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西方科学哲学从逻辑经验主义向历史主义演变的过程中,批判理性主义起了纽带的作用。波普、库恩、拉卡托斯是当代西方科学哲学发展进程中批判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比较和分析的角度出发,从科学的划界问题、科学方法论和科学发展模式三方面分析了三位科学哲学家的批判与继承关系,并试图对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作一描述。  相似文献   

2.
自然辩证法界文革前的研究焦点是阐释和解读恩格斯的经典文献,同时对某些"异己"的科学流派思想予以非理性的批判。然而,"非正统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者,即理工科出身的自然辩证法爱好者将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精神,深入贯彻并灵活运用于20世纪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之中,使国内的自然辩证法研究与西方科学哲学研究始终保持着直接或间接的学术对话。自然辩证法具有马克思主义其他课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个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其采取取消主义的态度是极端错误的。改革开放后,自然辩证法教材的基本构架为辩证自然观、辩证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并且向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扩展)、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哲学前沿与自然辩证法传统蕴含着一体性:系统科学群加深了对辩证自然观和科学中辩证法的理解;科学哲学有利于深化对科学观中"科学本性"的辩证理解;科学哲学和科学逻辑使得科学方法论原理更为精致化;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具有指导意义;当代认知科学哲学研究进一步夯实了科学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伽利略奠定了近代实证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他综合性地运用了种种带有逻辑实证主义特征的科学方法,树立了西方经典力学的科学研究传统,为后来牛顿力学的数百年研究暗暗地定下了研究的方向。文章从六个方面分析论证了伽利略科学思想的现代性,这些科学思想进一步成为西方社会文化的重要要素。  相似文献   

4.
科学方法论是科学哲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现代科学方法论的演变脉络呈现出从科学方法论的建构到对科学方法论的解构趋向。科学方法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表明:既不存在标准的科学方法论模型,科学方法论也不是虚无的。关于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必须是面向社会实践的,实践转向建构了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论进路。  相似文献   

5.
面对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基底的西方主流人文社会科学思潮的冲击,马克思主义有必要从学理上予以回应。马克思恩格斯对孔德实证主义的批判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核心要旨。从思想史上看,实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是在启蒙运动与自然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孕育而生的。只不过,孔德的实证主义是对资产阶级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理论呼应,在方法论上强调直观、自然与道德,而马克思恩格斯创设的马克思主义真正继承了启蒙运动的批判精神,辩证看待人类历史的发展前景,在方法论上强调总体、历史与革命。较之于孔德的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的核心要旨体现为:基于“证实”的实证方法展开研究;坚持“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哲学对西方经济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思想根源于经济实践,而经济思想的理论框架与论证方式的形成又离不开哲学方法论的支持.19世纪中叶以后,以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哲学从方法论上给西方经济学以深刻的影响,成为经济学理论建构中重要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科学理论建立的一般条件入手,地阐述了学习科学理论建设中亟待解决的方法论问题。学习科学的建立必须完成从常识性的本体现到结构现的转变,其方法论基础应该是构造性自然观;学习科学的建立不仅需要“理论──实验──理论”的循环加速机制,而且需要“技术──科学──技术”的循环加速机制,文单认为“学习学”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它的逻辑起点应该是“无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论文针对刘洋和万小龙先生的论文《科学理论可检验性问题的新理解——兼与林定夷教授商榷》一文中所提出的商榷见解,对我所构建的科学理论的检验结构和检验逻辑的理论做了进一步的展开和讨论。表面地看来,我与万刘两位先生的分歧,是直接关于科学理论检验模型的分歧,但是,实际上,在其背后,却是关于科学理论检验的实际、逻辑以及其他方法论理论的分歧。本文就从这些方面对相关理论做出进一步的更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揭示出《墨经》中有关科学的内容,包括力学、光学和数学;后着重探讨了墨家思想存在科学之维的原因,从社会历史背景、内在逻辑以及方法论三方面作了说明,从而对墨家思想的科学之维何以可能的问题予以回答。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发现逻辑”思想史的简单考察,结合对西方科学哲学中“非理性观点”的评析,力图说明:科学发现的逻辑是存在的,也是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11.
库恩强调科学发现过程的细节和社会事件的偶然性,而忽视科学理论的客观性。在科学认识活动的“主体-中介-客体”的结构中,库恩强调主体方面,忽视科学活动的客体。库恩批判了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转向历史主义,开启了社会建构论。若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观察,可以发现库恩科学观的局限性,即割裂逻辑与历史的矛盾关系、片面夸大科学活动中社会因素的不确定性以及延续西方的不可知论传统,这些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相悖。  相似文献   

