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即时强制界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现有行政即时强制的定义,并作了重新界定,即行政即时强制是行政主体在紧急情况下,为了维护公共利益、相对人自身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对相对人即时设定权利义务,即时执行的一种实力强制行为。本文认为,行政即时强制应与行政强制执行相区别,这种区别的关键在于行政强制实施前是否先行存在某一具体行政行为。同时,行政即时强制还应当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和强制征收相区别。  相似文献   

2.
依法行政,是对各级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要求。依法行政之“法”,在政府行为中变得举足轻重,在行政执法中,依此决定是非曲直;在行政诉讼中,依此判定胜败赢输。依法行政之“法”,主要是行政法,即不排除当政府部门作为裁决机关对相对人的民事行为进行裁决时所适用的民事法律。但行政机关的主要职责是行政执法,所以行政法在政府行为中就显得十分重要。这里所说的行政法,既包括了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以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对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立法,也包括了国家行政主体,即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和地方人民…  相似文献   

3.
段红柳 《探求》2005,(4):54-56
建立行政执法责任制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在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要加强行政执法机关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要理顺行政执法体制;要努力提高和确保立法质量;要加强行政执法监督。  相似文献   

4.
论行政上的即时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新力 《浙江学刊》2001,(5):148-152
本文从总体上对行政上的即时强制进行研究,文章认为行政强制可分为一般强制与即时强制,它们都以基础性行政决定为前提,以是否能够期待相对人自动履行义务(从时间上的允许性和义务类型上的可能性两方面考察)为人权关怀.其中,即时强制以基础决定为前置条件,以出现紧急情况且无法期待相对人自动履行为限度条件,以具体法律明确授权为职权条件.即时强制的方法从实际所达对象的不同,分为对人身自由的限制、对财物的各种处置、对住宅等场所的进入和依职权所为的其他必要处置四类.文章最后提出,即时强制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救济管道畅通;鉴于合法的即时强制常会带给相对人特别牺牲,所以应建立比较系统的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5.
相对人抵抗权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时人抵抗权是基于无效行政行为理论应运而生的一项程序性权利.该权利是私权对抗公权的重要机制,也是行政救济中相对人私力救济的主要方式.然而抵抗权在我国现行法律上鲜有规定,在实际操作层面上也面临诸多困境,包括如何判定一个行政行为是否无效的问题、抵抗权如何对抗行政强制权问题、如何防止相对人滥用抵抗权问题等.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应在行政程序立法中明确行政行为无效的理由,建立行政程序的"无效确认"机制与行政诉讼的"宣告无效之诉"双轨制,实行"抵制必须答复"和"争讼停止执行"原则.同时,在立法中明确赋予行政相对人抵抗权,科学界定抵抗权的标准和限度,并通过规定免责制度、举证责任制度、抵抗权矫正机制等来保障其实现.  相似文献   

6.
行政的“疆域”与行政法的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明安 《求是学刊》2002,29(2):66-73
行政的范围 ,既取决于不同时代 ,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 ,同时也取决于人们对政府权力的成本—效益的认识。在传统社会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量较小 ,政府管的事自然不多 ;在现代社会 ,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量大增 ,政府的职能和行政的范围是不是就应该和必然无限地扩张呢 ?行政国家、全能政府在为人们部分解决了现代社会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 (如“市场失灵”问题 )以后 ,又导致了大量的更为复杂的问题 (如政府腐败、社会腐败问题 )。于是 ,“有限政府” ,政府权力向社会 (“第三部门”)转化的方案提出来了。政府权力转化为社会公权力后 ,行使社会公权力的行为还属不属“行政”的范畴 ,应否受行政法的规范和控制 ?行政法的功能是什么 ?管理论、控权论、平衡论对之有不同的看法。现代行政法在纠正传统行政法片面强调管理或片面强调控权的偏向后 ,正逐步形成以规范和控制行政权为手段 ,以服务行政相对人和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为目的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理性的行政程序要求其在制度设计及运行中必须遵循行政法治的精神,注重行政相对人权益保护,以追求效率作为内在价值等。实践中将行政程序虚无化、绝对化、脱节化和苛刻化都是非理性表现。为此,应当合理定位行政程序,把它作为工具性要素附着于公平价值;通过行政程序典则化,对目前分散的行政程序规则予以整合并进一步规范;设计行政相对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深度参与的行政程序规则;建构行政程序运行的监督体制机制,以矫正非理性行政程序;将行政程序运行的效果和结论交于司法程序最终裁判。  相似文献   

8.
薛志英  彭葵葵 《探求》2018,(1):87-93
行政执法检察监督是检察权对行政权的直接监督,也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公力救济。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对行政行为进行监督具有正当性基础,遵循了法治规律,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和监督。基于检察监督与行政执法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治理的现代化目标的一致性,检察机关与行政机关的互动成为必然趋势。本文从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以及检察权与行政权二者的关系出发,结合行政执法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探求行政执法检察监督的范围、方式、程序及效力。  相似文献   

9.
一、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理解行政法制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应当首先界定什么是行政法。对此,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差异,法律体系的不同,宪法和法观念的殊异,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认识。一般来说,早年欧洲大陆法系国家的行政法学家大都认为,行政法是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公民和企事业单位的日常组织管理方面的法规的总称。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法的概念范畴逐渐缩小为关于国家行政的法律。与大陆法系不同,英美法系的行政法学者往往从更为狭窄的意义上来理解行政法的概念。在美国,大多数早期行政法学者认为,行政法是关于独立…  相似文献   

