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对外宣传中一些词语的翻译问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国外受众的认同。翻译,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译语中找到与原语相对应的话语。由于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汉英语言互换过程中很难找到“完全对应”的话语,比较理想的结果是“近似对应”,就是找到为读者所熟悉或容易理解的话语,在信息和受众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信息传播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2.
在苗族作家沈从文的小说叙事中 ,作者对话语权利的争取是其最明确的特征。其叙事视角的选择与转换调整 ,都是为了确定自己在小说叙事中存在的地位 ,确定自己在叙事中的话语权利。这一切与苗族文化口传心授的传承机制有着相同的文化心理动因和外在表现形态。沈从文对苗文化的认同 ,对苗族人文价值观念的认同 ,导致了他小说创作中相同于苗文化传承的叙事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认同是形塑人之为自我,民族之为集体自我的一个关键概念。晚近以来,寻找认同建构的有效路径,进而解决认同(或身份)的危机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语言、话语是认同建构的基础性要素与前提条件,而文学所具有的想象、虚构、情感等功能在认同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学叙事既是人们之间特定的情感方式的呈现,又是作为想象共同体的民族形式的再现。文学不仅以其表意实践(话语)的形式呈现文化认同,文本本身也是对认同的表征与叙述,认同在文学及其文化关联中得到呈现。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塑造戏剧形象的要素,身份认同的构建对话语表现有着很大的影响,个人必须要承担身份本身要满足的要求和社会对这一身份的期望,在剧作家及其演员有意识的策略选择下,表现出来的话语与与身份认同的紧密契合会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在基于话语分析的关于身份认同与话语表现关系的理论框架下,探究言语幽默在喜剧小品中的生成与理解,既有助于揭示当代文化思潮和特定的社会审美情趣,也有助于喜剧小品的创作实践,反映当代人所推崇的话语风格。  相似文献   

5.
华人的概念,不仅涵盖中国本土的各族国人,还涵盖海外华裔.全体华人有共同的认同基础.在全球化背景下,华人教育至少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二是自己文化与他文化的交流,并在交流中保存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位育"不是简单的适应,而是要用自己文化主体的确定性、特征、长处、特色与他文化相互交往,以达到华人教育的"安所遂生".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团结话语和政治话语的重大创新与发展,该话语的生成是现实逻辑、理论逻辑、文化基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现实逻辑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生成是正确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抵制西方话语对中国民族政策污名化、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话语体系的现实需要。从理论逻辑和文化基因来看,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遵循、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团结理论是话语生成的理论指导、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团结文化是话语生成的文化基因。而话语生成之后,通过传播才能获得人们的认知和认同。因而,可通过修辞化、视觉化、音乐化、故事化等传播路径,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具象传播,进而建构与增强人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话语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社会安定团结在一定程度上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藏区文化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制约而形成自己的历史、传统和个性。因此,承认、理解和包容少数民族文化才能增强少数民族个体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上升到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藏区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是提升民族素质向现代公民素质转化的必要条件,是构建藏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8.
女性话语的提出印证了女性在社会演进中面对女性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抗争与妥协。女性话语就是女性寻求自身解放、摆脱男权话语禁锢的尝试,是女性寻求自我主体意识构建与自我塑造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力量与价值的探寻。要使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就必须摆脱男性话语的禁锢,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体系。女性话语的构建,反映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觉醒,是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女性话语所反映的女性主体意识并非是要彻底颠覆传统文化,而是以两性间的对话、互补与谅解来代替矛盾、对抗与冲突。它强调男女合作共存,又不失各自的特征。这样,女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认同。  相似文献   

9.
女性话语的提出印证了女性在社会演进中面对女性传统文化所作出的抗争与妥协。女性话语就是女性寻求自身解放、摆脱男权话语禁锢的尝试,是女性寻求自我主体意识构建与自我塑造的大胆尝试,标志着女性对自我精神力量与价值的探寻。要使女性地位得以提高,就必须摆脱男性话语的禁锢,构建女性自身的话语体系。女性话语的构建,反映了女性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的觉醒,是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女性话语所反映的女性主体意识并非是要彻底颠覆传统文化,而是以两性间的对话、互补与谅解来代替矛盾、对抗与冲突。它强调男女合作共存,又不失各自的特征。这样,女性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和认同。  相似文献   

