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批评,经历了80年代的后政向批评(包括反思批评、审美批评、新启蒙批评等),90年代的“饭碗”批评(包括学科批评、市场或媒体批评等),世纪之交的文化批评(主要呈现为大众审美的消费文化批评,且仍在与文学自律的努力处于论争中)。这一简略回眸显现出知识分子批评在这一过程中的显隐曲线和某种被遮蔽状态:80年代走向活跃;90年代基本边缘;而世纪之交则不在人们关于当代文化批评讨论的视界中。然而事实上,国际性的当代文化批评思潮提供了一种非常的可能,知识分子批评,或曰作为知识分子批评的文化批评乃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十分重要的进路之一。 相似文献
2.
游建军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23-26
今天,马寅初之所以受到普遍的敬意,除了他在人口问题等方面的真知灼见已被历史所证明,更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知识分子品格,那种浩然独立的人格力量。知识分子不应该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要承担社会责任,应该热爱祖国,关注民生,服务社会,坚持真理,这样的人,才称得上真正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具有符合时代发展的良好人格,既是和谐社会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高校人文知识分子作为人文精神的生产者和传播者,更需要加强自己的学术人格修养。这包括:培养专业精神,努力在专业领域做出具有创建性的成就;关注社会,为层出不穷的现实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加强道德修养,培养独立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摒除浮躁作风,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高校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了解和掌握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取向,对加强德育教育和培养造就一批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四有”新人,无疑有着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1991年8月——1992年5月“全国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研究会”组织了“人生观、价值观”课题调研活动。参加调查的九所大专院校,分别在一、二、三年级学生中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参加人数计2500人左右。经汇总统计后,我们从中选出有关人生价值观部分,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寅恪的学术研究、诗文创作和为人处事,均与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承担密切相关。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陈寅恪关于“知识分子人格承担”的理论及实践:忧虑文化转型期知识分子的角色定位,诠释从“常感受痛苦”到“终于消灭”的悲剧性历程,执著于“独立精神与自由意志”而成为中国文化的托命人。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民党少将的徐复观,厌恶国民党的现实政治,并对身处专制制度下的两汉知识分子抱有同情之理解;徐复观认为专制制度是知识分子的试金石,并通过比较司马迁和班固两位史学家,分析了其人格之优劣;徐复观研究两汉历史,是为了说明乾嘉学派的汉学并不是真正的两汉学术,以此来对抗标榜继承乾嘉学派科学精神的胡适派知识分子,并以批判王充来批评胡适。 相似文献
9.
艺术批评是伴随着艺术的产生而产生的。它既是连接艺术家和艺术接受者的一座桥梁,也是连接艺术作品和艺术理论的一座桥梁。在当代中国,艺术批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在关注艺术批评功能的同时,也开始强调艺术批评者的社会责任。本文拟从上述两个角度谈谈对当代中国艺术批评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假冒伪劣产品充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文学小说领域也难以避免。很难设想。一个时代和民族。没有知识分子这个“外界”力量的不断鞭策和发出的批评之声。而只靠一个抽象的标准、声音,只靠笼统的赞美,就能取得实质性进步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对待建设性的批评和进行批评?什么是真正的“先锋”?何为“良性的”知识分子呢?这些都是迫切需要澄清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当代文化批评的修辞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精神殖民化”现象存在,他者话语进入言语结构,当代文化批判往往呈现乌托邦特征。阐释只能达到公共含义层,意图的私有化令阐释无法彻底。本文认为修辞批评是当代文化批评的取向,当代文化批评的修辞策略正在于促成文本、作者、阐释者的多元对话。对话性修辞批评要求批评与文本的意义内核交锋,是双向言说、异声同啸而不是自说自话的独语,这样批评才能显示其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动,使知识分子向来清晰的批评面目变得模糊起来。从此,知识分子在被边缘化的同时,又作出重建知识分子权威的努力,这体现在批判精神的再度崛起上。然而,学院化的生存环境使得知识分子从过去“为政治而学术”的老路走向“为学术而学术”的新途,这使得知识分子的批评功能有所退化。与此同时,在日益严重的专业化和市场社会中,实利的价值考量和反权威的后现代倾向给知识分子的公共言说资格和效力增添了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论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在当代中国的出现,既来自于文艺学与美学学科知识更新的要求,更源于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深刻变化。中国本土社会与文化现实的挑战,无疑是文化批评历史性出场的根本性原因。文化批评是文学批评的内部成员,它与审美批评具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旨趣。它们可以相互补偿,却没有高下之别。文化批评不是审美批评,也不同于庸俗社会学批评。就文化批评与文学自主性的关系而言,文学的自主性可以从两个不同的层面上来加以理解:一个是制度建构的层面,一个是观念与方法的层面。作为现代性制度建构的文学场的自主性和作为文学观念与文学批评方法的自主性理论并不存在必然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文学是一种价值追问,探索、展示价值迁移,引领、参与价值重塑是文学的本体命义。批评是对价值的价值判断,对思想的思想反思,应当用价值的力量为文学命名。但是,没有价值怀疑、价值批判、价值重估就不会有真正的价值发现和重塑,因此,重申文学是一种价值追问这样一个本体论事实,是要求批评尊重价值表现的文学特殊性,以宽容的心态理解价值探索的复杂性。批评的真正未来应该在它对文学的理解、看护和宽容中获得。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分子理论的发展中,生态理论的兴起为知识分子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系统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和作用不是割裂的,这三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共同构成知识分子发展赖以依存的生态环境.和谐的知识分子生态环境,首先需要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合理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正确理解知识分子的价值则是创造和谐政治生态环境的关键.其次,需要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社会大环境的改变是转型社会的必然,所以分析转型社会给知识分子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困境,能帮助我们思考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第三,需要有文化生态环境的依托.大学作为知识分子成长和生活的“社区”,其制度安排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李凤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2):29-3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式批评与文化批评日益呈现出“合流”的趋势,构成了一种意在通过形式分析达到文化探视的“形式/文化学批评”。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其深广的社会语境与学术渊源。当代文学批评存在于一个变化与开放的世界中,为了适应和理解这种变化与开放,批评必然要从内部和外部寻求突破。在内部,批评的形式研究和内容研究、结构考察和文化分析形成了整合倾向。在外部,批评在努力突破自身的学科疆界和知识域限,通过学科与文化的双重跨越,谋求自身外延的扩张。跨学科、跨文化批评之路的选择,跟批评家对文学现代性及批评现代性的思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新时期小说批评在视角和方法上的影响,历时性探讨了新时期批评家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接受和扬弃,以及这种接受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胡适为例论证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人格觉醒。具体阐述了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话语建构,五四文学革命的变革手段,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的学术精神及其心态,着重探讨了知识分子的群体特质与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阎真的长篇小说《沧浪之水》通过对主人公池大为形象的成功塑造,不仅真切地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知识分子人格和价值观的摧毁,而且非常生动地写出了知识分子在逐渐放弃操守时复杂而痛苦的心路历程。作品是一部当代知识分子人格失落的悲剧。 相似文献
20.
林彬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7):173-176
当代教育界知识分子要在继承中国传统士的品格中充满自信,在充分反思当代教育应对西方文化冲击存在的问题中不断自省,在承担社会与人民赋予的教好书、育好人的神圣职责中勇于自强,才能达到教育界知识分子立身立志立业立世的理想彼岸。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