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迄今为止唯一的女首相,在她长达11年半之久的执政期间(1979年至1990年),以固执强硬、独断专权著称于世,人们称其为“铁夫人”。那么,撒切尔夫人是如何专权的?为什么会形成撒切尔夫人专权?我们又怎样评价撒切尔夫人专权?笔者拟对此作一...  相似文献   

2.
语似坚铁露锋芒坚毅、果断是撒切尔夫人言辞的突出特点。一次她领着客人走到楼梯口时,观看墙上挂着的历任首相的画像。客人发现那儿已没有悬挂撒切尔夫人画像的位置了,正欲开口,撒切尔夫人便脸露笑容说:“请放心,我会把  相似文献   

3.
田超 《今日南国》2013,(4):25-26
在英国原首相撒切尔夫人的一生中,签署《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撒切尔夫人曾经四次访问中国,两次均与香港问题有关。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曾就香港问题多次与她交锋,至今仍让中国人民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4.
撒切尔夫人曾在英国政坛叱咤一时。然而,日前她竟然在伦敦市中心一家百货公司的书摊前干起活来。  相似文献   

5.
撒切尔夫人炽热的反欧洲主义已经将她的新书从一本严肃的传记演变成一场争论。  相似文献   

6.
辛程 《中华魂》2011,(11):54-58
最近,有一个访问俄罗斯的代表团带回来一份材料《撒切尔夫人谈苏联解体》,很值得一读。全文不长,抄录如下:1991年11月,一批苏联炼油和石化专家出访美国休斯敦,参加美国石油学会的会议。会议邀请的演讲嘉宾是一年前才卸任的英国原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夫人。会上撒切尔发表了约45分钟的演讲。中心内容可以称为"我们是怎样瓦解苏联的"。会议组织者可能没有事先提醒她,在场的还有苏联人。所以撒切尔的演讲可谓是开诚布公、毫不掩饰。从中看出,她在苏联瓦解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她自己对此并不隐瞒,且乐于公之于众。她说:  相似文献   

7.
撒切尔夫人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首相 ,也是 2 0世纪在位时间最长的首相。在这个男人主导的政治世界中 ,撒切尔夫人以其卓越的才能、坚定的信念和敢作敢为、勤奋务实、抗争进取的精神及特有的政治魅力 ,在国际舞台上耀眼生辉 ,令众多男性政治家相形见绌。本文试图从撒切尔夫人的执政形态中 ,分析透视领袖魅力 (特别是女性领袖魅力 )的建构 ,以期对妇女参政 ,特别是培养具有领袖魅力的女性领导能有一定的启迪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周林 《可乐》2010,(3):30-30
2009年11月11日,加拿大运输部部长贝尔德的宠物猫——“撒切尔夫人”不幸离世。这只陪伴了他整整16年的爱猫的离去,令他很悲伤。情绪低落的他匆匆向两位政治家朋友发了一条信息:“撒切尔夫人死了。”  相似文献   

9.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接二连三地与人交恶的风波迭起,成为英国传媒关注的焦点。先是她与前首相梅杰闹得彼此很不开心,紧接着她的母校牛津大学不认她这位学子,也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 昔日怨气今朝发 梅杰怒斥铁娘子 据英国《泰晤士报》最近报道,英国前首相约翰·梅杰最近在推销他的回忆录期间接受英国媒介采  相似文献   

10.
1982年9月英国首则撒切不夫人访华。整整两个星期里,张幼云深居简出,在斗室之中埋首书案.阅读了大量有关参考资料。此刻一切娱乐活动都停止了。张幼云要使自已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次撒切尔夫人来华,是要与邓小平谈香港问题,张幼云作为我方的译员,深感责任重大。9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见面,短暂寒暄结束后,中英两位强人开始了短兵相接的“‘唇枪舌战”。刚刚打赢了马岛战争、喜气尚未从丰满的脸颊褪去的撒切尔夫人一开始就老调重弹,抛出“三个条约有效论”,“有关香港的三个条约是国际条约,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环游世界 乐此不疲 1990年11月,撒切尔夫人离开了坐了11年的英国首相的宝座。与传统的前首相追求那处舒适而暗淡的生活方式相反,她选择了一种累人的巡游的生活方式,走遍全球向人们阐释她从家庭价值到波黑战争的每件事的观点。她曾在6个月的时间里,访问了4大洲的30个不同的城市;在日本,她旋风般地在10天里出席了47项活动。  相似文献   

12.
王摘 《今日南国》2010,(13):33-35
作为台湾华视最著名的女主持人陈月卿,曾近距离对话张学良、戈尔巴乔夫、撒切尔夫人,还曾冒险到金三角去采访过大毒枭坤沙,并被要求留下来做“压塞夫人”。今年50岁的她,在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之后,仍能笑得如此美丽和自信。  相似文献   

13.
《北方人》2006,(2)
英国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当了10多年首相的撒切尔夫人,在中国是特别以“铁娘子”著称的。据我的理解,中国人对这个绰号有褒贬二义,但似乎以褒义为主。褒义主要是说她敢作敢当,大胆刚毅,行事果断,真是一个女中豪杰。贬义自然也有,主要例子似乎是为了  相似文献   

14.
她的名字在世界各地众所周知,但这个给了我们撒切尔革命的女人现在是她从前的本人的悲哀影子。玛格丽特·撒切尔几乎每天在报纸上被人提及,但这些报道始终与撒切尔主义或者撒切尔-代有关。撒切尔仍是一个偶像,但这个实际的女人已被人抛弃和遗忘。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就解决香港问题应邀访华,在欢迎晚会上,当一位清秀纯静的中国姑娘怀抱琵琶演奏一曲《彝族舞曲》后,女首相拉着她的手动情地说:“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过这么美妙的音乐!” 14年过去了,当年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吴蛮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琵琶演奏大师,她的演奏折服了许许多多外国同行和乐迷。  相似文献   

16.
高峰 《金陵瞭望》2007,(20):19-20
当德国基民盟总理候选人默克尔成为德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理之时,默克尔和当年的英国首相—“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成为全球探讨的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建国 《社区》2012,(11):29-29
在许多场合。李敖都提到过一个小故事: 有一次,撒切尔夫人在首相官邸宴请贵宾。宴会进行到中途,一个年轻的女服务员上来给众人分汤,每人一份。当她把汤捧到一位内政大臣面前时,不小心竟把汤碗打翻,滚烫的汤汁全都洒了出来。内政大臣猝不及防。衣服弄脏了不说,手也被烫伤了。女孩子吓得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18.
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的去世,给我们带来了最好、最坏,甚至还有最愚蠢的媒体表现。从左翼到右翼,各种政治看法、评论以及报道都被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19.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积极推行私有化政策,在英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私有化运动。在80年代,英国私有化政策经历了一个由试验性私有化向系统私有化转变的过程。作为战略性的私有化政策,是不成功的货币主义经济政策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20.
陈民秀 《21世纪》2000,(1):33-35
青少年时期的由莱尔个性极强,被校刊描绘成“有超凡魅力的反叛者”。保守党领导人撒切尔夫人对布莱尔非常青睐,称其为最杰出的工党领袖。布莱尔提出的“新工党、新英国”的口号,使沉寂的英伦三岛不时掀起波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