12.
贝叶斯主义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在90年代得到复兴,目前已成为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研究纲领。在科学推理领域,贝叶斯主义具有如下优势:能够将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直觉形式化;避开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困难;解决传统科学方法论中的“未解之谜”。但它也面临旧证据问题、逻辑全知问题和简单性问题以及可列可加性问题等困境。当前贝叶斯主义的研究活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认知科学中的贝叶斯推理和人工智能领域中的贝叶斯网络研究。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法律方法论研究在体系建构、知识创新、思维方式升级及法治话语塑造等方面均取得很大进步。方法论已经成为中国法理学的重要内容。法律方法论研究还逐步确立了法律思维规则在法治建设中的构成性功能;对逻辑的重视正在型塑与法治相匹配的法治思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的体系建构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新中国70年的法律方法论研究可分为:全面向苏联学习的阶级分析法学;向欧美学习推理、解释方法的技艺法学;新时代在中西结合基础上建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与法治话语的法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现有的法律方法论研究主要是对西方法学知识、原理、方法的继受性整合,研究成果的借鉴成分较多,原创性以及对中国问题的深入度不足。  相似文献   

14.
科学理论基础的虚构性探讨孙逸倩关键词科学理论基础,虚构性,方法论,下几类科学理论体系往往采用公理化演绎方法,以最基本的观念与原则为核心,构成逻辑前提,经过绎演推理得出结论。考察科学史实,可以发现这些最基本的观念与原则有的来自对经验事实的抽象概括,有的...  相似文献   

15.
逻辑学研究的是思维规律和推理的有效性.注重逻辑的思考方式将为实践提供有力的方法论指导,重视推理形式的综合运用有助于人们从已知正确地通达未知,从而实现思维的创新.形式逻辑、辩证逻辑、科学逻辑从各自视角出发对思维规律、形式和方法的探索为人类的科学活动与日常生活提供了有益的指引.科学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逻辑、方法与创新》一书,收录了张巨青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34篇文章,凝聚着先生四十余年逻辑生涯中的一系列思考和创见.  相似文献   

16.
科学进步的逻辑合理性模式把真理或逼近真理看作科学的目标 ,寻求一种判别知识进步 ,进行理论比较和选择的不变的方法论规则 ,通过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比较不同理论趋向真理而进步的程度。这种逻辑合理性标准导致一种纯粹累积的科学进步观 ,它完全不符合科学史的实际。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拉卡托斯尝试重建科学史 ,提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 ,使之能最大限度地说明科学史。但是 ,这一努力仍然囿于传统的逻辑框架 ,对科学进步的合理性的说明仍然离不开某种方法论。奎因以一种整体论科学进步观对逻辑合理性模式提出尖锐批评 ,从而为科学进步的历史合理性学说的诞生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7.
科学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比较与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心理学形成以来 ,西方主要流派的研究方法论在心理科学的发展中有其贡献和局限。通过客观、发展的观点对心理学研究方法论的演化过程进行比较和分析 ,发现建构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综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是极其必要的 ,而且更具有现实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与科学哲学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判定密不可分.围绕二者内在的关联,文章从科学划界问题、科学发现模式、科学理论评价和科学发展模式四个在科学哲学争论中起核心作用并反复出现的问题切入,探讨科学哲学对西方心理学演进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及心理学对这些问题的反响.传统科学哲学为心理学的科学理性扫清了道路,现代科学哲学的人文理性将继续清扫心理学道路上的理论崎岖.  相似文献   

19.
问题是人类思维链条上必不可少的环节,科学的历史是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历史,科学理论是科学思维的结晶。逻辑是帮助人们严密思考问题和准确论证思想的工具,提出和解答问题需要思维方法论"问题逻辑"作指导。问题逻辑需要研究基于问答关系的问题间逻辑值关系,问题分类逻辑探讨在考察一般问答关系上的几种分类之后应采用更为科学的逻辑二分,即分为抑或问题和孰问题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晚清科学小说中存在着不少有关“光学”的叙述。光学叙事的出现建基于西学东渐的历史大背景,尤与西方光学知识及相关器具的传播关系紧密,其在科学小说中主要以两种形态呈现:一种是作为知识展演,为晚清小说家的光学书写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另一种是具象化为一系列功能各异的光学奇镜,生动构成源自西方的现代视觉技术在本土语境中的回环映现。前一“知识”形态,反映了西方光学在晚清输入中国的既定历史事实,也由此发挥一定意义的科学启蒙功效,而后一“器物”形态,不仅蕴含着创作者对于象征科学力量的西方视觉技术的真诚信服,更是他们参与现代视觉文化的想象性表达与建构的方法论表征,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现代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