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壮族没有全民信仰的统一宗教.凡是接触过壮族历史和文化的人都会发现,壮族社会中最具特点的是巫、道结合的宗教行为和观念.和其他古代民族一样,壮族先民经历过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多神信仰的宗教思想发展过程,并在现代生活中或多或少地滞留着这些原生宗教的形式与内容.巫教即由古代巫觋发展而来.它和唐代以后传入壮族地区的道教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的宗教力量,一直主宰着壮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佛教和天主教也于唐宋和近代陆续传入部分壮族地区,但都未能在宗教活动上取得绝对支配权,更不如巫、道在壮族社会中普及和深入.  相似文献   

2.
壮族民居文化中的宗教信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壮族是我国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少数民族。壮族的宗教信仰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 ,而后又吸收了从中原传入的道教和佛教的因素 ,形成了以师公为核心的巫、道、佛三教合一 ,信仰多神的格局。在壮族的民居文化中 ,宗教信仰得到集中的体现 ,而且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从村落四周到村落内部 ,从居室内到居室外 ,从地上到地下 ,遍设神坛 ,供奉各种神祗 ,形成一道道严密的心灵上的防御体系 ,反映了壮族丰富复杂的文化心态及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3.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来宾一带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着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其神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反映着壮族古老的历史及原始宗教信仰 ,反映壮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壮族先民创造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文化体系 ,对于研究和揭示盘古文化的起源以及壮族及其先民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壮族布洛陀信仰属于原生型巫教,可称为原生型民族民间宗教,它与壮族的生存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是壮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布洛陀信仰的活动在社会批判运动连续不断的年代,曾一度销声匿迹。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宗教理论的改进和宗教政策的宽松,由于社会对民族文化(包括宗教文化)的重视和对民间信仰的关注,由于布洛陀信仰研究的开展,壮族地区布洛陀信仰开始了它的重建的过程。以广西田阳敢壮山为中心,壮族民众自发地恢复布洛陀祭祀和相应的文化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并得到学者的理论支持和政府的理解。这种民族信仰重构现象,表现了壮族民族文化主体意识的增强和布洛陀信仰的旺盛生命力及其对新的时代的调适能力,如引导得当,会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内涵,推动两个文明建设,充实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5.
:《布洛陀经诗》是壮族的一部宗教经典 ,是壮族民间多元信仰文化的总汇集。它不仅保留了壮族原始崇拜的真实面目 ,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神信仰 ,还具有浓厚的巫文化色彩 ,并且渗透了阶级社会中的人为宗教信仰 ,糅进了儒、道、佛等宗教因素 ,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壮族多元信仰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由于历史的原因,壮族没有形成统一的宗教,笃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信奉多神.纵观其宗教信仰的形态,主要还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发展而来的,是远古社会原土的历史淀积.自然崇拜作为一种原始宗教形态,是氏族制度的产物.它既盛行于原始社会,又不同程度地残存于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社会形态之中,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产生很大影响,并成为壮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份.《国语·鲁语》云:"社稷山川神,皆为功烈于民者也,天之三辰,民所瞻仰也;地之五行,所以生殖也;九州名山川泽,所以出财用也.非是,不在祀典."其言一语道出了古代先民崇拜诸自然物的真谛:一方  相似文献   

7.
从行孝歌及其演唱俗仪看壮族祖先崇拜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孝歌及其演唱俗仪看壮族祖先崇拜的特点覃茂福祖先崇拜是壮族原始宗教内容之一。它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特点?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壮族摆脱原始宗教的束缚,加速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步伐,是大有帮助的。流传于广西都安一带壮族民间的行孝歌①及其演唱俗仪,在一定...  相似文献   

8.
壮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信仰文化.壮族民间信仰与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民间信仰一样起源于原始社会,其经历了原生起源缓慢发展期、原生信仰与外来宗教信仰磨合发展期、断裂期、复兴与重构期四个主要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认知水平以及当时国家推行的文化、宗教政策有着密切关系.改革开放后,壮族民间信仰复兴现象普遍在壮族地区出现,这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体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新时期,应坚持人类社会学中的“示范性指导”理念对信仰加以引导,实现壮族民间信仰的良性发展,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协调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厚藏壮族文化的巨著——《布洛陀诗经校注》评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是我国一个人口众多、历史悠长和文化灿烂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壮族及其先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披荆斩棘,不断进取,赢得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创造了许许多多闪耀着人类智慧光辉的文化成就,为缔造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壮族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通用的文字,其历史文化无法全面地记载入籍,而史料的贫乏或残缺不全,往往给全面了解和系统深入地研究壮族的历史文化带来困难。但是另一方  相似文献   