10.
行政权具有扩张和膨胀的特性,警察自由裁量权的正当行使关系到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如何对警察裁量权进行规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诸多警察行政违法行为,尤其是警察行政裁量权滥用行为屡屡见诸报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伴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增强,对警察行政裁量权进行控制已经成为法治建设的必然选择.警察裁量权的控制途径众多,可以划分为权力的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现阶段我国警察裁量权的外部控制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漏洞,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对警察裁量权的立法控制、司法控制和舆论控制,可以更好地实现对警察裁量权的合理控制,进而最大程度地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学界虽然对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但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概念得知,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应当是指在侵权行为发生后,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赋予的准司法处罚权限,责令侵权行为人立即停止侵权,并对其处以没收和罚款等行政处罚的行为。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存在与民事救济制度界限不清、行政保护主体过多、与司法救济存在一定矛盾和利用罚款处罚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效率及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有待我国通过设立保护知识产权行政执法的统一管理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侵权人的黑名单登记、公布和查询制度等加以解决和克服。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不仅能够起到制裁和打击侵权行为、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利益的作用,而且还会震慑和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裁量标准基本理论问题刍议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天华 《浙江学刊》2006,(6):124-132
本文针对近年在全国范围内出现的大量制定裁量标准的行政法现象,对裁量标准的概念、性质、理论基础、功能、与司法审查的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探讨。文章认为,裁量标准是行政执法机关对其所执行的行政法律规范的具体化,是行政机关行使立法者所授予的行政裁量权的必要手段,其理论基础是“裁量一元论”;公开行政机关行使裁量权的判断过程是裁量标准的最基本的功能,应当以裁量标准为核心构想对行政裁量的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13.
谭剑 《社会》2003,(4):30-33
行政公开是二战后行政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它是指行政主体应将相关的信息告之社会公众或相关人,在我国称之为加强 行政的透明度。对于相对人而言,行政公开是其了解和参与行政事务的权利。随着秩序行政时代的逝去和福利行政时代的到来,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由传  相似文献   

14.
梅达成 《社科纵横》2011,26(5):74-76
由于学者们关于行政越权的研究所取角度比较混乱,加之近几年几乎无人再对这个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由此使法学界对行政越权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从中国法律和法治实践出发,通过借鉴英、法、美等国的法治经验,行政越权应被界定为行政主体超越其行政职权作出的违法具体行政行为。行政越权常表现为行政主体侵犯司法裁判权和越权行使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权,以及越权行使其他行政主体的法定职权。对于行政越权,行政相对人可通过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要求原行政主体、上级行政主体或人民法院撤销越权行政行为,其撤销是否溯及既往可视具体情况决定。  相似文献   

15.
李积霞 《社科纵横》2004,19(6):67-69
行政指导是现代国家新型的行政管理方式 ,许多市场经济国家的行政主体采用行政指导来调动行政相对人自愿协同政府管理的积极性 ,以弥补相关国会立法和委任立法的空白 ,降低行政成本。我国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和贯彻行政法治原则的进程中 ,需要进一步从功能角度认识行政指导行为 ,以助于更加科学合理地实施行政指导 ,促使其消极方面向积极方面转化 ,实现行政指导行为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16.
卫生行政执法虽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但执法依据不完善、执法主体不规范、执法手段不得力、执法程序不完善、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卫生执法工作的发展。重视卫生执法依据的立改废工作 ,以主体资格审查为突破口 ,彻底清理卫生行政执法主体 ,增加执法投入 ,强化执法手段 ,完善卫生执法程序 ,使之规范化、法制化 ,健全监督机制、强化监督队伍 ,使卫生执法工作置于全方位的执法监督之中 ,将有利于改进卫生行政执法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行政调查具有多种面向,我们无法把它归类到任何已经类型化的行政行为当中,也不宜像行政行为那样作静态的、平面的处理,更不宜当作程序或过程来处理.本文择取了行政调查中的三个重要问题,即对处所检查的审批、调查的职权主义以及相对人的协助义务,从处所的属性、检查目的两个角度观察了对处所检查的审批,梳理了职权调查主义的基本内涵,并就相对人的协助义务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法制建设的紧迫问题:法定权利义务向实在权利义务的转化 法定权利义务与实在权利义务是我国法学界提出的两对新范畴,也是法学研究的核心范畴,在法现象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法范畴体系的纽结。法定权利义务是指存在于法形式、法规范之中的权利义务;实在权利义务是与法定权利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指法关系的主体实际享受和行使的权利与实际承担和履行的义务。法定权利义务是实在权利义务的前提,规定和限制实在权利义务,而法定权利务也只有转化为实在权利义务才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法制的整个过程就是法定权利义务的创制及其向实在权利义务…  相似文献   

19.
依法行政是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健全有力的行政执法监督又是依法行政的保障。本文以阐述行政执法监督的现实需要和法理依据入手,分析中国现行行政执法监督存在的问题及缺陷,进而从文化观念、权力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制度建设等方面探寻完善行政执法监督的路径,以期为加强和完善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民事制裁的依据是《民法通则》第134条第3款,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用行政手段管理与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延续.目前我国的民事制裁割断了与民事责任的联系,使得民事制裁制度缺少法理基础支持,其适用范围与行政制裁范围存在重叠与冲突,使得民事制裁与行政制裁在司法实践中的矛盾无法解决.在民事诉讼中适用民事制裁,破坏了司法的被动性,容易造成司法权威的损害.从民事责任角度界定民事制裁的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民事制裁是与民事义务、民事责任相关联的概念,是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责任承担方式,民事制裁的适用范围应当与民事责任相适应,限制在当事人民事法律关系权利义务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