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物质世界的发展,是它内部固有的矛盾引起的自己的运动,具体事物的发展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这是哲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可是,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起着什么作用,长期以来是有争论的。本文想着重谈谈关于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1928年成立,至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而覆亡的南京国民政府,其国防建设主要集中在1931年到1937年之间。这个时期国民政府一方面要应付国内工农红军的武装反抗,另一方面则要对日本的虎视眈眈未雨绸缪。本文将介绍一下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国防建设和准备情况。  相似文献   

3.
辩证矛盾仅存在于事物内部吕江林辩证矛盾到底仅存在于事物内部,还是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两个事物之间,这是辩证矛盾学说理论体系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多年来,我国哲学界围绕矛盾学说的广泛争论都直接、间接地与此有关。各种意见始终无法统一,根由也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4.
关于特征和特征方法的哲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关于特征的本体论探析特征的本体论探析主要集中讨论特征方法所言特征的本体论问题,即特征的起源问题和客观性问题等。1.1特征起源于事物内外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有两种:内因、外因。内因即是事物内部自身的矛盾性;外因即是一事物与他事物联系的矛盾性。存在的事物总有其特殊性。事物具有特殊性的含义是,或者其内因有特殊之处,或者其外因有特殊之处,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事物的特殊性即事物的“特性”(黑格尔语)来自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特殊性由其内外因的特殊性引起、规定和制约。事物的特殊性怎样…  相似文献   

5.
翁有为  王力 《东岳论丛》2023,(5):76-89+192
国民政府省制变革是近代中国省制变革的重要阶段。1925—1931年间,经历广州(武汉)国民政府对省制的初步探索、南京国民政府初建时期和进入训政时期对省制的修订。广州(武汉)国民政府的省制颁布修订主由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左派来推行;而南京国民政府则依靠胡汉民派和蒋介石派,国民党其他派系也参与其中为自身争权谋利。政治派别在推行其主张时不同程度上都要依靠军事实力派来作为其后盾,而蒋派主要依靠自身军事实力。1932年前省制相关法律的颁布修订,集中在央地权力关系和省政府内部权力配置两方面,对省政府权力、省与中央关系、内部机构设置、职能运行和省区区划规定得越来越精确和细致,但同时也产生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樵歌》的分析,反映出朱敦儒创作内容和风格的丰富性与独特性,并从中窥见其创作和人生选择中的心态,揭示出南宋终究无法逃避覆亡的心理、文化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广东国民政府决定进行北伐。就在北伐正式出师的前两天,即1926年7月7日,中共机关刊物《向导》上刊出了陈独秀的一篇文章《论国民政府之北伐》①。此文一出,各界哗然,国共两党内部更掀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中央主席张静江书面指责共产党是破坏北伐,蒋介石在公众集会上对共产党进行恶毒攻击,声言一定要制裁中共,并禁止购买《向导》报,所以这篇文章在当时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史学的研究领域,台湾学者认为陈独秀作为中共的总书记是反对北伐的,其文章挑拨人民与国民政府间的感情,破坏国民革命。国内史学界也以此…  相似文献   

8.
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是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认为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自然科学是一门关于生产斗争的知识。它和所有共他知識一样,都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即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  相似文献   

9.
究竟什么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对于这个问题,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有根本不同的回答。前者认为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发展的动力;后者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因而,把事物发展的动力归于外力推动。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矛盾就是指其内部的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因此,不仅事物内部矛盾的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而且事物内部矛盾的同一性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结合起来,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发起读书运动,号召国人读书救国。但这场运动不过两年左右时间即销声匿迹。考察读书运动的发起缘由、读书运动的过程及结果,分析这场运动未获认同的原因,可考察国民政府的文化政策及其时民众的心态。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首先在于运动背离了时代需求,其次是由于国民政府在文化领域的高压政策,第三则是社会经济的衰落也是这场运动未获响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认为,广州、武汉时期的国民政府坚持反帝原则,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收回祖国权利的斗争中,谱写了外交史上的新篇章。这与国民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与影响是分不开的。中国共产党引导国民党制定了反帝政纲,支持和推动国民政府的反帝政纲的实现,并帮助国民政府制定反帝外交策略。共产党对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反帝外交的引导与帮助,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对中国革命的政治领导的重要方面,工作是有成效的,对国民政府反帝外交的成功起到了重大的指导与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九·一八”事变后 ,国民政府采取的依靠国联抑制日本侵略的政策前途暗淡 ,这是国民政府决定与苏复交的根本原因 ;国民政府与苏复交的曲折过程 ,体现着国民政府以是否对“剿共”战争有利作为与苏复交的根本标准和最高原则 ;中苏复交后国民政府对中苏关系不加推进 ,而是利用苏日矛盾上升之机 ,加强了“剿共”战争 ,这是国民政府与苏复交目的的最好印证。国民政府与苏复交的原因、过程以及中苏复交后国民政府对中苏关系的态度和“剿共”战争的加强等有关史实 ,展示着国民政府对苏政策的实质 :与苏联复交 ,以此牵制日本进一步南犯 ,使“剿共”战争顺利进行。这进一步体现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共本质  相似文献   

13.
内外因论     
内外因论陈炳枢事物变化的内外因及其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有论及,但首推毛泽东在《矛盾论》中的专题论述:“和形而上学的宇宙观相反,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物质的无限可分性佟桂琴,郑克物质无限可分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很重要的原理。辩证法讲“分”,就是指“一分为二”,指事物内部的矛盾,指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形而上学否认事物内部的矛盾,认为“一”就是“一”,是不可分的。辩证法也讲“一”,但辩证法认为的“...  相似文献   

15.
国内学术界认为,王夫之的辩证法思想,无论是在动静观、矛盾观,还是在常变观上,都有超越前人的理论贡献,但他却夸大矛盾同一性的意义和作用,把矛盾的同一性绝对化,这是王夫之辩证法思想的根本局限。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王夫之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在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的,其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即事情内部存在的两种对立的势力。“阴阳之消长隐见不可测,而天地人物屈伸往来之故尽于此”,“天地之化,人物之生,皆具阴阳二气”,“一气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荡之,而变化无穷”①,“天下之变万,而要归于两端”②…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是由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而成的,她经历了广州时期和武汉时期两个阶段。国民政府是当时的革命政府,在大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组织作用。而建立了比较合适的体制,是使政府职能得到较为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探讨国民政府的体制的特点,无疑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统计决定论的形成与发展王伯鲁,王伯秦决定论是这样一种观念,它认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范围内,主体经过努力可以认识客观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找到与事物客观规律近似的科学规律,从而说明和解释事物的历史和现状,预言事物的未来发展。统计决定论是继单值决定论之后决定...  相似文献   

18.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就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运动、变化、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对立统一规律就是从事物内部所存在的对立和统一中,从事物所固有的矛盾中,去发现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根源。正确地理解和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就能够正确地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真正原因,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质。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始终认定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真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金远近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发展都是普遍联系着的,即有规律可循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因而,它的发展更是有规律可循的。事物及其发展是多方面的,人们的认识也是多方面的,因...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新县制推行失败原因探究——以江西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雯 《江西社会科学》2006,(10):116-119
新县制是民国后期国民政府努力推行的关于基层政权改革的重大举措,然而囿于国民政府本身政权性质、经济极度困难、人才措施不力、汲取资源不公、基层政治空气恶劣等原因,最终这一改革不仅没有取得成效,反而大大损害了国民政府形象,乡村也愈渐疏离于国家政权之外,成为革命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