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散文翻译的过程中,为译出原文韵味,风格的重要性不亚于内容。从风格翻译的角度出发,对《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作品中两种语言的风格特征以及相应的翻译技巧进行抽样调查和分析,以期对今后散文的汉译英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创作与理论同步发展。一些在散文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作家提出各自的散文理论主张,是构成这种“同步”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坛巨星丁玲,其优秀散文家地位早巳确认,对其散文作品的研究也在不断拓展和深入,但对她在进行散文艺术创作的同时发表的大量理论见解,学术界却是重视不够的。鉴于此,本文试联系中国现当代散文名家的理论观点,对丁玲散文理论主张的独特性及其价值作一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3.
德国汉学家顾彬教授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近年来海外汉学家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著作,论著对文本的重新阐释、对文学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重新发掘,都具有启发意义。但是由于时间空间的距离,再加上语言的隔阂和材料的缺失,《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在论及中国现当代作家生平、作品版本和作品内容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值得商榷之处。澄清这些误解,对于更好地理解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对于更加理性地认识海外中国文学研究的成果具有相当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伟 《东岳论丛》2022,(8):31-39
中国现当代宠物题材散文以家养的兽鸟虫鱼等动物为表现对象,常有内容是消遣庸俗的误解,既有研究缺乏整体视野,未能充分揭示散文中宠物书写的特性、规律和价值所在。实际上不少作品意蕴深湛,在物态、情感、思想等方面都识见不俗。宠物散文结构相对简单,常见的链条式、断片式、散点式写法难与长篇动物小说相媲美,但它充分发挥了散文自由、随性的文体特性,具有内容、细节以真为美,结构、功能以小见大,文调、氛围以情动人的艺术特点。宠物散文长期被视为价值不大的一类文学作品,但许多作品塑造了大量生动鲜活的宠物形象,丰富了现代散文的表现空间和创作类型,具有一定的文史意义和社会价值。中国现当代散文中的宠物书写启示我们应挣脱“人类中心观”的局限,与自然和谐相处,在生命向度上推动中国文学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林非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研究与建设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非先生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理论的研究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科学地界说了散文创作与研究的特点、关键、使命价值和自己的"散文美文观",建构了自己系统的散文理论范畴体系,着力倡导散文创作的现代观念和创新意识,努力实践散文理论研究和散文创作的创新发展,对新时期散文理论与创作的繁荣,建有筚路蓝缕之功,起到承前启后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与山水共清欢》是王乐群、郝玉梅的散文合集,该书由四川民族出版社2020年6月出版.散文集共收入85篇散文,其中游记44篇.这些作品,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表达了作者对旅游与人生价值、志趣的理性认知;二是表述了对经典作家作品的艺术鉴赏和理论思辨;三是表现了散文题材、体裁的丰繁和多样.这些特征展示出作者丰富多样的经历和志趣,呈现出作品多姿多彩的风格韵致,从而给读者带来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7.
鲁迅作为文学创作主体,通过他深刻而独特的小说和散文作品,直接为新文学的成果建设和文体设计、语言策略设计做出了基础性的、决定性的贡献,使得汉语新文学能够从与传统文学的断裂中,以及与世界文学的相对关系中自立自强,独树一帜.而作为文学行为主体的鲁迅,卓越地开辟了汉语文学家在文学创作以外的文学行为,包括以文学主体进行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的功业.此外,鲁迅还是中国现代文化和汉语新文学历史发展中非常独特的文学存在主体,他所构成的文学信息场是中国现当代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是新文化重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8.
李洁 《理论界》2007,(9):214-215
风格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译出风格是文学翻译的重要旨归。中国古典艺术散文原文的许多风格标记很难在译文中得到对应,译文的风格因而不等同于原文的风格,具有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对古典艺术散文风格英译的规范做描述有助于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和英译实践。  相似文献   

9.
清代对经学研究深广,朴学十分兴盛,诗论可谓壮观,而古代散文理论著述不多,唯刘熙载《艺概·文概》要算这一领域内别有建树,可谓古代散文理论的集大成了。《文概》在汲取前人研究散文成果的基础上,对历代散文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作了潜心探索,得其精蕴,象如此系统地评判作家与作品实为少见。古代散文作家们(?)得失及创作风格,乃至探讨古代散文的创作规律,都论而有据,言之成理,绝非过去那些点评家所可比拟,因此,《文概》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散文作家和作品提供了可信的材料,对于发展新散文的创作不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从"破体"到"失范"——当前中国散文文体的异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散文文体研究笔谈,邀请到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学者参加。四位学者长期关注、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于散文文体问题卓有心得。孙绍振教授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真情实感论的十大漏洞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范培松教授认为一部散文文体的变革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散文写作中自我的蜕变历史;陈剑晖教授将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归纳为内敛性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本真呈现、智慧写作和自由心灵四个方面;王兆胜编审认为当前中国散文出现了严重的失范,迫切需要解决散文的文体异化问题。四篇论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学术结构、观照视域、审美经验的不同,构成了令人回味和反思的理论对话空间,我们相信这种对话,一定会促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思和争鸣。  相似文献   

