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的涿鹿,就是位于桑干河流域的河北涿鹿,即“涿鹿之战”发生之地。根据徐旭生的考证,蚩尤“为山东、河北、河南三省接界处的一个氏族”,结合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分析,认为包括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大司空村类型在内的仰韶文化,它们可能都是同一个氏族——炎帝神农氏的遗迹,而仰韶文化大司空村类型当为蚩尤遗迹。根据苏秉琦的认识,红山文化有可能是黄帝轩辕氏的遗迹。考古资料显示,桑干河流域的若干古文化遗址,存在有红山文化层叠压在仰韶文化层之上的现象。这表明了在桑干河流域一带,出现过红山文化取代仰韶文化的事实,推测即与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2.
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玉和玉器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且由于人们不断赋予的各种含义而使它具备了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蚌器、骨器等,其中尤以玉器最为突出。在各地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中,我们常发现有玉器随葬。以玉为葬,以玉为祭,是红山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与原始宗教有关,并且具备了礼器的性质,有的可能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人们所佩带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和礼制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燕北辽西的史前考古始于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经历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发现、认识,红山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中晚期重要的北方考古学文化类型,随着红山文化研究的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确立了燕北辽西较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红山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形态的各方面都有更新的认识,考古学区系理论、中国文明起源等理论均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红山文化不仅分布区域广,且遗址数量多。在对昭苏河流域进行全面调查过程中,发现这一地区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也很多,且具有这一地区独有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红山文化源流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山文化发现于本世纪三十年代,从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红山文化遗存的大量发现,对红山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红山文化遗存纷乱繁杂,但通过对该文化陶器的分析研究,可知它们大致能归纳为三个组合,代表红山文化发展中的早、中、晚三期。红山文化早期以蜘蛛山遗址T_1层、西水泉遗址F_(17)、H_(18)、H_(10)、H_2诸单位所出遗存为代  相似文献   

6.
中国玉器文化源远流长,玉和玉器在中国古代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而且由于人们不断赋予的各种含义而使它具备了不同的社会属性。分布于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极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的遗物有石器、玉器、陶器、蚌器、骨器等,其中尤以玉器最为突出。在各地发现的红山文化墓葬中,我们常发现有玉器随葬。以玉为葬,以玉为祭,是红山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有相当一部分与原始宗教有关,并且具备了礼器的性质,有的可能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人们所佩带的装饰品,同时也是人们从事宗教活动和礼制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红山文化是中华5000年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深入研究红山文化,认清中华文明形成的历程,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课题。2012年5月,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过程中,发现了中国敖汉陶人,在学术界引起重大影响,关于敖汉陶人的功用、性质、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引发了热烈讨论。通过对敖汉陶人的功用、史学艺术研究价值及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进行探析可知,中国敖汉红山文化陶人是一个鲜活的红山人祖神形象,这位祖神是具王、巫、祖先三位一体的人物,他的发现,对研究中国美术雕塑史,特别是对研究红山文化社会性质、研究古代中华文明的进程都有着重大意义,也为论证中华文明5000年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红山文化的推广成为文化民生的一部分。红山文化推广工作应该中英文并重,通过对红山文化的中英文宣传,可以积极扩大红山文化的影响力,使之产生品牌效应,不仅推动文化的发展,而且还可以间接推动旅游业和商业的发展,这是对红山文化做英文推介工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鉴于黄帝明堂制度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意义和作用,以及有关学者的不同见解,从典型案例刘师培的观点及其源流出发,深入分析黄帝明堂制度。分析认为,明堂制度萌芽于神农时代,正式形成于黄帝时代;黄帝明堂存在名异实同现象;明堂的功能主要是教化万民,虽然当时已从明堂中分化出承担类似功能的学校,但是仍然以明堂为主;黄帝明堂形制历来有五室、九室十二堂之分,体现了不同学派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学人风采     
那木吉拉1954年生,蒙古族,内蒙占自治区库伦旗人,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蒙古族及北方民族神话,代表作有《蒙古神话比较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徐子峰1954年生,辽宁康平人,赤峰学院历史系主任、教授,主要从事史前史、文化人类学、红山文化研究。独立主持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西拉木伦河流域红山文化经济形态的比较研究”,参与国际合作课题(赤峰学院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合作项目)“红山文化与蒙古文化比较研究”。代表性学术论文有:《牛河梁红山文化积石冢探析》、《…  相似文献   

