化形式特别,在群众口语中经常见到,很具有表现力,对其它单音形容词的变化形式也很有影响,值得注意。这类单音形容词的生动形式不同于普通话中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构成的一般规律,有自己突出的特点。普通话中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构成的一般规律是:词根和词缀的组合关系多局限于Add式(其中,A表词根,dd表叠音词缀,下同;“A不××”等形式,例“黑不溜秋、酸不拉唧”等,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即,词根A只能在前,词缀dd只能作为后缀。而东北方言中这种类型的单音形容词生动形式的词缀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们不但可以作为后缀构成Add式,还可以作为前缀构成ddA式,甚至可以由叠音词缀变化为单音词缀,变化  相似文献   

9.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本文通过对赤峰汉语方言词汇中的多义词词义的扩大和转移,词缀的特殊用法、各类方言词汇的来源三方面的具体分析,探讨赤峰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方法及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新疆汉语方言里方言色彩较浓的一些常见前缀、后缀、准后缀、叠缀的意义和用法逐一进行了考察,并做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  相似文献   

11.
赤峰汉语方言音系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峰汉语方言形成于清代。赤峰音系,除该地区最南端的八里罕方言岛的语音独具特色(隶属冀鲁官话)外,其内部一致性较强,只有新派和老派的区别,地域差别很小,八里罕话不能代表赤峰方言。赤峰方言的声母有25个(包括零声母),韵母有36个(不包括儿化韵),声调有4个(不包括轻声和变调。阳平44、阳平35、上声213、去声53)。赤峰方言声韵的配合关系和声的调的配合关系跟普通话相比,大同小异,赤峰方言共有1,236个音节。赤峰方言的音变现象大体有:变调、轻声和儿化,以及同化、异化、增音、弱化、合音调、个别字在读轻声时的特殊读音等。  相似文献   

12.
汉语和藏缅语中有的语言或方言一般的形容词重叠式具有特殊表义功能.还有一些形式特殊的形容词重叠式,如形容词重叠式之间加入中缀或其他词、带后缀或前缀、词根部分重叠等,则表示程度更深、程度降低,经常或反复,多数等语义.  相似文献   

13.
朝峰片是《中国语言地图集》中的一个方言地域名,是官话大区中北京官话区的一个方言片。其行政辖区包括内蒙古赤峰市、通辽市的部分旗县和辽宁省朝阳市的部分县市。远古华夏系、东夷系、东胡系等多民族语言在这里长期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并与四周方言相交融,为朝峰片汉语方言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朝峰片汉语方言,实际上是晋、冀、鲁、豫、京以及东北等多种方言与早期的"朝峰话"经过长期的相互渗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弱化了上述方言特点的,比较接近于普通话的汉语方言的变种。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综合分析,朝峰片汉语方言更接近于东北官话。因此,朝峰片汉语方言,应归属于汉语官话区的东北官话。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近代汉语在邯郸县方言遗留情况、词语的重叠类型、词缀的情况、词类的用法、主动句和被动句这五个方面叙述了邯郸县方言区别于普通话的特点及用法.  相似文献   

15.
东北方言中附加式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附加式词是“由表示具体词汇意义的词根和表示某种附加意义的词缀”①构成的词。普通话中的附加式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由词缀加词根构成的前附加式词,如“老虎”、阿姨”等;二是由词根加词缀构成的后附加式词,如“刀子”、“石头、“干巴巴”、“闹哄哄”等。对于中附加式词,目前的《现代汉语》书或不涉及,或认为“很少”。②而在东北方言里,有许多由中缀“加在两个词根中间”③或“插入词中”④构成的中附加式词。比如“稀巴烂”、“正了巴经”中的“巴”和“了巴”是插入词  相似文献   

16.
语素、词缀、词尾是形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素是构成词语的要素,是不能分割的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词缀是一种附加语素,表示词汇意义。可分为前缀、中缀和后缀。词尾是位于词根后面表示词形变化的标志,一般用来表示语法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赤峰汉语方言的形成是汉语多种方言及北方少数民族语言长期渗透、逐渐融合的结果。赤峰汉语方言应归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朝峰片。  相似文献   

18.
动词词缀“打+嘎子”在秦陇方言中是一种很独特的语法现象.秦陇方言中“打”作词缀与普通话相比较,它的实际意义已经消失,完全虚化为词缀,只能起到增加音节、增强句子韵律、舒缓节奏的作用.而且与“打”组合的动词大部分不能单用,与“打”组合后变成双音节词语,所以“打”又具有成词的作用,表示词根本身的动作具有“随意、不经意、不认真、稍微、应付”等色彩.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后缀时多带“嘎子”,作补语.针对秦陇方言中“打”作动词词缀的使用情况,在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的基础上,从作前缀、后缀以及语言传承历史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宜章新田土话中有一些名词词缀,如一般名词后缀“子”“头”,表性别的名词后缀“公”“婆”“牯”“嬷”“每”“佬”,时问名词词缀“晡”“前”,方位名词后缀“背”等比较有特色。文章将描述这些词缀在新田土话中的使用情况,并与普通话和周边方言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这些词缀有其本身的特色,也因为语言接触的原因,与周边方言和普通话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1 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属于现代汉语方言北方方言区。根据《方言》1986年第3期《新疆汉语方言的分区(稿)》一文的意见,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乌鲁木齐汉民汉语属于北方方言区的兰银官话。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的词汇根源于中原官话和兰银官话,受影响于维吾尔语和其他汉语方言。乌鲁木齐回民汉语和汉民汉语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大同小异,它们彼此之间更是同多异少。和普通话比较,乌鲁木齐的这两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