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陈艳 《淮海文汇》2011,(6):34-35
“人口均衡性社会”的提出使得我们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和解决我们的人口问题,而计生政策又是仅仅从人口数量方面来调控人口,这二者之间出现了不匹配的情况。而二者之间是否匹配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2.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人们每每研究、探讨它时,往往仅从人口数量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方面来论述,没有同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但是,人口总是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一定时间里、一定范围内生存的人口,单纯人口数量的描述,只是说明了人口问题的一个方面。认识和研究人口规律、人口理论,必须与一定的生产方式,即该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相联系。马克思人口理论关于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生产相互关系的原理,便是研究我国人口问题的理论基石。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方式抛开来研究人口问题,是很不可靠的。  相似文献   

3.
五代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分裂动乱时期,只有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对于这个时期人口数量、分布特点、人口分布与自然空间上的表规形态以及造成这种形态和特征相关的因素的研究,是对当时社会进行研究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同时对研究唐代后期人口变化趋向和宋代人口的发展速度、规模及分布都有重要的影响,是研究这两个王朝人口地理的连接环节。关于唐宋人口,已经有一些学者做了一定的研究,五代时期尚未涉及。笔者拾遗补阙,试从上述几个方面,对五代人口作一初步探讨,错谬之处,恳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十余年来坚持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大大降低。我们知道,出生率降低,可以减缓总人口增长速度;死亡率的降低,则使人们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其中特别是老年人口死亡率降低,则使老年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数量增加,而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一旦超过总人口的增长速度,那么,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就要上升,即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年龄结构所发生的变化,正属于老龄化趋势。请看下表:  相似文献   

5.
湖南人口的现状,是由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演变而来的。揭示湖南人口的演变规律,对于认识湖南人口的现状,预测未来,都是有益的。 湖南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1%。在历史上湖南人口却常占全国人口总数的5%以上,(我们统计不同时期湖南占全国人口总数百分比52次,其中在5%以上的近30次,4.8%以上的有9次),是全国人口数最较多,密度较大的省区之一。 湖南人口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汉书·地理志》。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到现在恰恰是1980年。近两千年来,湖南人口数量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曲折的道路。如果以公元1685年(清康熙二十四年)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显著不同的阶段。从公元2年到1685  相似文献   

6.
唐代部曲奴婢等级的变化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曲奴婢是唐代社会中的一个等级。这个等级在唐代近三百年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研究这个变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唐代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本文拟从部曲奴婢的身份、来源、被占有情况以及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来考察这一变化,然后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人总是社会的人。人口的规律不是自然界的规律而是社会规律。本文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来探讨我国人口发展规律及人口发展控制面临的困境问题。(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任何一个社会,人口中绝大多数总是劳动人口。人口规律就它基本方面来说,实质上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规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管经过怎样的  相似文献   

8.
一样的宗法束缚,何以唐代女性可以参与千年来为男性所垄断的政治?究竟是唐代怎样特殊的历史因素,使唐代女性能广泛参与政治生活?通过探查、分析史实揭示唐代女性参政的深层缘由.  相似文献   

