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光汉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45-47
词典释义是建立在传统训诂之上的更为严格、更为科学的训诂。在词义方面传统的训诂只能作为词典释义的“资料”,词典编著人必须要有凌驾的功力,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剔除其中似是而非乃至错误的东西。特别是要避免随文诠释、歧义严重、信口雌黄、曲解附会等这些为传统训诂上常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耀群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
本文介绍语言学领域各主要理论及其研究内容 ,重点叙述了早期语言研究、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语义学及语言的社会性 ,试图使读者了解语言研究的全貌 ,并对历史语言学及语言的社会性有大概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张宜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符号体系,人们的言语行为必然受到各种社会要素的制约。民族语言作为文化大系统的一个要素,必然要带有本民族文化的某些特征。只有把语言放在社会和文化的大系统之中进行深入的比照性研究,才能更加深刻地揭示出语言的内在规律,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文化功能,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XIAO Jian - an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语言变异从内容上看,可分为社会性变异和艺术性变异。语言的社会性变异与艺术性变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有其共性,也存在区别。探讨社会性变异与艺术性变异的社会属性和艺术属性,建立起这两种变异理论的框架,有益于提高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 相似文献
5.
刘桂杰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83-85
对语言社会性的认知隐性地影响着外语教学。语言作为受环境所影响的社会行为,受人的认知、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干预。这在文化导入困难、语际间差异和学科群间认知障碍中已有明显反映。在外语教学中贯彻语言社会性的认知,就必须在课程设置、教学过程、教师素质、学生介入、文化差异研究等方面有所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6.
宋子然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6-10
训诂方法中文训方法可以解释为“随文谋义”,也可以解释为互文见义、异文比较、文内自注等方法。文章对三种训诂方法加之详细考据和解释,并对文章自释功能、释词方式作出评价和概括,校定随文谋义的具体概念和知识结构,阐明其学术内涵和定义。 相似文献
7.
刘向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本文从词汇的特征和语言的性质两方面探讨了随文释义的内在理论依据,说明了随文释义的内涵,并阐述了随文释义和专书训估既相区别又相渗透转化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8.
论训诂与判断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刘世俊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4)
训诂是以扫除文献语言障碍为实用目的的工具性工具,功能为“用语言解释语言”,它与判断句的主要功能有相通之处,因此判断句式经常被用来表述训诂内容。训诂只使用典型的肯定判断句。判断句式不是训诂术语 相似文献
9.
周继圣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48-52
艺术语言是在常规的自然语言的基础上,经过专门的艺术处理而形成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语言形式和作品。通过考察汉语有声艺术语言的社会性,可归纳出夸饰性、游离性、封闭性和多源性等四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张新武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32-134
训诂术语"犹"的释义特点是"义隔而通之",虽然有少数带"犹"的训诂是同义相训,但它本质上是一个为提示随文释义而设立的术语。而目前的一些字典辞书,却以这种训诂资料为主要的甚或是唯一的依据来确立义项,因而造成失误。文中举例分析了这类义项,指出,以带术语"犹"的训诂资料为主要依据来确立义项要慎重。 相似文献
11.
汪贞干教授《古文观止词义辨难》一书,对多种注译本内容作了比较研究,尖锐地提出了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训诂学这门古老的语文传统学科固已存在的问题。作者除了对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外,也启发我们思考训诂学与文字、音韵、语法等相关学科的结合问题,以及下一世纪若干人文学科的开拓和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训诂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雪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2,(4):67-69
现代汉语词汇体现了自古代汉语词汇发展至今的历史累积性,而古代汉语又与先秦献语言关系最为密切,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有必要通过训诂材料,运用训诂方法,利用先秦献语言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以正确理解汉语词义,寻求构词理据,分析结构方式以及说明词用法和辨析词语等等。 相似文献
13.
