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挽歌是一种哀祭文体,其传统源远流长。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命危浅,文人开始大量创作挽歌。这些挽歌是士人对于生与死思考的艺术反映,由于他们的出身、地位、文化传统、人生观不同,其心态也表现了多元性。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挽歌诗是中古时期挽歌诗的巅峰。本文首先从陶渊明挽歌题目和其挽歌是否为临终属纩之作进行判断 ,在此基础上分析陶渊明挽歌诗在魏晋六朝挽歌诗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力图从挽歌与挽诗的角度阐发陶渊明挽歌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挽歌是古代丧葬礼仪的一个重要环节 ,也是哀挽文学的一种特定体裁。但大多数挽歌是在丧葬过程中由乐队演奏的。挽歌镌于碑石者 ,甚为少见。新近出土的唐代墓志中 ,有一批挽歌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唐诗文献。这类挽歌主要有两种类型 :刻在墓志盖上的挽歌和墓志铭中的挽歌。这两种挽歌 ,无论是作者和哀挽对象 ,还是内容与形式 ,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唐代挽歌与唐代丧葬制度、礼仪习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也是我们认识并了解唐代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以新出墓志所载挽歌与传世挽歌进行比较研究 ,有助于认识挽歌特殊的文学价值与社会文化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陶潜《挽歌诗》三首,是凭籍了魏晋佛教“三世”神学想象才得以突破我国千百年来的《诗》《骚》传统,于现实人生之外另辟出一“幽冥”鬼世界来。抒写其前所未有的奇思妙想,使之成为了千古绝唱的浪漫主义杰作。  相似文献   

5.
民俗作为人类的一种传承文化,是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充斥干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一个作家真实反映生活,就离不开民俗的描写。陶渊明亦不例外。从其大量诗文的字里行间,可以窥测到一幅幅生动的风俗画图;可帮助我们正确领悟其思想感情,深切体味其艺术匠心。一、民俗事家中的思想寄在陶渊明诗文中,民俗事象经常充当其寄寓思想感情的载体。象《挽歌诗》中对丧葬习俗的描写,便充分体现了他的人生观。挽歌,即葬歌。相传最初为拖引柜车的人所唱。晋代习俗,人死了,亲朋多唱挽歌,以示哀悼。这在《晋书·礼志》中就有记载:“汉魏故…  相似文献   

6.
挽歌,集文化和文学于一身,有着独特的魅力.挽歌与音乐紧密相连,哀挽之音感人是挽歌被纳入丧葬礼仪制度的重要因素;丧葬文化赋予了挽歌哀生悼死的意蕴,体现出古人生死观念的变化;行为挽歌与诗体挽歌的交织使挽歌在魏晋绽放出奇美的色彩.  相似文献   

7.
挽歌考     
挽歌是一种哀祭文体,集文化和文学于一身,因其悲哀感人的曲调,被丧礼所用。后成为丧葬礼仪制度的一部分。从此,挽歌就与哀生悼死结下了不解之缘。挽歌的判断标准与丧葬仪式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挽歌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8.
汉乐府中存有一些当时用于演唱的挽歌曲目,如《薤露》、《蒿里》、《梁父吟行》等。这些挽歌歌辞能够在丧葬活动中实际演唱的情况,一改先秦"禁乐"的丧葬制度,佐证了汉代挽歌送葬的丧葬礼制。汉代挽歌之所以能够纳入丧葬礼制中,一是与董仲舒提出新的儒家礼乐观有关,他否定旧礼,为民间存在的丧仪风俗争得了合法地位;二是因为汉代挽歌具有一定的仪式功能,如安慰死者,规范活人的行为,维护上下尊卑的秩序等。  相似文献   

9.
<正>自古以来,挽歌在东西方一直都是表现悼亡这一人类共同经验的重要方式。它具有独特的悲哀情调和凄丽的美学风格,表达的却是独具风神的生存哲学的诗意显现。挽歌是西方文学中的大宗,其写作历史悠远。但遗憾的是,国内学术界尚无人对这一诗歌样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它的非主流性及复杂性。张海霞副教授的专著《悲伤的缪斯:英国挽歌研究》(教育  相似文献   