9.
从公共政策视角重新审视和思考人口数量和人口政策问题,认为:人口数量多少是一个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问题,简单地从人均资源占有量和人均经济水平论证人口多是问题,折射出的是“人口数量决定论”;看不到长期低生育率所蕴含的人口未来发展的不良后果,把目前人口惯性增长说成“势头强劲”,是违背人口发展规律的;仅从人口数据出发决定微观家庭生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制定中典型的见数不见人的“技术主义”倾向,不符合现代社会公共政策制定的理念与程序;当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国家被确定为发展目标之后,公民生育权利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那种为国家利益牺牲个人和家庭利益的说辞丧失了逻辑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人口死亡和人口出生,同为人口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两者在人口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出生使人口数量增加,死亡使人口数量减少。死亡虽不可避免,但却可以延缓,从而使寿命延长。因此,人口死亡既关系到人口的数量也关系到人口的素质,研究人口死亡变动状况、特点和各种死因,对实现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的战略任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口数量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个数量问题而非发展问题,而发展则在很大程度上为人口数量所左右.人口和经济的关系,应如维持"自动平衡"的鹰与鸡.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民族主义和发展压力,发展的第一性是自然资源而非人力资本.污染转移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假象形成的根本原因,人与自然在物质上的"零和",则从根本上否定了环境与经济倒"U"型关系的存在;人口数量压力是环境退化的独立要素和首要原因.追求"人口红利"所需的人口不减或增长将使中国在人口数量的"泥潭"中陷得更深."常量人口"不作用的"中性"观是统计相关对人口与经济、环境因果关系荫蔽而造成的一种幻觉."分母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庞大规模的人口成为中国大国道路上的绊脚石,并使"粮食安全"问题长期困扰着中国;人少是美国成为全球最大谷物供应国和俄罗斯重新崛起的前提."数量与结构并举"意味着16亿或更多人口灾难性的长期维持;减少人口数量是层级/尺度理论关于解决高层级/大尺度系统问题优先性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我国社会现在所处的历史阶段的科学的概括,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这一理论,对于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特征,制定和执行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人口过程及其规律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人口问题,既受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也受其社会生产关系性质所制约。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人口问题,它在各个社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历史连续性。我国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说过;“工人人口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事实上,每一种特殊的、历史的生产方式都有其特殊的、历史地起作用的人口规律,抽象的人口规律只存在于历史上还没有受过人干涉的动植物界。”过去学术界对这段话没有什么不同的理解,都认为相对过剩人口规律不可能成为一种共有的规律,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形成相对过剩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对于研究全球化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一是使世界历史的研究达到一种新境界 ,这就是要注意从历史发展规律的高度来研究世界历史 ,注意世界历史的制度分析和整体性的把握 ;二是为观察社会历史开拓了新视野 ,这就是要求在考察社会历史问题时 ,不能仅仅从一国的视野来考虑 ,必须同时具有“世界历史”的眼光 ;三是为推动社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这就是要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自觉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规律和潮流 ,以此来审视和进行我们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分为前后两期,那么唐代正处在这个转折点上.本文拟从财政管理体制的变革来说明唐代的这种重要历史地位.一、秦汉至初唐财政体制的演变初唐的财政管理体制是对秦汉以来财政体制逐步发展变化的总结.在此,我们先对秦汉以来财政体制演变的大势作出简略的勾勒.  相似文献   

16.
据测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还将加快,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人口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老化使经济活动人口短缺,经济活动人口中大部分是劳动适龄人口,在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几十年持续下降,出生人口绝对数减少,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也相应减少,使从事经济活动人口日渐短缺。 2、人口老化带来经济活动人口的老化,由于人口老化,使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中年轻人比例下降,老年人口比例上升。  相似文献   

17.
人权不是人生来所具有的,人人生而平等的、超阶级、超国界的普遍性的概念,而是一国公民依法享有的各种权利和自由的总和。近年西方某国借口人权问题,指责我国的人口政策是侵犯人权,事实是否如此呢?我国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的政策,与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是一致的。同样,我国的人口政策也没有违背国际人权公约规定。有关的国际人权公约指明人口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国家的主权,主权国家有权根据本国情况采取适当的人口政策,这属于主权国家的内政,不是被国际社会宣布为国际犯罪行为的国际问题,别国无权干涉,这是国际人权公约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人口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口问题实质上是个经济问题人口问题是极其复杂的,就其广泛性来说,涉及生物生理、地理环境、社会道德、政治思想、经济发展等自然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问题,而就人口本身状况来说,又涉及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密度、分布和增减速度等问题。涉及面如此广泛的人口问题,究竟实质上是个什么问题?如果我们对它认识不清,抓不住实质,那么我们对人口问题的研究就不会有任何科学的结论,也不可能找到人口的运动规律。因此,弄清这个问题是研究人口问题的出发点和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对我国先秦秦汉时期老人问题的研究中,都忽略了这样一个客观现实——人口因素始终制约着老人问题的凸显,基于此,文章力图在考察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通过对春秋战国以来人口数量及人口结构变化的研究,探讨孝道盛行与人口变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山西省人口发展规律,对21世纪山西省人口与劳动力面临的问题作了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战略目标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