汪贞干教授《古文观止词义辨难》一书,对多种注译本内容作了比较研究,尖锐地提出了针对性的批评意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训诂学这门古老的语文传统学科固已存在的问题。作者除了对许多疑难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见解,使人读后耳目一新外,也启发我们思考训诂学与文字、音韵、语法等相关学科的结合问题,以及下一世纪若干人文学科的开拓和重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猛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3(4):106-113
训诂学的基本任务是维护注疏说解与文献原典本旨之间的一致性。判断文献内容与注释表达的一致性,进而进行训诂批评的客观标准是什么?这是训诂学领域里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从文献原典到现代读者之间存在一个可循环链式关系,包括原典、传注、义疏、讲义、笔记等五个典型环节。各环节均由人、意、言、文等四个要素组成。“文”是训诂学者最关注的基本现象。文献是训诂的立足之本。文献里“言”与“意”的矛盾是训诂学者要面对的基本矛盾。“言”与“意”之间是不完全一致的。用反证法可以证明这条“表达不一致定律”。据此建立“表达率”和“理解率”这两个关系式,可用来解释表达上和读解中的各种现象。关于训诂的正确率问题则可以通过上述两个关系式导出答案。原典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不至于完全陷入表达不一致定律的作用里。拆分原典时使用的分析单位越小,训诂正确率的值就越接近于理想值。由此可知为何传统上对汉语文献的研究往往以“字”为分析单位。最后归纳出训诂批评的四项基本标准:对原典中各个字的历史、各个词语的历史、各个词语组合情况的历史是否了解以及表达训诂结果的时候,训诂者的语言和行文是否符合规范。 相似文献
15.
朱灵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2)
《周敦颐集》是宋代理学的重要文献典籍之一,其正文训诂对我们理解其思想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训诂内容、方法及其使用的训诂术语等方面对其中的训诂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邬国平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2(3):17-27
李善注《文选》以训诂实证的卓异成就在学术史上确立了其重要地位.于是人们形成一种看法,以为它代表了注释学和文学释义中客观性解释的路数,不染任何自由理解色彩,与随意性解释完全背道而驰.然而若联系李善注全部的丰富内容,以及他灵活运用多种注释手段来看这个问题,则会得出一些重要的不同结论.通过对李善注《文选》在客观注释与自由理解之间的关系作重新思考,从其训诂涉及作品的多义性问题、在训释词语典实和解释作品旨趣两方面都存在个人主观偏重等,可证李善在注重客观注释的同时,也表现出明显的自由释义倾向,而且这种自由释义具有他的一部分自觉意识.即使他是作单纯的词义训诂,也只表示为理解划出底线,而将进一步理解、鉴赏作品或更多的释义权利留给读者,并非阻止对作品作进一步释义的可能.训诂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种被广泛采用的释义方法,对形成中国文学批评传统具有深远重大的影响,深刻地左右着读者的阅读和接受.通过分析李善注《文选》的例子,明了以训诂求释义其实也是能够接纳自由理解的,二者可以相容,这无疑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自由释义传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训诂的比例推证法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观宋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
在近现代的训诂名著中,常可见到运用同例类比的方法求证词义,我们将这种新的训诂方法称作“比例推证法”.比例推证法依据的是词义的平行系列性,它不仅在训诂中有着广泛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克服运用传统的训诂法进行词义训诂时很容易产生的那种牵强附会和望文生义的弊病. 相似文献
18.
除学校教育的影响之外,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家庭与社会中,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获取知识和能力以适应该群体的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的过程。傈僳族在汉文化和其他亚文化的同化下,依旧保留着本民族古老而纯朴的风俗,他们世代沿袭,并潜移默化地“模塑”下一代——神秘的宗教崇拜,奠定了儿童的灵魂信仰;怪异的民族禁忌,规范了儿童的人际行为;奇丽的民族艺术,建构了儿童的种族意识;独特的传统节日,开辟了儿童的精神乐园。 相似文献
19.
程瑞娟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5-88
语言作为人类表达思想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而变化。新词的形成与客观世界的发展、社会的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会对语言产生特定的影响,而一定时期的语言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这就是语言的社会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万世雄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4):37-41
本文首先将传统声训按其作用分为五类,然后依次分析各类声训同训诂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传统声训的作用并不都是训诂;有的作用虽然是训诂,但并没有创造新的训诂方式,而只是用"互训"的方式表达了训诂学者在训诂活动中通过因声求义得来的成果.最后以"附论"的形式指出第三类声训即推源的声训虽然也不是训诂,但它到了后代却具有间接的训诂作用,并对这种作用的由来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