11.
红山文化巫觋写实形象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归纳已发现的红山文化人像雕塑的形态,对于科学理解红山文化原始宗教的发展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红山文化的人像雕塑大都是写实的巫觋形象,主要分为全身雕塑和头像雕塑。全身雕塑又有站立、蹲踞和坐立之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双手合于胸前做祈祷状。再从雕塑的面部表情分析,不同的神态反映了巫觋神事活动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12.
截至目前,国内外有关红山文化的研究专著已出版甚多,滥觞于赤峰本土的红山文化(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中国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名副其实地成为赤峰地区最具代表性与招牌性的顶级文化类型,可以说"提起红山文化就是提起赤峰"。然而作为红山文化研究之"开山"、早在1938年即公之于世的日文版《赤峰红山后》考古报告,在漫长的时间里,竟迟迟没有出现中译本,不得不说是奇怪的事。我揣摩,国内专门研究红山文化的某些知  相似文献   

13.
红山文化是赤峰市的品牌文化,但是辽宁省、河北省、吉林省等许多城市都在进行红山文化方面的研究并用于城市形象的宣传与建设,这已构成赤峰市红山文化产业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核心问题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要着重从解决赤峰市红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关键性环节入手,为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4.
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处于“古国”阶段,当时已经产生了基于公社又凌驾于(氏族)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郭大顺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其社会已进入了“原始文明”或“早期国家”阶段。于建设先生用“神本社会”来界定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如果把西方的“酋邦”理论与红山文化的考古实证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应把红山文化界定为“酋邦”社会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关于黄帝等人性别研讨综述赵强自本世纪30年代闻一多先生提出“五帝为女性说”(呕高谋郊社祖庙通考跋》,《清华学报》12卷3期)之后,近十年来,在些学者又从生殖崇拜文化或图腾崇拜等领域的研究入手,探赜索隐.重证其说,把古史传说中的黄帝、炎帝、颛预...  相似文献   

16.
红山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一种史前文化遗存。同时,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透过研究红山文化,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红山先民史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物质文明、人们的信仰和祭祀活动等多个层面;同时对外宣扬红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提高其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  相似文献   

17.
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于2005年3—4月,对位于三座店库区康家湾红山文化及相关文化遗址进行调查,在这里发现了三处古文化遗址、一处墓地,采集到大量实物标本。根据调查,初步推断第Ⅰ号地点是红山文化墓地。该调查对探索西辽河上游地区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进程提供了重要学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红山诸文化发祥于西辽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和河北北部的辽阔地域。按文化类型又细分为前红山文化,包括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后文化及富河文化;后红山文化,包括小河沿文化,另外还有东山嘴遗址、牛河梁遗址等遗迹。红山诸文化出土的陶器,无论器型还是纹饰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本文不揣浅陋,试就其纹饰做一初探,并求教于纹饰学研究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9.
红山文化是中华民族史前文明的代表,对红山文化的英文翻译工作对弘扬中华文化有重要的意义。语言反映文化,文化通过语言得以表现,因此对红山文化的英文翻译不仅仅是汉英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对接。本文首先分析了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作者在红山文化翻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分析了红山文化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最后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因其独具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深受中外学界重视。在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学界普遍关注的是红山文化玉器。据统计红山文化玉器绝大多数出土于积石冢石棺墓中,并且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前期至红山文化后期,积石冢石棺墓的规模、分布情况,随葬玉器种类、数量、玉器组合等均有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图将红山文化玉器与北方区域原初形态萨满教相结合分析玉器的功能所在,以求深入了解史前时期辽西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