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由幸福是美好生活的集中体现;追求自由幸福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使命就是保障每一个个人追求和实现自由幸福。法治的自由价值和幸福价值高度关联融合。自由是幸福的前提,幸福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幸福是最高位阶的价值,意味着人生存和发展的完满;法治则是实现普遍自由和幸福的首选方式。资本主义使追求自由幸福合法化,却因其“虚假共同体”的本质而制约着自由幸福的普遍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聚焦自由幸福这一根本价值,既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护航,也促进“真正的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为实现普遍自由幸福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劳动之于幸福的重要价值在于劳动为人的幸福提供物质基础、丰富幸福的精神感受、拓展幸福维度、确证幸福实现方式。不同社会形态下劳动与幸福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从相互分离、相互对立逐渐走向相互促进的过程。新时代劳动幸福的成立,在于新时代消除了人的依赖性,建立了自由、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为劳动幸福奠定了社会条件;弱化了物的依赖性而强调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使劳动成果真正成为通向幸福的物质条件;倡导劳动精神和创造性劳动等理念,赋予劳动以崇高、神圣、奉献等精神价值,使自由自觉的劳动贡献成为社会认可的幸福要素;倡导“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克服片面劳动的局限,使劳动幸福有了全面发展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幸福:当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价值体系是作为追求什么价值和怎样追求价值根据的内在价值原则系统,由目的、手段、规则和控制四个子系统构成.这四个子系统的基本原则就构成了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在当代社会.要以幸福作为社会的终极目的,以普遍幸福作为社会价值体系的终极目的原则和理念.幸福是人对生活总体上感到满意的价值性质,包括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其客观因素在于,人生存需要获得充分满足、发展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并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满足,其主观因素在于幸福感.人们常常认为道德和幸福之间存在着"二律悖反".解决"德福悖反"的问题,既要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幸福观,更要建立公正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丰富内涵和内在逻辑。它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华优秀传统劳动美德、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劳动观为理论逻辑;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的劳动实践昭示为历史逻辑;以推进“五位一体”实现人民幸福和国家富强为现实逻辑;以新时代现实的人为价值起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归宿,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原则,以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价值实现方式,体现出鲜明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5.
考察国外发展观演变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的发展观;发展就是经济增长+社会变革的发展观;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发展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观。指出国外发展观历史演进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有益借鉴:增长不等于发展;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发展不能违背以人为中心的根本原则;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相似文献   

6.
人本原则的提出源于现代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以及人的身心危机。人本原则就是要以全人类为本,以增进全人类的幸福,满足全人类的各种需要为本。人本原则要求技术的发展必须与优化人的生存环境联系起来;要促进技术朝人性化方向发展;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要面向全人类;要提高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7.
特色教育尊重人的个性和人格,强调受教育者个性潜能的激活和培养,强调以个性的发展带动素质全面和谐的发展。特色教育原则包括:科学性与人本性有机统一原则;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原则;教师与学生双主体有机结合原则;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有机结合原则;面向全体与分类指导有机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教育的校本解读与内涵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这种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的教育就是幸福教育。宿豫张家港实验小学确立"幸福"为学校的办学主旨,即从教育的内在本质和人之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在教育心态上,强调教师爱教;在教育状态上,关注教师乐教、学生乐学,充分实践师生身心和智慧都获得自由充分发展的教育本质。幸福教育旨在通过成就幸福的学校、幸福的教师、幸福的  相似文献   

