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孟子思想博大精深,而且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结合当代中国社会出现的诸方面的问题,不难看出,孟子思想有利于当今和谐社会构建的三个方面,即关于人的本质,关于人与人交往原则,关于治国方略,均有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的诸多思想涉及到了教育领域。认真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重新认识新时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实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
《孟子》作为传承儒家思想的载体,在变化的社会形势下阐发了仁义礼智信耻等观念,并在社会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方面形成了新的理解,由此丰富了儒家思想体系,从而在中华民族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几千年来,《孟子》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传统文化的主流话语之一,其所彰显的价值与意义,指导着传统社会的人生建设,对中华民族的绵延发展起到了凝聚和推动作用。重视并汲取《孟子》思想的精华,使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现代人类的生存需求以及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姜鹏 《理论界》2010,(2):132-133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仁政"思想是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平生孜孜以求的理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孟子的"仁政"思想包括以民为本,反对暴政;减轻刑罚,减少战争;制民之产,使民以时;重视商业,轻徭薄赋等重要内容。研究孟子的"仁政"思想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和现代价值启示。  相似文献   

5.
孟子建构的仁心、仁人至仁政的三维一体的政治伦理思想是基于战国时期特定历史环境的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理想化设计,是儒家伦理范式与政治实践的新结合,也是儒家德治思想系统化与理论化的新拓展。从另一个角度看,孟子的仁政思想蕴含着浓郁的乌托邦情结及精神,其价值在于为身陷战乱之苦的人们点燃了希望之光,同时也为儒家伦理哲学向政治实践转进点燃了理性之光。  相似文献   

6.
儒学即仁学、人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关于“人性修养”的学说。孟子关于人性修养的学说更是博大而精深。修养可以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修养使人得以安身立命,修养是齐家治国之本。孟子为世人所确立的修养目标在于“为尧舜”;“大丈夫”是他所倡导的道德楷模和典型范式;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心性修养,终能达到“人人皆可为尧舜”之目标;循序渐进、从平易处做起、克欲律己、取人之善等修养方法,对于内以从善成圣,外以齐家治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儒家经济思想中,孟子的经济思想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孟子的经济自由发展思想、国家合理干预思想、义利并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是其经济思想的精华所在。它们对于今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经济等时代任务有诸多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孟子的经权思想是对孔子经权思想的发扬,它体现的灵活性是孟子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一种积极回应,体现了孟子的特点。准确把握孟子思想中的灵活性,对于理解孟子思想,以及其对于儒学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周娜  刘友田 《理论界》2013,(4):151-153
孟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长达40余年,他用自己毕生的经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孟子的教育思想阐释了教育的功能,全面阐述了德育环境,对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及师德和教育目的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研究孟子的教育思想对于重新认识新时代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充实教育的、内容,改进教育的方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0.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们党坚持依法执政,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形成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社会机制,有利于促进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的社会秩序,从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郭小蕾  李玉用 《理论界》2008,(1):160-161
和谐作为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哲学范畴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和”是道家道教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也是现代文明的价值目标。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充分发掘、吸收和运用道家道教和谐思想的宝贵资源,对这些思想资源进行审视和梳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孟子仁政说的正己去治化基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宏 《中州学刊》2008,8(3):135-138
从理论内涵上讲,"仁政"不等于"仁治".孟子的"仁政"说缘起于孔子关于"仁"的论说,其根本精神不在于构建长效性的"统治术",而只是宣示一种以"修身正己"为契机,构筑美好生活的"内省功夫"."政"在经验生活中的达致具体展现在"仁"的伦理向度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凸显了"仁政"说所固有的伦理基质和去治化性格.基于"政"和"治"分殊的论域,也可把孟子"仁政"说看做是一种主张"向爱还原"的学说,其本旨在于重塑人对人的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孟子之仁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性。孔孟之仁的相同点有三: 追求仁义道德而淡漠物质利益, 把仁视为人生的价值目标和存在意义; 释仁为仁爱、爱人, 用爱来处理人际关系; 推行德治仁政,以礼乐教化、道德引导为主要统治手段。孔孟之仁的差异性也表现为三点: 在仁的身份证明上, 孔子之仁与本体之天没有必然联系, 不具有形上属性, 孟子之天是上天赋予人的天爵, 具有天然的形上属性; 对于仁的存在状态, 孔子之仁的后天性决定了它的外在性, 孟子之人的先天性决定了它的内在性; 对于仁的践履之方, 孔孟都强调仁从家庭内部做起和孝对于仁的重要性, 但是, 孟子突出了仁的等级和家庭伦理。孔孟之仁的相同点展示了儒家独特的学术风采和一贯的理论主张, 其不同点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二人的学术关系、后人的认定以及孔孟学说相差悬殊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4.
孟子的王道理念是战国时期儒家德治思想的集中体现,它针对战国中期霸道横行的现实所发明,以民贵君轻为自己的特色和核心要义,提出推恩及民为其抽象实践法则,最终要达到民富且教的人间盛世。王道理念就是孟子通过王霸之辩,民贵君轻,推恩及民,民富且教四个有机联系环节所构建的内在逻辑自洽的政治理想范型。在当今社会,思考探讨王道理念当代价值仍然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儒家义利观始于孔子而完成于孟子,是用以处理道德与功利关系的理论体系.它是一种人本主义的义利观,是价值与事实并举、道德评价与经世治国并重的义利观.在当代正在构建的和谐社会中,孔孟义利观可以纠正市场经济导致的道德困境;恰当地借鉴孔孟义利观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志胜 《学术论坛》2007,30(9):53-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是时代赋予爱国主义的新内容.爱国主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着重从情感、道德规范、政治原则及时代特性四个层面揭示爱国主义在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17.
乡土社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历史现象,其规则是隐藏在社会现象背后的,它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基础上进行的系列创新建设。因此,有必要对乡土社会及其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质加以深刻认识,找出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让蕴涵于其中的价值因子回归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8.
陈建中  陈硕颖 《学术论坛》2006,13(11):102-105
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和谐,必须着眼于协调和处理包括劳动(劳资)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恶化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不和谐因素之一,人口众多的特殊国情也为某些企业主低估劳动力价值提供了条件。因此,必须深化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应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辩证地分析和解决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劳资不和谐现象。  相似文献   

19.
"和合"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特质之一,可以理解为事物和谐、协调、平衡发展的状态.孟子学说中包含丰富的"和合"思想,可以概括为"天人和合""身心和合"和"人伦和合"."天人和合"是通过对天赋之德的体认,而达到的天人融洽之境;"身心和合"是将本心贯注于身,而达到的身心融贯之境;"人伦和合"是将内在之德扩充至社会人生,而达到的人伦和睦之境.孟子"和合"思想的特点是以德为枢纽,贯彻天人、身心和人伦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王磊 《齐鲁学刊》2005,(5):13-15
孟子的义利思想不能简单概括为重义轻利。它至少包含先利后义、以利说义、先义后利三个层面。孟子的相关话语都有特定的语境,在阐释时必须进行语境还原。抽离语境而把论题普适化、绝对化,就会导致误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