10.
壮族文化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日的壮族,人口一千多万,自古臼成聚落活动于南中国。她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即使是在群体生活的最原始状态中,防兽、御敌、充饥、运动,及其他一切生理上的、精神上的需要,就已经产生了文化,所谓“壮族无文化”之论是不经的。但壮族的文化如何?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中央民族学院八七届壮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八六届壮族文学研究生及中央民院几位教师就壮族文化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他们的议题是:(一) 壮族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二) 壮族文化所存在的弊病及成因;(三) 壮族文化的振兴问题。在讨论  相似文献   

11.
神话史诗《布洛陀》的世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壮族摩教经诗《布洛陀》作为民间宗教摩经的经典,赞颂了主神布洛陀这一神话人物,保存了许多原始神话的成分和元素,可以视为“神话史诗”;该史诗反映了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一般情形,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而作为民间信仰摩教的代表,揭示了民间宗教信仰之类,也具有世界意义。《布洛陀》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人类学、民俗学、历史学、神话学、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研究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它不仅是壮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文献记载和考古学资料都证明,有史以来,壮族先民就已在今壮族聚居区劳动、生息。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壮族先民在创造物质文化的同时,也创造了自己的精神文化。这种精神文化不仅包括了音乐、舞蹈、美术等原始艺术,而且还包括了与之密切相关的,虔诚而强烈的宗教意识和宗教活动。远古,原始宗教几乎成了氏族、部落重要的精神支柱,它对民族心理、民族意识、民族  相似文献   

13.
《壮族麽文化》是迄今第一本研究壮族宗教的专著,它使我欣佩作者的勇气和毅力。由于种种原因,在壮族中要写一本宗教专著,谈何容易?没有吃螃蟹的勇气是做不成的。在写这本专著的时候,首先遇到的大前提是壮族有没有宗教?黄桂秋多年担任《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副主编,负责翻译整理和后期统筹工作,翻开《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的整理翻译班子名单就知道,他是其中翻译原文的核心骨干,多年的实践使他对壮族有没有宗教做了肯定的回答。这一回答对冲破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禁区,使人们在思考壮族思想发展史的一个重要侧面时尊重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壮学是以壮族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壮学研究范畴性质决定了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不可或缺,壮族民间宗教信仰是壮民族的文化之根,壮族宗教信仰研究成果与壮学学科建设发展同步,继续深化壮族民间宗教信仰研究对壮学学科建设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于壮族历史上没有形成统一流行的文字,所以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未能载入史册。因此,对壮族的历史文化应该加强研究,以揭示其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文化成就,肯定她们在缔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另一方面,对汉民族文化,特别是汉文化的南传及其对壮族古代文化的影响的研究,亦不能忽视。因为汉族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其文化亦作为中华民族的主体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和凝聚体,历史上对促进周边诸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推动其社会  相似文献   

16.
《布洛陀经诗》不仅描述了壮族先人对人类产生、万物起源等诸多问题的看法,也描绘了壮族原始社会的风貌:壮族古代部落战争、壮族阶级社会的产生、壮族古代社会生产发展,是一部丰厚的集大成之作,为研究壮族古代历史、古代百越史、壮族古代文化提供了极宝贵的资料,具有较高的和学术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布洛陀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长期以来 ,壮族将布洛陀奉为创世神、始祖神和宗教神而备加崇拜。有关布洛陀的神话传说流传广泛 ,其中蕴含着丰厚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集中反映了壮族及其先民在与大自然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过程中的文化创造以及不断积累形成的具有鲜明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成果。  相似文献   

18.
关于壮族干栏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壮族干栏文化是壮族传统文化体系中最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之一,它有自己独立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汉族民居文化的影响,又对周邻其他民族的民居文化产生过影响。通过对壮族干栏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研究,对于加深对壮族历史文化及其对丰富中华民族文化作出贡献的认识,对于继承和弘扬民族民居文化的优良传统,促进壮族地区的两个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壮族民间麽教是从越巫发展而来的民族民间宗教 ,其特征是 :已树立有统一的最高神祗布洛陀 ;有自己的基本教义和教规 ;有较系统的麽教经书 ;已形成较固定的法事仪式 ;有半职业性的从教者。壮族民间麽教已是由原始宗教向人为宗教过渡的中间形态。历史上 ,广西的右江、左江、红水河流域以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各县壮族聚居地区都有民间麽教流传。壮族民间麽教与布洛陀文化密不可分 ,成为布洛陀文化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宗教是在原始社会后期产生的,而后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经历原始宗教,古代宗教和世界宗教三个基本历史形态。对宗教的这种分类是基于宗教形式的历史演进而言的。 原始宗教,亦称自发宗教或自然宗教。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宗教。根据考古发掘中所见的早期宗教遗迹,一般认为人类原始宗教大约产生于2~4万年前,至多在10余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