9.
从GDP到GNH——伦理学视野下人类发展考量的跃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人类生活的终极追求和根本目的的幸福历来是伦理学的核心范畴.传统的以国民生产总值为核心的经济衡量指标体系忽略了人类对幸福的诉求,扭曲了发展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引发了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其弊端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批评.国民幸福总值作为对国民生产总值考量体系的纠正和补充,将人的主体性,特别是人类对幸福的追求放到了中心位置,因此是一种新的,更加全面的考量体系.当下,要在正确认识和处理幸福与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全面规划国民幸福总值考量体系,适时启动国民幸福总值考量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幸福思想立足于唯物史观,在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把哲学价值论对“至善”的思考转换为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不懈追求,转化为对现实生活意义的不断追问。马克思的幸福思想对于当代中国民生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为价值导向,构建幸福中国;坚持“统筹兼顾”为实践原则,实现科学发展;坚持“自由全面”为意义旨归,创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康德提出以德配享幸福的至善,对于我们确认生态伦理的本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富有启示意义。近现代幸福主义无限欲求的道德谋划不顾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有限性事实,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与冲突。走出生态危机对人类伤害之痛,必然从自然的有限性事实出发,从人与自然的本质统一性出发,对无限性欲求进行自我限制,以道德地对待自然界为先决条件而完成对人自身幸福的追求。当人在自然面前做到为自身立法之时,康德所划定的“自然王国”与“目的王国”之间的鸿沟就被彻底消解,以德配享幸福就从天国回归人间而成为一种现实。  相似文献   

12.
生态幸福观的提出具有理论合理性与实践合理性。当前大学生幸福观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偏差,以往的幸福观解决不了这些问题,使得生态幸福观教育有其必要性;大学的共同体性质与理想"试验田"状态,使得生态幸福观教育有其可能性。大学生生态幸福观教育最终目的,则是实现"生态人"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新疆的发展稳定需要构筑先进适用的“新疆理念”——共有同建、共富同乐。其中,“共有”是对新疆地位的本质反映,“同建”是新疆建设的基本要求,“共富”是新疆发展的主要内涵,“同乐”是新疆工作的最终目的。这既是对新疆优秀历史传统的总结提炼,反映新疆特色价值观,是新疆精神的灵魂,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执政为民理念的准确概括,应当成为新疆工作方略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14.
“幸福感”是指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进行评估,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之后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一种心理状态。在本文中幸福感指农民对其生存环境、物质生活、民族文化以及梦想追求的一种主观感受。以《龙脊》《白裤子》《流浪诗人》和《文化守护者》等为例,本论文从影像题材、叙述视角、创作主体、人物形象等方面探讨影像中农民幸福感叙述变迁,认为农民追求幸福的方式由出走向回归转变,反映了基层农民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人的"独善"往往表现在"逸乐"中,而"逸乐"在西方的美学观念里与"颓废"相对应。逸乐作为现代性的特征之一,在陶渊明与白居易的诗歌中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陶渊明开创的是乡村的逸乐之美,他的逸乐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白居易开创的是都市的逸乐之美,他的逸乐是生命与世俗的融合。逸乐是生活的艺术,具有现代性的永恒之美,不仅对于古人重要,对于崇尚休闲的今人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春节文化元素,在酒类广告中有诸多的运用,该文例举了金六福酒与“福”文化、孔府家酒与“家”文化、宋河酒与“共赢”文化、稻花香酒与“丰收”文化、百威啤酒与团队精神,分析了运用的类型和效果,指出利用这些媒体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强化感恩、爱家观念、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正确的幸福观,对于大学生在在校思想成长尤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天府"作为区域文化形象概念,其内涵随着社会发展应予以丰富和发展,才能适应时代需要。结合历史和当代人对"天府"内涵的认识,作为世人向往的地方,"天府"象征着"富庶、兴旺、和谐、智慧、美丽、幸福"。按照"天府"内涵的六大要素,四川在古史神话、历史文明与现实世界三个层面形成了形象叠加,"天府"既是古今四川的区域文化形象,也舍四川莫属!  相似文献   

18.
“中国梦”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梦”的价值目标是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诠释了“中国梦”基于人民群众立场,肯定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人民性;“国家富强”蕴涵着“中国梦”追求人的价值、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全面性;“民族振兴”折射出“中国梦”关注人的精神成长、人的素质提升、人的创新能力提高,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的化人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GDP越来越高,人们对幸福的关注也越来越强烈。作为社会人的我们,既要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寻找经济基础,扮演“经济人”的角色,又要修身养性,做个“道德人”,遵从各种道德规范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获得心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共产主义人间化”是瞿秋白一生追求的最高革命目标。其政治构想是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达到无阶级无国家、真正自由平等幸福的世界共产主义社会;其经济构想是公有制、有规划和大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