10.
薇拉·凯瑟在美国文学艺术领域被誉为拓荒传统的”挽歌作者”。她的文学创作主题与其早年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凯瑟的“故土情结”及对大自然的热爱成为她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而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和传统文化的沃土给了她无尽的创作灵感 ,其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表达了她对生活、社会的独特理解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贾平凹的新作《秦腔》,与他过去同样以故乡为题材的作品相比,有了更多的思想冲力和深度。小说直面逼视当下乡土生存图景,同时为乡村传统文化的没落唱出深情的挽歌,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以写实的笔法忧思乡土生存又运用了现代小说的技巧。  相似文献   

12.
挽歌通常是作为死者送葬的歌曲使用,表达生者对于死者的怀念与哀悼之情.但挽歌体制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东汉时,出现"以挽歌为乐"的现象,尤其是到魏晋六朝时期怪异而复杂现象越来越多.魏晋时期正处于起承转合的重要阶段,出现新的衍变,这与玄学、佛学的兴盛、魏晋文人风尚等有着莫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对后世文人挽歌诗的影响方面来说,《薤露》、《蒿里》要比《虞殡》、《绋讴》大得多。挽歌诗实际滥觞于《古诗十九首》十三。大量的挽歌诗中都或多或少用这种方式表现出了对丧葬礼俗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许由,尧舜时代的隐士贤人,以许由、巢父为代表的道德情操,已成为原始选举制度的挽歌,但他们的理想王国却至今仍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的魏晋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拟挽歌辞》中对死亡的思考正体现了他的“委运任化”的死亡观。本文结合魏晋文人创作挽歌诗的习惯和特点,试着分析《拟挽歌辞》所反映的死亡观和陶渊明思想的结合,论述《拟挽歌辞》在写作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挽歌是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薤露》、《蒿里》这两首乐府古辞经历了从挽歌到丧葬仪式的过程,在魏晋南北朝发展为乐府诗《薤露行》、《蒿里行》.其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是曹操的《薤露》、《蒿里行》.在此过程中既反映了文学如何从实用走向抒情,又借此演变体现出挽歌在文学发展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三国演义》是政治精英的舞台,《红楼梦》是封建末世的挽歌,《西游记》是社会关系的寓言,而《水浒传》则是草莽英雄的传奇。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全面转型,沈从文身处其中,表现出的回瞥与悲悯体验是他对“传统”与“现代”的独特思考。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语境断裂与回瞥冲动,通过在乡村与都市,古典与现代的断裂层面来阐述其带有古典意味的宇宙模式,价值观念和人生趣味。二、审美建构与桃园理想,揭示其作品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审美取向,以及寻求超脱于现实的思想寄托。三、挽歌气息与末世情绪,仔细阅读其创作,文本在渲染桃园乐境时萦绕着的哀惋感伤的悲悯情怀,正是对现代社会这一特定处境的生存感悟。  相似文献   

19.
在六朝作家当中,沈约是难得的终老于官的一个,但他的一生始终处于死亡的忧惧和包围之中。其《伤王融》等九首颇得“清怨”之长,既是沈约为僚友之死而唱,也是为自己即将踏上那条漫漫而又寂寂的黄泉之路而提前唱响的一曲曲哀伤的挽歌。  相似文献   

20.
《挽歌与纪念》以其巨大的形式空间和丰繁驳杂的表达意象深受读者青睐。《挽歌与纪念》是诗人阎志在多年文学积淀后精心打磨出的一部反映个人心路历程、反思时代变迁的长诗作品,诗中有个人成长史的描写、精神逃离与回归的重塑,有现代性的反思,也有诗人对诗歌艺术形式与结构的匠心独运。在回忆过去、反思当下、追寻未来的诗歌基调下,《挽歌与纪念》表达了更加多元化的声音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