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并建立了蒙古汗国以后,蒙古统治集团凭借着强大的武装力量和优越的军事组织,不断发动大规模的向外扩张,在几乎整个十三世纪中,蒙古军队的足迹遍及亚、欧两洲的广大地区。由于蒙古铁骑冲破了亚、欧各国的封建疆界,在三次西征的基础上建立起地跨亚、欧的蒙古四大汗国,在此辽阔领域内又以“驿站”系统将其各地连接起来,从而使东、西陆上交通畅通无阻。曾被分割、阻断的古丝绸之路重新开通,东、西方使者在这又方便又安全的大通道上往来频繁,特别是欧洲的远方来宾和东方的西行使者,多著有翔实可信的“游记”。在此期间,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和文  相似文献   

2.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宣布信仰自由,允许各种宗教存在。元朝统治者入主中原以后,为了巩固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的统治,继续实行开明的宗教政策,为各种宗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元朝政府一方面尊重各种宗教,另一方面也对其加强管理,设立崇福寺管理天主教,元朝政府与罗马教廷也互派使节进行了初步的接触,天主教传教士孟高维诺就是以罗马教廷正式使节的名义来华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4.
土官是世袭其职的少数民族首领。本文简要地叙述了西北地区土官设置的历史过程,并着重分析了土官的历史作用。其主要历史作用是西征东伐, 为蒙古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平定叛乱, 维护统一; 屯田垦种, 赈饥扶贫, 为恢复和发展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作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蒙元时期的穆斯林与伊斯兰教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时期,生活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的穆斯林如何调适与社会、国君之间的关系,这是其生存、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以伊斯兰教法为切入点,探讨蒙元时期穆斯林与主流社会的良性互动和伊斯兰教法与国法(国君)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元代是在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由于蒙古军队本身的军事实力可以说是站在了时代巅峰,所以元代也顺理成章的拥有着远超历代、空前辽阔的疆域。但是在拥有广袤领土的同时,蒙元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各种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元代的统治者虽然来自游牧民族,但是官府对救荒也较为重视,元代统治者在继承前代救荒经验的基础上,施行了一系列的救荒措施,有些还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  相似文献   

7.
蒙元时期出现了几位蒙古族诗人,其一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他们的才能是多方面的,由于多年的政治、军事生活的训练,他们善于鼓动将士,出口成章,时露华采。其二是作为统一中原作出巨大贡献的伯颜丞相。他除了政治家、军事家外,也是为人称道的诗人。其三是以侍讲学士而著名的童童。从这些人的诗作可以看出蒙汉文化的发展、变化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蒙古文翻译实践活动中应用文书翻译的作用不容忽视,并为促进不同历史时期蒙古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然译史的研究多从文学翻译的角度入手,鲜少涉及应用文体。本文分大蒙古国和元朝两个章节,总结概述了蒙古文应用文翻译在这两个时期的历史沿革及硬译体形成的具体原因等,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致使专家学者加强和完善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元代文献资料、出土文物、图像资料等,分析了蒙元时期蒙古族妇女的面妆与面饰,并与契丹妇女"佛妆"进行比较研究,认为蒙元时期蒙古族妇女的面妆与面饰虽然受契丹妇女"佛妆"影响,但仍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1227年西夏被蒙古所灭,西夏境内的人民,或留居故土,或迁徙内地,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之中,成为我们民族血脉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学界对西夏遗民的研究多集中在其迁徙与分布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方面。笔者以高氏家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高氏家族成员在蒙元时期所任官职和主要活动的分析,展现其在当时的政治地位、历史贡献和遗民心理等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1.
蒙元时期,新疆、中亚驿道的兴衰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军事活动密切相关。帝国早期,漠北通往中亚的驿道经过阿尔泰山。失里吉叛乱后,此道受阻,忽必烈开始在畏兀儿地区修筑驿站。后来,该地驿道安全受到海都叛军集团的严重威胁,忽必烈转而扩建塔里木盆地南缘驿道。蒙古诸汗国约和后,新疆、中亚各驿道相继复兴,直到1347年开始走向衰落。新疆、中亚道路的畅通几乎贯穿整个蒙元时期。诸汗国不和时,欧亚大陆物质文化交流的发展并没有受到阻碍。  相似文献   

12.
奥鲁制度是蒙古族和其他民族不同的一种特殊制度,奥鲁作为首领们的大本营和根据地而存在,奥鲁在它的军事活动及由此而引起的内部兼并、对外扩张直至建立国家一系列事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蒙古灭金以后,在江淮以北逐渐形成具有汉地特点的奥鲁制度.到元时其权利进一步扩大,奥鲁官常常贪污受贿,元廷鉴于此,逐步改有地方路府州县长官兼领诸军奥鲁,到元末,官军腐朽衰败,奥鲁制也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游牧民族扩张所造成的民族迁徙不胜枚举。蒙古的扩张也造成了欧亚民族的大迁徙。这种民族迁徙所造成的影响、后果,本文不加以探讨。这里只论述一下蒙古扩张过程中和蒙古帝国建立后的东西方人员交往,以及这种交往对东西方相互了解及东西方文化交流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文化教育史上,庙学是一个独特的文化教育形态,其正式出现于唐代.福建庙学大多由学尊庙,因庙表学,具有庙学的重要特点.尽管庙学是封建政治的产物,但对于学校发展、人才培养,以及促进社会稳定都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铁矿业及与铁矿开采紧密相连的制铁业,因其在封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历代统治者对于铁矿的开采及铁的生产基本上都采用了统制的政策。直至明中后期,对铁的统制才有所松动,由明初的官营为主转为民营的逐渐兴盛。清一代的矿政也经历了由禁到弛、由严到松的过程,直至近代铁业的兴起。基于铁器对国计民生的重要作用以及山西地区丰富的铁矿资源,对它的历史的考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历史时期山西地区森林植被之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为我国文明发祥较早地区,森林亦有悠久的发达史。拙文试图依据历代文献资料,寻究历史时期森林概况及其发展趋势,或许与山西地区土地整治不无参考。一、历代载籍森林之资料森林是人类的摇篮,人类早期活动尝以森林为舞台背景。据考古发掘,山西地区旧石器时代虎、野猪、赤鹿等森林动物化石的大量存在,  相似文献   

17.
受政府财政等因素影响,我国官办、官商合办银行曾在北洋政府时期出现了一次商业化趋势。通过商业化,官办银行普遍转向市场化经营,银行内部治理逐步规范,业务经营效率明显提高,这种趋势给当时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对当前银行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对山西定襄关王庙大殿现存木构建筑和相关文献的梳理,认为定襄关王庙大殿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初建时,前檐应为三开间,使用制同后檐的阑普组合,且平柱应在现明间两侧补间铺作下。元至正年间对大殿进行修葺时,前檐改用檐额,并改换前檐平柱。移至今天的位置。定襄关王庙大殿是檐额制度在元代继续使用的重要例证。通过对檐额做法和金代早期木构建筑使用内额做法的分析,笔者认为,二者在做法上应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蒙元时期,钦察人土土哈及其后人累代簪缨,是最为显赫的钦察阀阅世家。土土哈家族几乎伴随着元朝从建立到消灭的全过程,在元朝的政治、军事方面发挥过显著的作用。是元朝时钦察人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20.
蒙古帝国开辟的辽阔疆域促进了畏吾儿与其他民族的交流、合作.但蒙古帝国和元朝的三次西征和内战则对畏吾儿居住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与此同时,畏吾儿民族作为被统治民族为蒙古帝国和元朝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成为蒙古人在经济管理和文化教育方面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