10.
利奇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是对格赖斯“会话含义”学说 (ConversationalImplicature)的完善和发展。本文从相对性入手 ,通过推理和语言事实说明 :①礼貌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礼貌的理解和表达不同 ;②礼貌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交谈双方亲疏关系对礼貌级别的要求不同 ;③礼貌受情景因素的影响 ,在紧急、紧张或特别亲密的情形下 ,礼貌原则让位于话语内容。只有在一定的情景中 ,在双方都认同的文化因素下 ,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符合自己身份的言语 ,礼貌原则才能得到正确发挥 ,自己身份的言语、交谈才能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1.
闽台两地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密切的文化联系,闽台民间文学作为闽台民众交流沟通的重要载体,以谚语、歌谣、传说、神话等为主要内容,其所表达的闽台民众生活经验、思想感情和情感诉求等内容和意蕴都是通过文学话语来完成的。文学话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言语交流形式,具有认同建构功能。因此,建构闽台民间文学的话语认同能够唤起闽台民众的共同认知和共同感情,使闽台民众形成新的集体记忆,互相接受认同。闽台民间文学话语通过故事陈述、话语心理和交流语言三个元素建构起闽台民众的心理认同和自我身份认同,对进一步密切两岸民众的血浓于水的关系,在两岸民众情感沟通和共鸣中促进交流与融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族化是中国近现代文学所着力表现的主题,而1980年代勃兴的“寻根文学”也正是民族认同的文学话语建构。它是审视本土文化传统并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是西方文学艺术中对原始的崇尚与从原初寻根的潮流影响下的产物;它对民族认同的建构主要表现在神话叙事、文学传奇写作以及民族化语言与寓言式创作等文学话语层面;同时作品也表现了对本民族文化心理的暗示与书写。然而,寻根文学在民族认同建构方面仍显不够,不仅表现在需要深入的同时却嘎然终止,同时也有着对民族劣根性的过分暴露等。  相似文献   

13.
话语就是权力,文化话语权直接承载着话语主体政治身份、价值立场的深层表达。从文化话语权视域考察,当前主流文化话语权面临主流话语影响消解、多元话语渗透冲击、娱乐话语强势袭卷的现实挑战。从政治话语转向生活话语、话语封闭转向话语开放、话语自发转向话语自觉是主流文化话语权提升的路径,树立文化自信、引领社会思潮、共筑集体记忆是文化话语权的力量彰显,亦是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现实路向。  相似文献   

14.
政治演讲作为政治话语交际活动的一种,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任何成功的话语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本文旨在通过一些实例,具体阐述非语言语境之文化语境在政治演讲中的运用,强调文化语境策略在获取听众心理认同和支持以及实现演讲目的上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篇形合与意合的语用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共有的话语活动,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形合与意合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的特点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语篇)层面,形合与意合则是语用主体在实际话语活动中的语用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语境理据、文化认同理据和美学结构理据.  相似文献   

16.
在阐述外语教学中引进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指出语言结构文化、背景知识文化和与交际有关的文化应是外语教师重点导入内容。按话语场组织教学,不仅可以解决文化因素导入的选择,也可以解决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的问题,文化差异教学的目的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7.
记忆是认同与传播的基础。通过民间传说故事即民间社会语言,塑造自己的社会形象与文化精神,强化自己的生存空间与发展空间,是民间社会各个行业中存在的十分普遍的现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规律。洛阳平乐正骨民间传说故事可以分为神奇人物传授起源、救世传奇和医术精湛传奇三类。其通过传播,增强记忆,广泛而持久地塑造、维护着洛阳平乐正骨的文化形象,特别是在强化其精神形象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平乐正骨从地方走向全国,是国家权利话语与民间社会权利话语相结合的结果。这一过程的转变在民间文学的叙事方式中表现为不同的故事类型与文化类型。这是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民间故事传承传播研究中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形合与意合是语言共有的话语活动,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最重要的区别特征。形合与意合在句子及句子以下层面的特点是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而在句子以上(语篇)层面,形合与意合则是语用主体在实际话语活动中的语用选择,这种选择具有语境理据、文化认同理据和美学结构理据。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主要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网络语言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语言变体,是当前网络文化的表征,它折射出大学生作为主要使用群体的文化价值认同困境,这种困境从认知、情感、行为上体现出来。破解这种困境需从确立文化身份,获取文化认知,树立文化意识,提高行为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个体认同路径;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构建社会认同路径;从构建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网络话语、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两套体系强化大学生文化价值认同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中医药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医药文化生命力的高度认同,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的坚定信念,对中医药文化发展前途的坚定信心。中医药文化自信是中医药道路、理论与临床自信的基础。中医药文化自信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源于中医药辉煌的历史成就与顽强的生命力、源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源于中医药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不可或缺、源于中医药文化是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先锋、源于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高度重视。提升中医药文化自信,要通过增强文化自觉,提高国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与认同;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中医药文化创新中实现文化自强;通过落实开放发展理念,在中西医文化交流互鉴中提升中医药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