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思想道德修养"作为高校"两课"中的思想品德课,要提高它的教学实效,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教学方法上创新.文章从"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的现状、音乐的辅德优势、将音乐融入"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具体方法与优势等方面探讨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实效的新方法,即在坚持德育课主体内容的同时,以音乐为辅助手段,将德育课内容与音乐作品有机结合.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视听说课程是英语教学中特色鲜明的一门课程。本文从选教材、备题材以及借助英文电影作为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动感教学方式,以及这种教学方式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方面所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对基本颜色词及其特点和通感隐喻中颜色词的分析,结合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联想意义及差异,提出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学习的具体方法,即加强实用教材建设,创造语用环境,注重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4.
波德莱尔的"应和论"对狄兰·托马斯的诗歌创作产生重大影响。本文从托马斯的自然观,通感的运用,生死欲主题,人称的运用,比喻性结构几方面阐述了狄兰.托马斯诗中的"应和论"思想,以及"应和论"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触觉感官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触觉作为人类认知活动中的最基本感官,为触觉感官的特征映射到其它感官的隐喻性通感表达提供了基础。以文学作品中触觉通感的使用为例,论述了"一对多"的触觉通感的表现形式,即触味相通、触嗅相通、触听相通和触视相通。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触觉通感隐喻进行分析,探究其背后的两个认知建构条件:一是人类五大感官域之间的认知相似性;二是认知突显性。  相似文献   

6.
高校公共艺术课堂的构建须重视开发地方性"非遗"音乐资源,这不仅符合当地高校的实际需求,更有利于促进地方性"非遗"音乐的传承与保护。本文通过对"非遗"课程的实践研究与理论分析,从四个方面:以体验音乐为中心;创建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注重音乐与人文的融合;有效利用多媒体科技展开课堂活动,明确了将"非遗"音乐引入公共艺术课堂的相关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的实际教学经验为依据,采取"以身示范"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内容、教学评价、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课堂教学能力进行了阐述.教师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大量有组织、系统的课堂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发现、解决问题,最终培养出能教、能讲、能写,具有较为全面音乐素养的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8.
声乐教学的初期是最重要的学习阶段,教学工作应该从"基本概念与要求"做起。文章以基本概念与要求作为两个标准:首先,歌唱情感建立和歌唱嗓音形成;其次,论述理论基础的建立来自丰富的嗓音声学知识、教师的指示以及歌唱大师的示范和不断完善的个性研究。阐述了基本概念与要求如何在起音和保持两个方面与教学实践结合。并提出教学中需要特别关注的两个问题:即建立学生歌唱的内心激情和准确的语感。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传达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工具.作为课堂教学,主要是运用语言的形式向学生传道 、授业、解惑,语言是架起"教"与"学"的桥梁.教师的语言表达,是教学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通过语言的准确精炼,合符逻辑;语言的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语言的韵律优美,速度适中;言形配合及教材以外的相关知识的拓展五个方面的论述,深刻细致的阐述了高师音乐理论课堂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论述“音乐与欣赏”的三个重要环节 :1、认识音乐 ,阐述音乐的性质以及理解音乐形象的六个要点 ;2、欣赏音乐的步骤 ,即从感性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性欣赏 ;3、欣赏音乐的具体方法 ,主要阐述欣赏音乐的根本在于认真学习音乐 ,追求高雅艺术 ,提高音乐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感作为一种生理、心理和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作为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通感亦被大量地运用在不同的语言中,表达一种多维的感觉和独特思维.本文从三个角度探讨了通感在翻译中的作用,体现了通感手法在翻译中运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高等学校声乐小课传统模式是"一对一",即一周一位教师面对一名学生的授课方式,这适合于专业音乐院校;普通高校和师范学校以"一对二"为宜;而以培养初中音乐教师为主的地市教育学院的音乐系,采用"小组式"教学,更能适应学校和学生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了声乐演唱中音乐能力的培养问题,分别从歌唱的技术、情感和欣赏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三方面着重阐述青乐能力的培养,并指出技术、情感及视听优秀音乐作品是音乐能力培养的基础及必备环节。  相似文献   

14.
通感不仅是各感官之间的相互沟通、交融,同时也包括各艺术门类之间的相互融合、贯通。作为两种不同门类艺术的书法与舞蹈,它们之间不是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相反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通感的。论文从动态美、造型美及意境美三方面阐述书法与舞蹈之间的通感。  相似文献   

15.
对通感的生理和心理基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出通感不仅是人类共有的生理现象,而且还是一种心理现象。从通感隐喻的本质、构成条件和内在规律三个方面揭示通感隐喻的认知理据,并以日常语言和文学作品中的通感隐喻为例,根据不同的感官来源域大致将通感隐喻分为触觉通感、视觉通感、听觉通感、味觉通感和嗅觉通感。  相似文献   

16.
通感是人所具有的特殊的感觉方式,具有美感特征。调动感官、展开想象,打通视听、激活审美,全面感通、意境全出,可视为通感在审美欣赏中的主要价值与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电化教学在交际情景、审美感受、新旧知识的复习与衔接等方面具有无以替代的优势;通过视听、听说、视听说综合、视听写综合等电化教学的实践运用达到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谈邓小平发展观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邓小平发展观的科学性--坚持在解决"实质问题"的基础上求发展;坚持在"全面联系"的基础上求发展;坚持在"辩证否定"中求发展;坚持在"开拓和创新"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散文《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作品在修辞方法上运用很巧妙,尤其是对"叠词"、"比喻"、"拟人"以及"通感"的运用更具特点。作家善用叠词,使文气淡淡地开合,渐而舒雅徐畅;巧用比喻、拟人,使所描绘画面色彩淡中而见浓;妙用通感,致使描摹的事象淡淡地渐而具体化,加强了作品的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  相似文献   

20.
歌唱与"打哈欠状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人体可振动空间状态转化论"原理,从解剖生理学、歌唱医学、物理音响学等角度,对人们日常的"打哈欠状态"即中外音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反复强调的"气息低位置、声音高位置"的歌唱状态进行了较充分的剖析.在中外声乐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第一次提出"一个哈欠、三个阶段、六个特征"的学术观点,确认了"打哈欠状态"歌唱方法的理论基础.这对建设与发展中外声乐学科理论,丰富多样性的声乐教学手段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