11.
本期散文文体研究笔谈,邀请到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学者参加。四位学者长期关注、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于散文文体问题卓有心得。孙绍振教授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真情实感论的十大漏洞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范培松教授认为一部散文文体的变革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散文写作中自我的蜕变历史;陈剑晖教授将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归纳为内敛性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本真呈现、智慧写作和自由心灵四个方面;王兆胜编审认为当前中国散文出现了严重的失范,迫切需要解决散文的文体异化问题。四篇论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学术结构、观照视域、审美经验的不同,构成了令人回味和反思的理论对话空间,我们相信这种对话,一定会促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思和争鸣。  相似文献   

12.
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与文体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期散文文体研究笔谈,邀请到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学者参加。四位学者长期关注、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于散文文体问题卓有心得。孙绍振教授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真情实感论的十大漏洞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范培松教授认为一部散文文体的变革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散文写作中自我的蜕变历史;陈剑晖教授将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归纳为内敛性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本真呈现、智慧写作和自由心灵四个方面;王兆胜编审认为当前中国散文出现了严重的失范,迫切需要解决散文的文体异化问题。四篇论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学术结构、观照视域、审美经验的不同,构成了令人回味和反思的理论对话空间,我们相信这种对话,一定会促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思和争鸣。  相似文献   

13.
"真情实感"论在理论上的十大漏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期散文文体研究笔谈,邀请到四位分别出生于20世纪三十、四十、五十、六十年代的学者参加。四位学者长期关注、从事中国现当代散文创作和理论研究,对于散文文体问题卓有心得。孙绍振教授以黑格尔式的辩证法,对真情实感论的十大漏洞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范培松教授认为一部散文文体的变革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散文写作中自我的蜕变历史;陈剑晖教授将学者散文的文体特征归纳为内敛性的思维方式、生命的本真呈现、智慧写作和自由心灵四个方面;王兆胜编审认为当前中国散文出现了严重的失范,迫切需要解决散文的文体异化问题。四篇论文由于作者的知识背景、学术结构、观照视域、审美经验的不同,构成了令人回味和反思的理论对话空间,我们相信这种对话,一定会促发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思和争鸣。  相似文献   

14.
“家园”是人类文化生活的重要主题,家园情结则是文学创作中一个永恒的情结.在现当代散文创作中,当然也少不了家园情结.游记散文本应是对离开家园的游历过程的记载,但是在游记作家那里,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对故乡的描述,甚至对于家园、故土的描述占据了许多作家游记创作的主要内容.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作家们的生活态度、政治思想、社会意识密不可分,反映出的是现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5.
罗书华 《人文杂志》2008,(1):135-138
庾信与颜之推是北朝散文学的重镇.庾信以创作见长,颜之推的理论有特点.庾信的散文写作分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写作以官体文为主,后期作品由前期的轻美流丽一变而为沉重深情,境界幽深而阔大.名作<哀江南赋>更是将骈文的抒情潜能发挥到了极致,将骈文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颜之推为人谨重,散文学浸润了深浓的经学思想,他看到了文学"标举兴会,发引性灵"的特性,但对此常抱戒备提防的心思,要求约束控制,以求趋利远害.这样的认识与萧纲的文学观点正好相反.在儒家文化语境中,这样一种观念同样具有相当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正> 《船山遗书》中有哲学、史学、文学等方面的著作多种,这些著作中,除去一部分韵文(诗.词、赋)以外,其余的作品从广义上讲都可以算作散文。但是,我们不拟对王船山众多的学术文章进行研究,而只以《姜斋文集》为研究对象,因为它代表了王船山散文的成就.  相似文献   

17.
散文研究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渐渐呈现繁荣趋势,但是在对散文各类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对散文的文体问题这一关乎散文本质性的问题显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全面的辨析、讨论与理解。本文试图从文体的角度,对几位卓有成就的散文研究者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散文文体研究的思考与设想。  相似文献   

18.
徐渭散文的古奥语体与尖锐情感、网式结构与真实情感、短截体制与深邃情感之间存在着剧烈的张力运动,这一运动形成了其散文特别是前期散文的郁勃风格.以此而论,徐渭散文所可看重者,不独在于后期一直为人们所推崇的小品文,其前期富有张力的散文同样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由于东北现代散文发展的滞后性而呈落后状态,但所遗留下的成果依然值得珍视。在散文批评文本中,已然显露出某种程度的宏观性、综合性特征,内涵着性别意识、群体意识的方法论意义。早期东北现代散文研究在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的同时也存在着众多的遗漏,主要者包括对具有汉奸意识之散文的批判与清理的缺失,关内散文对东北现代散文的影响研究的缺失,以及对关内东北题材散文研究的缺失,这些应是东北现代散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使整体的东北现代散文研究获得充分的文学史、社会史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万顺 《人文杂志》2012,(3):103-109
民间文化理论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创新性发现,陈思和先生曾提出并用此视角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了梳理,经过专家学者们的不断探索,深入阐释,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实践中产生了大批的应用成果;民间的内涵、现当代文学中的民间轨辙、知识分子的民间立场、文学文本中的民间审美形态等是该理论重点关注的核心内容;用民间文化理论审视中国现当代文学甚至整个中国文学史,可以开辟一个全新的研究空间,彰显文学的多样性审美特征,揭示作家作品及创作中凸显出来的非凡特质;并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进行“民间”关照是当下以及将来文学学术研究的一个主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